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
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封面图

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

刘美红, 著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探讨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儒家伦理及成人之道,对蕴含巨大否定激情和破坏动能的“怨”的治疗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者介绍:

刘美红(1982- ),湖南衡阳人,2000—2004年就读于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获哲学学士学位;2004-2009年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进入星海音乐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中国管理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

书籍目录:

导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文化治疗学及儒家治疗学的开展

1.2 与“怨”相关的研究

1.2.1 对“怨”感内在结构的研究

1.2.2 中国学界对“怨”的关注

第2章 “怨”的解析

2.1 “怨”的语言学分析

2.1.1 “怨”的“委曲”义--“怨”与“夕巳”、“冤”

2.1.2 “怨”的“愤恨不平”义--“怨”与“恚”、“怒”、“恨”“愠”等

2.1.3 “怨”的“蓄积”义--“怨”与“蕴”、“愠”

2.2 “怨”的现象学分析

2.2.1 “怨”的一般品质结构

2.2.2 “怨”的表达及后果

小结

第3章 “怨”的病原诊断·..

3.1 “放于利而行,多怨”--过度的欲望与“怨”疾的产生

3.1.1 “放”、“利”、“怨”三个关键词的解读

3.1.2 欲望的内在结构与基本特性

3.1.3 “放于利而行”与“多怨”

3.2 自我中心主义--病态的自爱与“怨”疾的产生

3.2.1 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特征

3.2.2 自我中心主义与“怨”疾的产生

3.3 不当的苦难释义与“怨”疾的产生

小结

第4章 “小人”与“君子”:“怨”的道德治疗

4.1 欲望的道德化--过度欲望的治疗

4.1.1 以义导利

4.1.2 仁-义-礼

4.2 自我中心主义的治疗

4.2.1 忠恕之道

4.2.2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4.2.3 以直报怨

4.3 苦难的坦然承受与积极释义

4.3.1 德性与幸福的分疏

4.3.2 一个具体的事例:“孔子厄于陈、蔡”

小结

第5章 诗教与礼乐:“怨”的艺术治疗

5.1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诗可以怨”一一“怨”的诗教治疗

5.1.1 “诗可以兴”

5.1.2 “诗可以观”

5.1.3 “诗可以群”

5.1.4 “诗可以怨”

5.2 “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不怨”--“怨”的礼仪治疗

5.2.1 定分止争以去“怨”

5.2.2 恭敬谦让以去“怨”

5.2.3 节文人情以去“怨”

5.3 “乐至则不怨”--“怨”的音乐治疗

5.3.1 乐者,乐也

5.3.2 乐从和

小结

第6章 公正与疏导:“怨”的社会治疗

6.1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施

6.1.1 天下为公的价值原则

6.1.2 各得其分的等级分配原则

6.1.3 对鳏寡孤独废疾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

6.2 社会怨情的合理疏导

6.2.1 “民情大可见”--社会怨情的严肃对待

6.2.2 社会怨情的合理疏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怨”是一种常见的负面生存体验。它体现了主体与生存境遇之间的强烈冲突,是一种深藏于心的抑郁痛苦、愤恨不平之情,是主体在生活的境遇中自感受伤却又无力做出即时的报复回应,只好强抑情绪激动和情感波动而形成的生命情态。在这种负面生存体验中,潜藏着巨大的否定激情和破坏动能,它不仅毒害了个体的生命感觉、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同时也是导致人际失和、社会失序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尽可能地避免产生“怨”以及“怨”出现后如何进行补救和治疗就成了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在早期儒家的话语系统中,“怨”作为一种消极、有害的情感体验受到了极大关注。先秦儒家反复强调“无怨”、“不怨”、“远怨”,并为如何避免和化解“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此,《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试图深入而系统地挖掘先秦儒学中“怨”的诊断和治疗资源。
《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首先从语言学和现象学两个角度对“怨”感的本质结构和内在心理机制进行了剖析,指出生存性的受伤感、受伤责任的外向归咎、生存性的无能体验以及隐而未发却又穿透心灵的生存性敌意是构成“怨”感的本质要素。在此基础上,《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分别从道德、艺术、社会三个层面阐述了先秦儒学中蕴含的“怨”的治疗资源。在先秦儒家看来,“怨”这种心理病疾与人们不当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密不可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度的欲望、病态的自尊以及不当的苦难释义的产物。因此,防治“怨”疾最根本的途径就在于个体心性道德的提升和生命品质的转化。同时,先秦儒家还十分重视利用诗、礼、乐等艺术形式对人们躁动不安的自然情欲进行安顿、陶冶与升华,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摆脱“怨”气,养成温文尔雅、从容平和的君子性情。另外,先秦儒家也看到,在个体的心性资质因素之外,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也是导致怨忿积聚的重要动力。因此,怨的消弭与治疗在先秦儒家那里并不只是单纯的个体心性改良与教养问题,它还内在地涉及社会正义的实施以及怨忿情绪的社会疏导问题。

编辑推荐:

《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首先从语言学和现象学两个角度对“怨”感的本质结构和内在心理机制进行了剖析,认为“怨”是一种深藏于心的抑郁痛苦、愤恨不平之情,是主体在生活的境遇中自感受伤却又无力做出即时的报复回应,只好强抑情绪激动和情感波动而形成的生命情态。它潜藏着巨大的否定激情和破坏动能,既毒害个体的生命感觉、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也会导致人际失和、社会失序。
《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分别从道德、艺术、社会三个层面阐述了先秦儒学中蕴含的“怨”的治疗资源。在先秦儒家看来,防治“怨”疾最根本的途径就在于个体心性道德的提升和生命品质的转化。同时,先秦儒家还十分重视利用诗、礼、乐等艺术形式对人们躁动不安的自然情欲进行安顿、陶冶与升华,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摆脱“怨”气,养成温文尔雅、从容平和的君子性情。另外,先秦儒家也看到,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也会导致怨忿积聚,因此,怨的消弭与治疗内在地涉及社会正义的实施以及怨忿情绪的社会疏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6036148
《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中山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是中山大学出版社于201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05 ,B82-092 的主题关于 儒家-社会伦理-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