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
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封面图

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

金永兵, 等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5.0

书籍简介:

不同于一般关键词研究,本书抓住文学性、审美性、形式、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互文性、话语、文学符号、理解和解释这些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密切联系当代文学实践,考源辨流,呈现每一范畴所拥有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知识范型、丰富复杂的生成背景与文化语境、曲折多变的传播方式和接受心态,勾画出概念、术语、范畴的理论谱系,彰显重要概念、术语、范畴与世界哲学社会、美学文学思潮的密切关系,结合文学活动实际来阐释其学理内涵,结合社会活动实际阐释其文化内涵,结合传播活动实际阐释其历史内涵,全书的主线在于呈现各种不同的关于文学与世界、作者、读者以及文本自身的复杂关系的理论阐释框架,体现出了自己的思考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

作者介绍:

金永兵,2003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后留系任教,2005年被评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基本理论、西方文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论,著有《文学理论本体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合著)等。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学的本体存在

第一节 文学性

一、走向文本内部的文学性

二、走出文学的文学性

三、作为文学本质的文学性

第二节 审美性

一、审美性范畴的形而上学渊源

二、审美性范畴的准现代含义

三、审美性范畴的分化与极端化

四、审美性范畴的现代含义

五、审美性范畴在中国近三十年文学理论中的变迁

第三节 形式

一、绝对形式:探求世界的本源

二、神性与理性的双重变奏:形式赋形于世界

绪论

第一章 文学的本体存在

第一节 文学性

一、走向文本内部的文学性

二、走出文学的文学性

三、作为文学本质的文学性

第二节 审美性

一、审美性范畴的形而上学渊源

二、审美性范畴的准现代含义

三、审美性范畴的分化与极端化

四、审美性范畴的现代含义

五、审美性范畴在中国近三十年文学理论中的变迁

第三节 形式

一、绝对形式:探求世界的本源

二、神性与理性的双重变奏:形式赋形于世界

三、先验形式:认识世界的感知前提

四、理性的放逐:形式的自足与内爆

第二章 文学的社会存在

第一节 意识形态

一、“观念学”与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及其第一次转向

二、“虚假意识”与意识形态理论的经典形态

三、意识形态概念的泛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的现代境况

四、“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概念的中国歧途

五、艺术社会学及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

第二节 艺术生产

一、“艺术生产”论的提出及发展

二、“物质性”的艺术生产

三、“离心结构”与科学批评

四、“文本”与“意识形态”

五、“艺术生产”论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章 文本的世界

第一节 互文性

一、观念的逆反与挑战

二、互文性的理论渊源

三、互文性概念的确立

四、互文性理论的发展向度

第二节 话 语

一、“话语”概念的历史演变

二、“话语”理论的比较

三、理论旅行的意义与问题

第四章 意义的产生

第一节 文学符号

一、符号理论的历史脉络

二、文字符号

三、文学符号的意义

四、文学符号与意识形态

第二节 理解和解释

一、从古希腊走来的“使者”

二、理解和解释;作为一般的方法

三、理解和解释:作为世界的展现方式

四、理解、解释的有效性与意识形态性

后记

内容摘要:

不同于一般关键词研究,《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抓住文学性、审美性、形式、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互文性、话语、文学符号、理解和解释这些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密切联系当代文学实践,考源辨流,呈现每一范畴所拥有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知识范型、丰富复杂的生成背景与文化语境、曲折多变的传播方式和接受心态,勾画出概念、术语、范畴的理论谱系,彰显重要概念、术语、范畴与世界哲学社会、美学文学思潮的密切关系,结合文学活动实际来阐释其学理内涵,结合社会活动实际阐释其文化内涵,结合传播活动实际阐释其历史内涵,全书的主线在于呈现各种不同的关于文学与世界、作者、读者以及文本自身的复杂关系的理论阐释框架,体现出了自己的思考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博雅文学论丛
9787301186596
如需购买下载《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320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