出版社:巴蜀书社
年代:2006
定价:10.0
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全面介绍了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生、发展并最终融入中国革命大潮的全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总序
前言
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与四川青年赴法热潮
1、早期留法俭学与勤工俭学概况
2、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
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四川的勃兴和四川青年赴法热潮
二、川籍勤工俭学生留法初期的工学实践
1、川籍勤工俭学生留法初期的勤工概况
2、川籍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3、川籍勤工俭学生的初期宣传活动
4、川籍勤工俭学生初期工学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三、川籍勤工俭学生的困境与奋争
1、陷入困境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2、勤工俭学生的内部论争与二八运动
3、反对中法实业借款的斗争
4、争取开放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
四、四川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的继续进行
1、川籍勤工俭学生的呼吁与多渠道资助
2、川籍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的继续进行
3、留法勤工俭学生与旅法华工
五、川籍留法勤工俭学生与中共旅欧党团组织
1、赵世炎在法国的革命初期活动
2、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与中共旅欧支部的建立
3、内部训练与反对无政府主义和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4、欧洲国共合作中的川籍勤工俭学生
六、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归宿
1、客死异乡的川籍留法勤工俭学生
2、归国川籍留法勤工俭学生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参考书目近百年前的四川省(本书所称四川,含今重庆市),虽僻处西南,交通不便,却也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养成四川人民勤劳勇敢、心系天下的风范,也孕育出李冰、扬雄、司马相如、邹容等风流人物。在近代中国的血雨腥风中,四川人民,尤其是四川青年为挽救危亡,挺身而出,前仆后继,可歌可泣,史不绝书。清末四川留日学生人数之多,名列全国前茅;而四川保路同志军的武装起义,终成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当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招牌之时,近五百名四川青年再次走出夔门,以全国人数最多的省份的自豪感加人到留法勤工俭学的大潮中,漂洋过海,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诚然,当马克思主义尚未在中国植根之时,他们中的不少人当时曾经为形形色色的思潮所迷惑,但他们的勇气和执著却令后来者敬慕。在遥远的法兰西,他们脱掉长袍和西服,穿上工装,在大大小小的工厂中磨炼――为了生计,也为了理想。手上的血泡换来老茧,读书郎锻造成熟练工。在最为艰难困苦的岁月,他们曾经饥寒交迫,呼号无门;三十四位川籍青年被逐回国,十二位风华正茂的青年病逝在异国他乡;但是,绝大多数四川儿郎终于挺过来了。在遥远的法兰西,他们中的部分人节衣缩食,将积攒下来的法郎充做学费,先后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在法国、比利时等国学有专长。回国后,他们效力于民族和国家,不仅为近现代化做出突出的贡献,也在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中法文化交流方面颇有建树。在遥远的法兰西,他们中的部分人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熏陶,加入了共青团或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参加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共旅欧支部的川籍青年有90人之多,他们曾经在法国、比利时等国参与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后又投身于国内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历经磨难,终成大器,实现了报国的初衷。他们为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书写了辉煌的篇章。他们中有我们熟悉并为之骄傲的四川老乡:邓小平、朱德、陈毅、聂荣臻……当我们回首这段往事之时,他们可尊可敬的形象依然历历在目。他们不仅是我们四川人民的骄傲,他们更是当代四川青年的楷模。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追求、品格和情操。"
这是《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的一种。该书主要围绕早期,尤其是革命时期的四川籍留学的勤工俭学运动、工学实践、革命活动、建设事业等内容展开叙述。语言通俗,史料详实,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阅读这套丛书,能让广大读者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本书是其中的一册。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四川青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 | ||
7806598871 如需购买下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四川青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成都 | 出版单位 | 巴蜀书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四川青年是巴蜀书社于2006.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1.06 的主题关于 留法勤工俭学-史料-四川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