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2.0
本书主要收录了休谟关于文学、道德、文化等方面的论说文,主要包含休谟所有论说文中除去关于政治和经济的论说文,共计20篇。例如休谟论罗马晚期斯多亚学派、怀疑学派,论自杀、灵魂不朽等方面的论文。休谟论说文文笔较好,可读性强。本次将邀请相关研究者根据当前对苏格兰启蒙运动及休谟的新近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和诠释,把休谟的所有论说文集全部翻译出,也将是国内第一个全译本。
1.论趣味的敏锐与激情的敏感12.论迷信与狂热63.论人性的高贵与卑劣124.论雄辩195.伊壁鸠鲁主义者326.斯多葛主义者407.柏拉图主义者498.怀疑论者539.论文章的简朴与繁复7610.论悲剧8211.论趣味的标准9212.论文章的写作11513.论道德偏执12014.论中等生活12615.论狂傲与谦逊13316.论爱情与婚姻13717.论学习历史14318.论贪婪14819.罗伯特-沃尔波尔爵士其人15320.论自杀15521.论灵魂不朽167术语对照表177译后记185
《论道德与文学》是休谟论说文集卷2,选译了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大卫·休谟关于道德、文学、政治等地散文,共21篇,能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科学”的恢宏气势。这样的译读或许会被认为是“误读”,但无论如何,我们总是在一次次“误读”中接近休谟及他的时代,以及那个启蒙时代的主题。作者简介: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柏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其特点在于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如“知识来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a priori)方法被证明。卢梭等后世学人深受其影响。康德亦综合他同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创建起“正反合”的理论。 11岁进入爱丁堡大学,18岁专攻哲学,21岁出版“人性论”。1734前往法国进修,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回到家乡 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哲学思想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论道德与文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休谟论说文集 | ||
9787308092234 如需购买下载《论道德与文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杭州 | 出版单位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论道德与文学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1.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0-53 ,B82-53 的主题关于 休谟,D.(1711~1776)-道德-文集 ,休谟,D.(1711~1776)-文学理论-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