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6.8
本书围绕企业管理中的计划管理、决策管理、变革管理、控制管理几个方面,选取了60多条管理定律,如印加效应、鱼缸法则、手表定理等,用企业实际管理中的案例,加上通俗的解释,告诉读者如何让下属心服口服,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工作中如何做到互相尊重与理解,如何与员工进行无阻碍的沟通,如何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如何识人用人以及如何抓住目标与管理等。
第一章 得战略者得天下 1.布利丹效应:成功源自决策 2.隧道视野效应:远见指引未来 3.羊群效应:不做墙头草不去乱跟风 4.许诺原理:计划太大问题多多 5.德尔菲法:预见未知的团队 6.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绝不是1 1=2 7.苛希纳定律:合作不是人越多越好 8.蚂蚁效应:简单创造效率 9.米格—25效应:合力大于个体能力的简单相加 10.飞轮效应:成功是不断积累坚持不懈的结果第二章 目标明确事倍功半 1.吉格勒定理:制定的目标越高,挖掘的潜力越大 2.沃尔森法则:信息时代,情报当先 3.哈默定律:没有不好的生意,只有不好的生意人 4.普希尔定律:决策毁于拖延,机遇毁于延迟 5.奥卡姆剃刀定律:简单的事情别想太复杂 6.懒蚂蚁效应:多动脑子少做杂务 7.吉德林法则:要想解决问题,先要发现问题 8.自来水哲学: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就是批量生产 9.巴菲特定律:竞争越少,成功越易 10.卡贝定律:果断结束从头再来第三章 选对人才能做对事 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2.首因效应:拒绝第一眼效应 3.乔布斯法则:一流的产品源自一流的人才 4.蘑菇管理定律:谁都是从蘑菇长大的 5.不值得定律:只有喜欢,才有效率 6.贝尔效应:创造平台,给与机会 7.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8.格雷欣法则:不要让烂柿子赶走了好苹果 9.水桶效应:要想长足发展,所有的木板都必须足够高 10.踢猫效应:拒绝职场里的连锁效应第四章 留住人才能做好事 1.雷尼尔效应:办公室也是“家” 2.适才适所法则:一个萝卜一个坑 3.特雷默定律:干柴也有用 4.互惠关系定律:双赢才是赢 5.蓝斯登定律:环境与效率的正比关系 6.海潮效应:俊鸟栖高枝 7.大荣法则:每个人的持续发展带来整体的持续发展 8.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9.刺猬法则:职场“距离”产生美第五章 管好人才能做成事 1.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 2.坎特法则:尊重是管理的基础 3.金鱼缸效应:透明化管理更阳光 4.热炉法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5.末位淘汰法则:有竞争才能发挥人的极限能力 6.“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拖沓作风 7.威尔逊法则:以身作则,强于言教 8.麦克莱兰定律:员工的参与,民主的体现 9.特里法则:坦率承认错误 10.蚂蚁管理法则:团队的自我组织更重要第六章 内部激励 1.鲶鱼效应:利用鲶鱼,激活队伍 2.马蝇效应:激发竞争意识,增强团队活力 3.罗森塔尔效应:让激励变成充满期望的动力 4.横山法则:自发工作远远胜于被迫工作 5.肥皂水的效应:在赞美中批评 6.蓝柏格定理:制造必要危机感,提高员工积极性 7.赫勒法则:监督促进效率 8.霍桑效应:给员工创造一个发泄不满的途径 9.杰亨利法则:真诚沟通,坦率交流 10.沟通的位差效应:有效沟通源自平等交流 11.威尔德定理:善于倾听才善于沟通第七章 有效决策 1.儒佛尔定律:有效的预测才有英明的决策 2.手表定律:别让员工无所适从 3.皮尔斯定律:培养企业的接班人 4.倒金字塔管理法则:主张员工的权利 5.古狄逊定理:笨主管才累死 6.雷鲍夫法则:有自知之明,有敬人之举 7.改变航道原理: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8.扁平化管理:带大象去跳舞 9.矩阵式管理:每个部门都需要“特工” 10.怀特定律:领导的威慑力决定决策的执行力第八章 创新发展 1.达维多定律:尊重产品自身的生命周期,在创造和淘汰中不断发展 2.青蛙效应:不做温水里的青蛙 3.路径依赖:拆掉思维里的墙 4.跳蚤效应:拒绝自我设限 5.默菲定律:把错误当做财富,汲取经验继续前进 6.帕金森定律: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7.坠机理论:机制大于人制 8.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
文字简洁,解释透彻,并配有经典的案例故事分析,对管理常识进行了分门别类,涵盖了管理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本书围绕企业管理中的计划管理、决策管理、变革管理、控制管理几个方面,选取了78条管理常识,如印加效应、鱼缸法则、手表定理等,用企业实际管理中的案例,加上通俗的解释,告诉读者如何让下属心服口服,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工作中如何做到互相尊重与理解,如何与员工进行无阻碍的沟通,如何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如何识人用人以及如何抓住目标与管理等。【作者简介】 樊绍烈,多年从事管理工作,曾在《财经》杂志、《金融圈》杂志发表管理方面文章数篇,致力于西方管理学与中国传统管理观念的有机融合,根据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在管理实践上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