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8.0
本书从社会风险的类型和感知风险的形式和模型中对现代社会所已经发生和潜在存在的风险进行了举例研究,尤其是对社会风险的类型和认识,如何评定风险等级,权衡风险的成本,感知风险的心理和社会机制及对风险的防范政策适用性等主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
序言
致谢
导论和概览
一决策过程、理性以及对自然灾害的调节
二认知过程与社会风险承担
三为高概率小损失投保的偏好:对保险业的意义
四事故概率与安全带的使用:心理学视角
五多安全才算足够安全?一项有关技术风险及收益态度的心理测量学研究
六评定风险等级
七权衡各种风险:哪些风险是可接受的
八事实和恐惧:理解感知到的风险
九风险评估中的反应模式、框架化和信息处理效果
十技术危险的性质
十一风险的公众知情与公众教育
十二对汽车安全缺陷的风险感知
十三风险的感知
十四风险的社会放大:一个概念框架
十五药疗风险的感知与管理
十六辐射风险的感知
十七感知到的风险、信任及核废料政治
十八直觉毒物学:专家与外行人士对化学风险的判断
十九感知的风险、信任与民主
二十青少年中危害健康与增强健康的行为:对词语联想以及意象的研究
二十一技术的污名
二十二概率、危险与强制:关于精神卫生法中风险感知与决策的研究
二十三青少年吸烟者知道吸烟的风险吗
二十四对人类生命价值的不敏感:一项关于心理物理麻木现象的研究
二十五信任、情绪、性别、政治和科学:对风险评估战场的调查
二十六风险与收益判断中的情感捷思法
参考文献
索引
前言
卡特琳娜飓风、印尼海啸、非典型性肺炎、“9.11”恐怖袭击事件……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不断出现的种种灾害和意外无一例外地警示我们:风险无处不在,一个以风险为特征的新型社会形态正在来临!为了更好地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UlrichBeck)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风险社会”(risksocicty)的概念。他们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扩展,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时代。与传统风险相比,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它们更难预测、更难捉摸,并且影响的范围更加宽广,带来的破坏性更为严重。更为重要的是,风险社会的到来导致了社会理念基础和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对增长的盲目乐观必将被更加审慎和全面的发展观所取代;过去的经验已不足以成为当前行为的依据和理由,人们当前的行为选择同时还受到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可以说,现代风险已经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
这种别具一格的视角,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提供了独特的参考价值。人们日益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文化科技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系统的治理手段。而“风险社会”的来临,对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符合风险社会需要的新型风险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许多西方学者就现代风险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对风险的预防、评估、识别和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的大国,中国面临的风险管理任务更为严峻。首先,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现代风险成为超越国界的议题,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无可避免,但与此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必须面临许多在工业化国家中已经基本得到遏制的传统风险。其次,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面临着更为紧迫的经济发展任务,但发展经济本身却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我们更有可能面临新的风险冲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控制风险的双重任务。
但现实情况却是,我国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对于现代风险仍然缺乏足够的知识与管理能力。尽管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风险的管理工作,并在各个专门领域都建立了针对重大风险(灾害)问题的管理和应对机制,但总体而言,我国现有的风险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风险管理的需求。
完善的风险决策和管理体制,必须以坚实的研究为基础。目前国内的风险和风险管理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多数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还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集中于对各类具体风险(灾害)问题的分析,而对现代风险的本质及其管理方法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特别是从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视角出发,研究风险的社会影响及其治理的研究尚不多见。
在我国科学技术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风险”研究课题组,致力于对现代风险和风险治理的总体性的研究。课题组认识到,现代风险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现象,除了自然科学维度外,同时还关系到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和管理问题。因此,课题组希望发挥研究组的核心作用,同时利用国内外的学术网络,结合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力量,统合国内现有的专门领域的风险(灾害)研究,以把握现代风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和风险治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并以此希望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特定的风险研究范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译丛的选编出版正是研究组尝试工作的第一步。译丛选编的书目涵括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正是对研究组上述认识的体现。我们希望本译丛的出版,能对推动我国的风险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对完善我国的风险管理体制有所裨益。
后记
本书是《现代风险管理译丛》丛书第二批书目之一,如果说第一批书目的主题是风险的“理论”,那么第二批书目的主题应该就是风险的“感知”。
现代风险的研究者们一直强调风险的“建构本性”,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并不存在一种纯粹“客观”的、“外在”的风险,所有的风险都与人们的主观建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风险的主观感知和认知。因此,对风险的心理学研究,特别是“风险感知”研究在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风险感知的研究是以风险建构特征为基础的,它认为风险的本性是主观的,是人们创造出来帮助自己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概念。每一个普通人都会有自己关于风险的主观认识模式和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往往与专家们使用的方法大相径庭。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出于自己的利益和立场,也会对风险做出自己的主观理解。甚至连科学家对风险做出的“科学”评估也往往建基在一些带有主观成分的、有独特的预设(assumption)理论模式之上。不同的个人和社会群体在定义风险时,总会受到各种心理的、社会的、制度的和文化的因素影响。因此,通过测量与人们风险感知相关的各种因素并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人和社会在面对风险时可能产生的反应。
风险感知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心理测量”(psychometric)的定量方法,使用各种心理测量和实验方法,并结合多变量统计方法来分析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和认知结构。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已经产生了相当丰富的结果。
