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封面图

中医内科学

王永炎,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26.0

书籍简介:

本书(第2版)在保持第1版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对总论部分进行梳理完善。特别是对中医内科治疗原则与中医内科常用治法方面予以补充,内容更加全面。各论结合现在临床实际,删掉第1版中5个病证(失音、湿阻、胆瘅、外感发热和疟疾),新补充3个病证(风温肺热病、瘿病和艾滋病)。共收55个中医病证,按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膀胱病证和气血津液病证依次分述。每种具体病证分别从定义、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治疗、转归与预后、护理与调摄、预防与康复、医论提要、医案选粹、现代研究等方面阐述。本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体现了高级、权威、实用、创新的特点,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进展及新成果,也反映了各位参编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是现今内容最全、体例最新、论理最深、文献最精丰富且实用的中医内科参考书。书末附有方剂汇编和参考书目,方便读者查阅。本书可作为中医内科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必备案头书,也是中医临床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内科学术发展史略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中医学术发展

第二节 两汉一唐宋时期的中医内科学术发展

一、辨证论治原则的确定

二、内科时疫热病方面的进展

三、脉象学的发展

四、脏腑分证的提出

五、病因、证候学的研究

六、运气学说的被重视

七、药物学成就提高了内科疾病疗效

第三节 金元时期的中医内科学术发展

一、脏腑辨证说的形成

二、病机学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中医内科学术发展

一、温病学说的形成

二、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三、内科杂病理论和临证的发展

四、丰富多彩的医案促进了内科学术发展

第五节 近代中医内科学术的发展

一、中西汇通思想对中医内科发展的影响

二、中医内科的发展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内科学的发展

一、临床进展

二、科学研究

三、中西医结合概况

四、加强中医学派研究

五、中医药学的国际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病因病机学

第一节 病因学

一、病因学概念

二、外感性致病因素

三、内伤性致病因素

四、继发病因

第二节 发病学

一、发病学基本概念

二、发病条件

三、发病基本机理

第三节 病机学

一、病机学基本概念

二、内科病证基本病机

三、气血、津液、经络的主要病机

四、脏腑病机

五、疾病传变机理

六、疾病转归机理

第三章 中医内科疾病的证候与辨证

第一节 内科疾病证候学要点

第二节 中医内科常用辨证方法

一、八纲辨证

二、六经辨证

三、卫气营血辨证

四、三焦辨证

五、脏腑辨证

六、气血津液辨证

七、风火燥湿寒辨证

第四章 中医内科治则、治法与护理

第一节 中医内科治疗原则

一、治病宜早

二、标本缓急

三、以平为期

四、分期论治

五、异法方宜

六、辨证施护

七、扶正祛邪

……

第五章 中医内科临证思路与病案书写

第六章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七章 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

下篇 各论

第一章肺病证

第二章心脑病证

第三章脾胃病证

第四章肝胆病证

第五章肾膀胱病证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内容摘要:

《中医内科学(第2版)》: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中医内科学(第2版)》旨在对20世纪我国中医药学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的经验与成果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对20世纪我国中医药学学术发展的脉络做一次系统的回顾和全面的梳理,为21世纪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丛书出版后,在中医药界反响很大,并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对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方剂学》分册获得“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中医内科学》获第16批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科技类)及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医内科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9787117134392
如需购买下载《中医内科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0
定价(元)1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精装
页数 100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医内科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5 的主题关于 中医内科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