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8.0
本书尝试从在场的角度,对科学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破解其中蕴含的隐秘规律。本书内容包括如下四个部分:科学建制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科学共同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科技政策制定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创新与科学文化的经济学分析。
自序:从学院写作到启蒙写作
导言
第一部分 科学建制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
1.警惕科研基金运行中的两大毒瘤
2.如何评价科研投入回报
3.科技活动中应设立小额贷款制度
4.学术规范:徘徊在理想主义与犬儒主义之间
5.重大项目“后评估”应该评估什么
6.后常规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
7.评审的困境与第三方鉴定何以可能
8.科研中的不确定性该如何分担
9.风险社会中的学术安全:虚拟与现实之间
10.科研团队一定要阵容豪华吗
11.谁是科技资源分配中的“控股公司”
12.重大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应公开
13.由拉弗曲线想到的科技投入与产出问题
14.学术荣誉的剩余价值还有多少
15.科研经费投入中有多少泡沫经费
16.饶毅之矛能否刺穿没落的科技体制之盾
17.科学界需要什么样的啄木鸟
18.扩大科研资助来源,抑制选题实用主义
19.透视中国科研环境存在的问题
20.科技体制改革的边界:范式之内还是范式之外
21.警惕学术界口味全面西餐化
22.捍卫科研诚信的经济学意义
23.重大项目的激励作用到底有多大
24.打破中国科学场域的封闭特性
25.科技奖励的“通货膨胀”亟待遏制
26.应设立国家级高校管理奖
27.科学传播困境的一种经济学解释模式
28.是什么因素让科学论文沦落为草包科学
29.谁绑架了中国的科技评审体制
30.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科研奖励系统
31.项目评审应建立申诉机制
第二部分 科学共同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1.科学共同体的缘起与边界约束——基于经济学视角的阐释
2.科技界“雇佣军”与“麦客”透视
3.科学冲突视角下的承认与蔑视 ” .
4.“郑人买履”、“三寸金莲”与中国的人才政策
5.政策歧视视角下的科学界“走西口”现象
6.科学界分层现象的一种经济学解释
7.“千人计划”与中国人才政策的碎片化格局
8.中国科学界需要科学骑士
9.炫耀性科技项目与迷失的守门人
10.科技“雇佣军”与科学地图上的“飞地”现象
11.我们为何要尊重权威——解构权威与重塑“承诺一信任”机制
12.项目博弈背后的学术资本炼金术
13.学术兼职:伦理问题还是经济问题
14.科学界的自律与苏格拉底悖论
15.科学共同体的困境:群体密度与道德密度
16.从他律到自律:重建规范的科研诚信结构
17.人才的学术资本增量测评与边际产出率的分析
18.后现代:科学资本怎样积累
19.人才队伍建设的两种模式:曼联or皇马
20.职称的最高境界:培养无用的好奇心
……
第三部分 科技政策制定与运行过程的经济学分析
第四部分 高等教育、创新与科学文化的经济学分析
参考文献
本书部分文章出处
后记
《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尝试从在场的角度,对科学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破解其中蕴含的隐秘规律。本书内容包括如下四个部分:科学建制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科学共同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科技政策制定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创新与科学文化的经济学分析。本书的特点:对科学活动进行现场扫描,从一个个具体的微观层面,剖析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本书适合于从事科技管理、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从业人员与爱好者阅读。
《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把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情节,以此由表及里地推出一些解释性的结论,以及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做法,往往能够得出一些笔者自己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结果,经过仔细推敲,确定是成立的。当然不排除其中的有些论证是存在瑕疵的,甚至是理解错误的,但是这种努力还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