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6.0
本书介绍的是经济学中的中级宏观经济学部分,通过大量的现实案例,图文并茂的将经济学原理同涉及国计民生的宏观经济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的演化规律(宏观经济学的位置)
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
的危机和边际革命
马歇尔(Marshall)的综合和新古典
经济学的形成(Neo-classical Eclonomics)
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
萨缪尔森的综合和新古典综合——凯恩斯主义的形成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度量宏观经济的量化指标
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
宏观经济学的特征事实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大体的划分
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一总供给分析
具体分析方法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国民收入核算(Yield)
核算对象
核算方法之一——支出法
核算方法之二——收入法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GDP(或者GNP)指标的缺陷
价格指数(PP)
名义GDP和实际GDP
消费品价格指数CPI(ConsumerPriceIndex)
通货膨胀率(m)
第二篇 总需求分析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
收入一支出模型
从国民收入核算到宏观经济理论
总支出AE与总需求AD
均衡的调节机制
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之二
AD-AS法与I-S法的异同
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
决定
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行为
固定税制条件下,部门产品市场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变动税制条件下,三部门产品市场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不同财政政策工具对预算
盈余的影响
四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收入的决定四部门
进口函数
四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
决定
乘数小结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
同时均衡(IS-LM模型)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投资的决定
引入投资函数条件下,决定IS曲线位置(左右平移)的因素
IS曲线的特殊情况
IS曲线以外的点的经济含义
推导IS曲线的另一种方法——四象限法
俗曲线中蕴涵的因果关系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资产的种类和选择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市场的均衡
决定LM曲线位置(左右平移)的因素
决定LM曲线斜率的因素
LM曲线以外的点的经济含义
推导LM曲线的另一种方法——四象限法
LM曲线的特殊情况
LM曲线中蕴涵的因果关系
小结
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对IS-LM模型的分歧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IS-LM模型巾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的因素
关于财政政策效力的命题1
关于货币政策效力的命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效力分析之一
货币政策效力分析之二
货币政策的缺陷
财政冲击的效应
供给冲击
供给冲击的出现
考虑原材料价格的供给分析
不利的供给冲击的效应
对不利的供给冲击是否采取适应性
政策
货币政策对投资影响分析的
扩展——托宾的理论
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净出口的影响
专题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效力分析之一
财政政策效力分析之二
财政政策自身的特点——自动的稳定器
财政政策的缺陷
产出的构成和政策组合
产出的构成
财政政策的选择
财政一货币政策组合的效果
总需求曲线
AD与AD曲线
AD曲线的推导
财政政策对AD曲线位置的影响
AD曲线斜率的决定
本章小节
第三篇 总供给分析
第六章 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度量
总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总供给=总产量
总产量与总投入量
有关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几个概念
失业
就业
第七章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基础——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W-N线——名义工资和就业量的关系
生产函数:N-Y
产品的定价原则:P-W
短期总供给曲线(SAS):P-y
新凯恩斯主义对工资、价格
粘性的解释
原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凯恩斯
主义的复兴
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
解释名义工资粘性的理论——长期合同论
对实际工资粘性的解释——
效率工资理论238内部人——外部人理论
对新凯恩斯主义的简要评价
需求冲击——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
初始均衡为稳定性均衡条件下,货币冲击的效应
初始均衡为非稳定性均衡条件下,货币冲击的效应
初始均衡为稳定性均衡条件下
第八章 新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失效
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修正
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的特征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预期形式的演变
预期的模型化及意义
适应性预期
理性预期
两种预期方式在蛛网模型中的运用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沟通
新古典主义的AD-AS分析
货币冲击的效果分析
货币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
真实经济周期RBC理论
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简评
第四篇 经济增长理论
第九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
索洛模型的假定
关于生产函数的假定
关于各种投入品的假定
简评
索洛模型的动态学
K的动态学——均衡的存在性
K的动态学——均衡的稳定性
什么是平衡增长路径
K收敛的速度
储蓄率变化的影响
对K的影响:s-k
对产量y的影响
对C的影响
索洛模型与增长理论的中心问题——经济增长的源泉
增长因素分析的基本框架——索洛剩余
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为资本正名——人力资本模型
劳动的有效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超越索洛模型:新增长理论
对索洛模型的背离——无限期界和世代交叠模型
“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国外大学普遍被列为本科生教育的基础课,在国外要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这两门课程要反反复复地学习三遍。第一遍是在大一的时候,不用任何数学工具,把贯穿在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讲一遍,这个时期的课程名为“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课程要开设一个学年,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各讲一个学期。第二遍是在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工具,借助数学工具把经济学理论模型化,从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分析,这个时期的课程名为“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有时省略“中级”两字,直接称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各讲一个学期。第三遍就是在研究生阶段,由于国外的经济学博士学位都是硕博连读,五年连下来,所以在研究生第一年的时候要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完全运用数学工具,甚至是比较高深的数学工具来构建理论模型,阐述经济思想。两个部分各讲一个学年。很少有其他的课程会如此反反复复地学习,从初级到高级。其重要性仅从课程的设置上就可见一斑。
“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一直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核心课程,教学的“重头戏”,全院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选课人数众多,2004年是341人。1998年开始,被列为北京大学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2005年开始,成为北京大学全校本科生的通选课,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
对本土经济学教材的修订更新,系统、简洁、大气的宏观经济学法宝,全面提升知识结构的考研笔记。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普高度评价《宏观经济学》作者:“为中国学生写宏观经济学,张延老师最佳人选”!
为您推开宏观之门,走进经济学的世界。这里简洁、客观、严谨、丰富。在波动与增长的谜局里,听张延老师答疑解惑。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曾高就平价《宏观经济学》作者:“为中国学生写宏观经济学,张延老师是最佳人选。”对本土经济学教材的修订更新。
张延老师主讲的“宏观经济学”是北京大学精品课程在经济学院排名第一剥离以往教科书繁冗的叙述,直指宏观经济学本质的考研直通车令国人备受鼓舞的宏观经济学讲解,本土学者结合当下中国国情的心血结品,现代人必读的宏观经济学。
现代人必读的宏观经济学!
我们的目的很明确——用牲事实来检验我们尝过的这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