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0
本书全景式展现了东晋中期的政治变幻、社会风情及人物风貌,它通过流畅的文笔,较为扎实的历史功底,向读者深入而有条理地普及了中国历史上这一“非大一统”时期的历史概况。
第一章 门阀兴替
东晋重臣郗鉴去世、王导渐至暮年,庾亮家族凭借晋成帝舅氏之威急剧扩张家族的权力空间,并积极倡议北伐以自壮声势。琅邪王氏为东晋开国功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怎会甘心被庾氏排挤出最高权力中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随着晋成帝、康帝相继去世,丧失政治资本的庾氏家族陡然衰落。在云谲波诡的门阀斗争中,庾氏又该何去何从?
征伐北国
段辽诈降
欲废王导
庾亮北伐
燕赵交恶
庾王争斗
庾翼北伐
突遭国丧
东征西讨
慕容之威
第二章
桓氏崛起慕容氏称王后逐渐壮大,伺机南下。石赵王国雄霸北方,纵横中原。此时雌伏已久的桓温利用东晋门阀兴替之机迅速崛起,成为左右朝局的新兴豪门。为丰满羽翼,初露锋芒的桓温采取了怎样的政治手腕呢?变幻莫测的北方局势又能成其所想吗?
石虎肆虐
桓温入荆
永和名士
桓温伐蜀
成汉落幕
志吞前凉
祸起萧墙
梁犊之变
石虎之死
第三章 中原震荡
枭雄石虎逝后,臣服于石赵王国统治之下的中原大地顿时硝烟四起。冉闵的一道“杀胡令”,搅乱了北方看似的安宁与平静。胡汉之民俱是人心惶惶,群雄渐起逐鹿问鼎之念。素有图谋中原之心的慕容氏会放过这一天赐良机吗?各路英雄悉数登场,谁又能力压群豪,成为统治中原的新霸主?
褚裒北伐
杀胡之令
冉闵称帝
慕容南下
赵魏交兵
建立前秦
角逐司冀
殷浩北伐
冉魏灭亡
再次北伐
第四章 雄主登临
北国动荡,养精蓄锐多时的桓温在东晋朝廷的一片反对声中执意北伐。南下中原的慕容皝自立为帝,彻底抛弃了东晋旗帜,与其划清界限。与此同时,前秦政权在宫廷政变之中迎来了雄主苻坚。三位手握国家大权的枭雄,会各自带领自己的国家走上怎样道路?
兰亭之会
桓温北伐
张氏内乱
残暴苻生
北伐姚襄
诛杀苻生
渐定河北
消灭段龛
讨伐张平
燕晋交兵
第五章 鼎足之势
前秦、前燕、东晋三国渐成鼎足之势。前秦苻坚为政,所用得人,施行休兵安民之策,积蓄力量;前燕慕容儁却频频动武,东征西讨,志在穷兵;桓温至此完全掌握了东晋军事大权,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盘算。三国实力在这种微小的变革中此消彼长。一场腥风血雨的兼并战争,也在这种悄无声息的变革逐渐酝酿着。
苻坚为政
慕容之志
稳定朝局
谢安出山
升平五年
边陲势力
桓温之心
洛阳陷落
道安南下
梁州之变
安定关中
第六章 前秦坐大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争夺中原的前燕与前秦势如水火,秦晋大战在所难免。东晋方面手握重兵的桓温在北伐失利后,意图借北伐前燕,重振雄风。而前秦丞相王猛则趁前燕困窘之时攻陷邺城,灭亡前燕。如此,前秦与东晋两政权直接南北对峙,剑拔弩张的两国各自又会有怎样的斗智斗勇?
智取秦州
平定内乱
桓温伐燕
南军北征
吴王奔秦
王猛灭燕
北燕灭亡
平定寿阳
第七章 晋室飘摇
根基脆弱的司马氏人才凋零,大权旁落。伐燕失利的桓温,一怒之下回军建康,废黜了皇帝司马奕。名副其实的傀儡会稽王司马昱登基,即为晋简文帝。外有强敌、内有权臣的东晋能否在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北方的前秦会在何时给东晋致命一击?桓氏家族会将司马氏取而代之吗?
废黜海西
剪除异己
度日如年
孝武继位
桓温之死
平定秦陇
治理秦国
吞并梁益
……
凭借晋成帝舅氏之威崛起的庾亮家族由于成帝、康帝的相继去世而陡然衰落,雌伏已久的桓温利用东晋门阀兴替之机迅速崛起,成为左右朝局的新兴豪门。雄霸北方、纵横中原的石赵王国在石虎逝后顿时大乱,中原大地硝烟再起,群雄渐起逐鹿问鼎之念。北国动荡,养精蓄锐多时的桓温执意北伐,慕容皝南下中原,自立为帝,与东晋划清界线,前秦苻坚在宫廷政变中脱颖而出。前秦、前燕、东晋三国渐成鼎足之势,一场腥风血雨的兼并战呼之欲出……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历史时期之一,又是中华民族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其间,出现了竹林七贤、江左名士、王导、王敦、桓温、谢安、苻坚、刘裕、王猛、拓跋珪、慕容垂等等无数璀璨夺目的人物,也是后人企图全面了解但却感到无从搞清楚的一段历史,《东晋风云(2)》打开了一幅全景式的东晋(五胡乱华)时期的画面。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东晋风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0983752 如需购买下载《东晋风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8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东晋风云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2.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37.209 的主题关于 中国历史-东晋时代-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