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120.0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学、文化的访谈录,共计36篇。书中收录近年来,春城晚报、华西都市报等国内十几家媒体对本书作者何三坡的访谈。集中反应了作者以对中国汉语和文学发展的关注和态度。每篇访谈录激情洋溢又幽默风趣,充满人文关怀。
壹:一个诗人与一座城市
贰:我希望做一个素食主义者
叁:最喜欢的书
肆:诗人应该穿得上鞋子
伍:从女人开始
陆:一个人的传奇
柒:中国作家的两栖命运
捌:向美丽的汉语致敬
玖:中国文学世界一流
拾:白眼看他世上人
拾壹:最应该读到的书
拾贰:睁一双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拾叁:诗人应尊崇怎样的道德?
拾肆:赫塔·缪勒凭什么获诺贝尔文学奖?
拾伍:不懂诗歌,就没文化
拾陆:诗歌正在进入盛唐
拾柒:文化何以复兴?
拾捌:苦雨里开出的花朵
拾玖: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贰拾:显赫的垃圾,寂寥的珍珠
贰拾壹:诗歌不是我操心的事
贰拾贰:我喜欢我行我素的人
贰拾叁:一棵在黑夜里奔跑的大树
贰拾肆: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贰拾伍:给世界讲一个贵州的传奇
贰拾陆:每个人都该是诗人
贰拾柒:诗歌应该待在皇宫中
贰拾捌:让我们一同向汉语致敬
贰拾玖:十年前莫言就该获奖了
叁拾:每一棵树都是美的
叁拾壹:神灵写给人类的信
叁拾贰:把诗歌带到电影里去
叁拾叁:《紫禁城魔咒》——二十年来,就没有过这样的文字
《向美丽的汉语致敬》内容有睁一双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诗人应尊崇怎样的道德?、赫塔·缪勒凭什么获诺贝尔文学奖?、不懂诗歌,就没文化、诗歌正在进入盛唐、文化何以复兴?、苦雨里开出的花朵、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等。
《何三坡与他让人拍案叫绝的诗歌》
简明(评论家,河北省文学院院长)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思想为中国封建文人所提供的最体面、最行之有效的退路是:回归自然,独善其身。仕途通达时兼济天下,仕途失意时独善其身。正如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所表达的情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隐士,也称“幽人”、“逸士”。“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不仅有其藏于山林、隐于河谷之行止,亦有其精神自由、淡薄名利之人格。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被邀出山而仕,他却以“宁愿曳尾于涂”拒之,一生不仕。庄子以其逍遥淡薄,独与天地神往,而不敖倪于万物,他一生追求无所待之状态,处在一个远离喧嚣的高端。宋代的林逋,也不屑做官,一生未仕,一人独在杭州小孤山上种梅养鹤,伴“梅妻鹤子”,醉“暗香浮动”。只可惜他隐的不是地方,隐在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越隐名气越大,死后皇帝赠他谥号“和靖先生”。东晋陶渊明,先以“大济苍生”的雄心入世,后因“误入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生厌,而“复得返自然”,携《归去来兮辞》,伴“悠然见南山”,终赢得“千古隐逸之宗”的美誉。
“归隐”构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外圆内方”的集体人格。学者南怀瑾在其《禅宗与道家》中说:“隐士是中国文化幕后的主角,隐士文化是左右中国文化的潜流”。
“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在古代知识分子心中,“小隐”最具吸引力,“遁迹山林,返归自然”,既合乎回归本性,也契合浪漫气质;既意味不与世俗浑浊的清高,更暗合高洁德行和气定神闲的生活方式:“雨来分畦种瓜,旱来引水浇麻”,“闲来几句渔樵话,困了一枕葫芦架”。
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归隐之路”绝非仅为古代知识分子所专属,在当今社会,因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环境压迫,心理空间在自我释放中的失落,生存状态在多元诱惑中的迷惘,人性在金钱追逐中的异化,就必然使得以追求自由精神为使命的当代知识分子,心存“归隐情怀”,如昌耀“归于”黄河河床、梅邵静“归于”陕北平原、翟永明“归于”静安庄……。当然,他们已经出离并超越了“穷则独善其身”的旧式,超越了行止上的秉承和转接,当代文人的“归隐”,更多的来自想象和诗意的憧憬。
诗人何三坡丰富了当代文人“归隐情怀”的内涵。首先,他在行止上选择了远离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大都市北京,躲在燕山脚下筑屋长居:“我只在远离城市的燕山上写作。城市对我手足无措,也一无所知”(《诗选刊》访谈)。其次,他发表了与现代化、后现代化快节奏的紧张生活相对立的“慢生活”宣言:“1、吃简单的食物;2、穿棉布衣服;3、不买轿车;4、尽量不结婚,万一结了,千万不要生孩子;万一生了,千万不要让他(她)去学校;5、不为任何单位工作,只做自己喜欢的工作;6、每天散步;7、冷水浴;8、尊重自然,带动身边的人爱护环境;9、与人为善。帮助穷人;10、拜访几个古人,多读几篇童话”。再次,他出版了一本定价为98元的诗集《灰喜鹊》,在网络博客上宣称:只签名售书300本,其余委托女诗人王雪瑶全国推广,销售所得均作为灾区儿童助学基金,被称为“最牛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