它首先对人们感知和判断风险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人们面临不同的风险信息时,不可能对每种信息都做出严谨的理性判断,因此常使用一些“直觉捷思法”(intuitiveheuristics)来简化信息。但这些直觉捷思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认知偏见。例如:人们总倾向于认为马上能想到的事件比那些不容易想到的事件发生概率更大,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比没有经历过的事件发生概率更大等等,而这些偏见明显不符合逻辑规则。尽管如此,人们在风险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对个人效用最大化规则的偏离,并不一定是无知或不理性的结果。研究发现,人们对风险概率有着不同的偏好:如果冒险的预期损失很大,则人们不愿冒险;如果冒险的预期收益大时,则人们更愿意冒险。也就是说,人们在冒险行为中追求的并非预期收益最大化,而是一个既能保证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又避免较大灾难可能的最佳风险策略。
研究还发现,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受到各种背景因素的影响。这些背景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与风险有关的背景;一是与个人和社会有关的背景。与风险有关的背景变量包括:风险的预期死亡人数或损失、爆发大灾难的可能性、风险的性质特点(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是对可能后果的恐惧感、对个人控制风险能力的信心、对风险的熟悉程度、对公平分享利益和风险的认知、将风险归咎于某些个人或组织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公正问题等);与个人和社会有关的背景变量包括:对风险管理制度的信任和信心、社会价值观、文化和政治结构等。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们对风险的看法以及可能的行为倾向,从而在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
风险感知的研究对制定风险治理的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风险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风险沟通(riskcommunication),过去我们倾向于认为风险沟通就是一个以各种方式“教育”公众,将“正确”、“科学”的风险知识传达给公众的过程。而现代风险的建构性特征则提示我们: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在某种程度上与科学家的专家知识具有同等效力的“合法性”,在风险决策中也必须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因此,风险沟通也不再是一种线性的单向过程,在风险治理过程中,公众固然需要治理者提供有关风险的知识,但治理者在制定有关风险的决策时同样也需要了解公众的风险感知。
本书的作者保罗.斯洛维奇教授是风险感知研究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他在近30年的研究生涯中,对公众的风险感知状况、影响风险感知的社会和个人因素以及风险感知研究对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意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虽然本书中的研究基本上是以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为背景的,但它们对于中国的风险研究和政策制定无疑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中国正处于高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快速的社会变迁导致中国社会结构出现了一种“断裂性”特征:从某些方面看,中国社会仍表现出强烈的传统(前现代)特点,而从另一些方面看,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这一点只需想象一下贵州某个偏远的山村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之间的差异就可知道)。这一特征表现在风险领域内,就意味着我们所面临的风险是极为复杂多变的,不仅有大量的传统风险,也无可避免地要应对一些现代风险的挑战。如何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风险,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能有助于中国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更全面地理解风险的本质,更好地制定风险治理政策,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本书由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现代风险”课题组组织翻译,具体分工如下:导论和概览:赵延东;第一章:冯欣、赵延东、赵茜;第二章:冯欣、赵茜;第三章:林垚、赵茜;第四章:冯欣、吕增运;第五章:赵延东;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冯欣;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林垚;第十三章、第十四章:赵延东、王佳佳;第十五章、第十六章:林垚、王佳佳;第十七章:冯欣、王佳佳;第十八章:林垚、王佳佳;第十九章:赵延东、范辉;第二十章:林垚、范辉;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林垚、郭梅军;第二十四章:林垚、李蕊;第二十五章:林垚、王佳佳;第二十六章:林垚、李蕊。
冯欣、王佳佳翻译了全书的图表并制作了索引。最后由赵延东统一校阅和修订了全部译稿。感谢陈关君先生为本书前十二章的初译稿所做的审稿工作。
本书涉及了众多领域,实已超出译者的学识范围,虽然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讹谬之处想必难免,还望读者多多宽容并不吝指正。
本书的作者们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调查并了解人们如何对各种风险经验和证据进行判断并纳入自己的决策。长期以来,参与风险分析的科学家们极少调查人们对风险的直接判断。保罗.斯洛维奇(PaulSlovic)及其同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科学家们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因此,本书中包括的这些创新性的研究将为处理威胁着这个星球的危险的公共行动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本书的作者保罗.斯洛维奇教授是风险感知研究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他在近30年的研究生涯中,对公众的风险感知状况、影响风险感知的社会和个人因素以及风险感知研究对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意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虽然本书中的研究基本上是以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为背景的,但它们对于中国的风险研究和政策制定无疑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中国正处于高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快速的社会变迁导致中国社会结构出现了一种“断裂性”特征:从某些方面看,中国社会仍表现出强烈的传统(前现代)特点,而从另一些方面看,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这一点只需想象一下贵州某个偏远的山村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之间的差异就可知道)。这一特征表现在风险领域内,就意味着我们所面临的风险是极为复杂多变的,不仅有大量的传统风险,也无可避免地要应对一些现代风险的挑战。如何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风险,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能有助于中国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更全面地理解风险的本质,更好地制定风险治理政策,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作者简介】 保罗.斯洛维奇(PaulSlovic)俄勒冈州大学决策研究的负责人和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人类判断、决策的制定和风险分析。他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在密歇根州大学获得了硕士士和博士学位,在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获得了荣誉博士学位。他曾经是风险分析协会的负责人,在1991年获得了特殊贡献奖,在1993年被美国心理学协会授予特殊科学贡献奖,在1995年被俄勒冈州科学院授予突出科学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