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20.0
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从哲学角度阐释了用生态学自然观来解释人类文明邢台的进化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第二章运用辩证唯物注意的自然观对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地球的历史作了系统的介绍,第三章根据考古等科学研究论证了人类起源是自然的选择,第四章通过对人类四大农耕文明的起源发展的树立对比说明了在农耕文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第五章描述了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在发展中造成与自然巨大矛盾,第六章对古往今来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述和评论,第七章对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进行了详细解读,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四个需要我们思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总 序
第一章 为何要从生态观视角来解释人类文明史?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重新受到学界重视
二、与自然观密切相关的两门自然科学—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
三、要从生态学视角来解释人类文明形态的进化史
第二章 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
一、人类起源前地球演变的两个阶段
二、地球的五大圈及其意义
三、我们需要一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著作
第三章 地球地质环境变迁下的人类起源和原始文明社会
——人的适应和自然的选择
一、人类非洲起源和早期进化的考古证据
二、中国在人类起源与进化研究中的地位
三、早期人类的进化阶段和特征
四、人类起源和原始文明时代的地球环境变迁
五、东非大裂谷和长江上游流域环境变迁的相似性
六、自然力驱动下的人类起源和适应性进化
七、原始文明是人类文明史的开端
第四章 生态要素配置下的农耕文明发端和农耕文明社会
——人的顺从和自然的恩赐
一、农耕文明与渔猎和游牧文明的本质区别
二、农耕文明发端与繁荣的生态要素
三、两河流域农耕文明
四、尼罗河流域农耕文明
五、印度河流域农耕文明
六、中华农耕文明
七、中华农耕文明与其他农耕文明异同及其地理因素
八、农耕文明的重要意义与局限性
第五章 “碳”能源驱动下的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社会
——人的索取和自然的报复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与历史进程
二、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北美的扩展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两个阶段和三次工业革命
四、工业文明社会与农耕文明社会在生产特征上的区别
五、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正面效应
六、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七、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冲突的历史回顾
八、对人与自然严重冲突的初步思考
第六章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认知、思考和探索
一、人与自然的概念及含义界定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演变
三、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四、近代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五、现代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探索
第七章 对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论述的解读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
二、生态文明的理念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
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方针、发展方式和目标
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
第八章 四个思考题
《生态文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书从生态学视角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进化史,在阐述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认知、思考和探索的同时,对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论述作出深入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丛书》(11册)是重庆出版集团与复旦大学强强联合,倾力打造的重点出版项目,是全面、立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该丛书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等担任主编,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撰写,分别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体作出论述。丛书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通俗化读物,紧扣党的十八大精神,视野广泛,深入浅出,用大众化的朴实文风、深入浅出的理论语言,科学解读“中国梦”。 “大学者写小书,大道理通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丛书》的显著特点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