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村上春树
当心村上春树封面图

当心村上春树

(日) 内田树,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2.0

书籍简介:

本书是日本学者内田树的文艺评论集。内田树精通法国人文科学,采用西和相通的分析手法,对村上春树的文学著作进行新颖合理的精彩解读。风格清新活泼,风趣诙谐,是进一步了解村上文学世界性的新的切入路径。

书籍目录:

译序:用身体来阅读村上春树

序:村上春树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之际的贺词(假想版)

翻译家村上春树

远东的化身《寻羊冒险记》与《漫长的告别》

美妙的故事会直接作用于身体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做扫除的守望者

翻译即是附身

村上春树的世界性

“父亲”的缺位

《冬季恋歌》和村上春树

从“说话论”看《冬季恋歌》与《寻羊冒险记》的结构

关于灵魂的配电盘

胡塞尔的“幽灵学”与海德格尔的“死者论”

Afterdarktilldawn

无国籍性与世界性

在巴黎读《青蛙君救东京》

用法语阅读村上春树

太宰治与村上春树

鳗鱼和泛音

用身体来阅读

读者的登陆口岸

泛音式写作

鳗鱼君拯救小说

朗格汉斯岛的魔性之女

村上文学中“早餐”的“物语论”功能

何谓比较文学?

村上春树与评论家们

引发食欲的评论

村上春树恐惧症

村上春树为什么被文艺评论家们厌恶呢?

关于“激剧欠缺的东西”

诗人与评论家

关于被批判

日本的小说能够重生吗?

扫雪君拯救世界

村上春树与冷酷魔境

守护灯塔的人

三大港口城市的作家

Urban和弹子球的故事

一部推荐给三十至四十多岁的女性看的作品《神的孩子全跳舞》

故乡身在远方思念

百分之百的女孩与韦伯式的直觉

后记

前言

村上春树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之际的贺词

哇,村上春树斩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对一个自《且听风吟》问世以来就成为其拥趸的老读者来说,这委实令人欣喜无比。借此机会,容我写下几句不吐不快的话以代替贺词。它化作了一种疑问,那就是:为何大多数日本文艺评论家一直对村上春树这种“世界文学”采取了漠视甚至否定的态度?

莲实重彦按理说应该代表了日本评论界的最高知性,而他却在《昴》上发表过“村上春树的作品俨然是一种骗婚”的言辞,并得出了“别读村上春树”这一令人费解的结论。想来,对一名作家指名道姓,还赫然扬言“不要读这个作家写的书”,这种言论难道不是僭越了评论家的尺度吗?至少为了证明自己批评的正确性,好歹也该加上一句:“甭管那么多了,就权当做是上当受骗,自个儿去读读看吧,会发现绝对如我所言。”或许这样才算得上合情合理,不是吗?

在去年(2005年)年底的《每日新闻》上,松浦寿辉也对《东京奇谭集》发起了一番不可思议的责难:

“语言中应该有一种根植于本土的羁绊,然而,在村上春树的文章中却嗅不到泥土和血液的气息。那是一种恍如淫靡与甘美交织在一起的羁绊呢。可它们却在村上那里戛然断裂了,让人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尽管的确写得非常精妙,但所谓的文学便是这等之物吗?”

奇怪的是,与莲实评价村上文学的时候如出一辙,也使用了“上当受骗”这种字眼。而与松浦的这种言论相呼应,川村凑举出“印度的研究生们也认为村上的文章读起来‘毫无异质感”’,以此作为村上文学的瑕疵。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一点非但没有成为文学的“世界性指标”,却反倒被当做“本土性的缺失”而备受非难呢?对于文学而言,“根植于本土的羁绊”真的是生死攸关的先决条件吗?

窃以为,村上文学之所以在世界各国都拥有读者,是因为它超越了国境,讲述着能够触动整个人类心弦的“根源性的故事”吧。

我认为,村上文学乃是一种“宇宙论”。为了保护所爱之人免受“用老虎钳糟蹋猫爪的邪恶力量”(《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的伤害,守卫在“边境线”上的“哨兵”付出了不为人知的绵薄努力。而描写这种付出的绵薄努力,即是村上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哨兵”们的工作与在《舞!舞!舞!》中被称之为“文化积雪清扫工”的工作颇为相似。谁都不愿意干这活儿,然而,倘若无人去做,必然会有人感到非常为难。因此,他们只是默默地接受了这项工作,也并不奢望什么特别的报酬和褒奖。正因为有人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清扫积雪”这一日常性的努力,才总算得以阻止了“超越常规的邪恶力量”的渗透。不管是政治的激情也好,诗歌的狂热也好,抑或爱欲的迷醉也好,都不是“邪恶力量”的对立项,毋宁说倒常常是它的帮凶。将这种宇宙规模的神话与日常生活的细节融合得天衣无缝,这便是村上文学最大的魅力所在。能够与世界上各个语种的读者共同分享这种文学魅力,让我深感喜悦。

注:本文是在2006年10月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揭晓的前几天,受某报社之托所撰写的“对村上春树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所感”。我曾问过“等获奖名单揭晓之后再写不行吗”,而对方的回答是,由于报纸版面的关系,无论如何都需要预先定稿。遂促成了这篇“假想版贺词”的诞生。虽然最终未能采用,但我却由衷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篇文章能够原封不动地见诸报端。

后记

本书是将我迄今为止所撰写的有关村上春树的所有文章几乎悉数收录的一本文集。

自从在电脑上工作之后,这种操作变得非常地简便易行了。用“村上春树”一词在硬盘里进行搜索,一下子蹦出来近两百个文档。依次阅读后,只从中撷取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条理性的评论,集成一册便大功告成了。

即便如此,在听到“不想用单行本的形式出一本村上春树论吗”这一要求之前,我还不知道,自己就村上春树已经写下了足以成册的文章。

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文学研究,所以,此前也不是没有撰写过作家评论。关于阿尔贝.加缪,我以前就曾写过相当冗长的论考之作,还受人之托,写过高桥源一郎论。不过,真正的作家评论也就仅限于上述两本吧,其余的就是零零星星的书评罢了。

尽管是一个与作家评论无缘的人,但唯独关于村上春树,却非常例外地写了数量庞大的文章。当ARTES出版社的铃木先生告诉我“足以编成一本书”之后,我自己才察觉到了这一点。

收录在本书内的文章,除了几篇属于刊登在媒体上的文稿外,其余都是写在博客上的东西。

博客的好处就在于两点:因为没有字数的限制,一是可以任意地离题发挥,二是如果中途写不下去了,就那样戛然中断也无妨。所以,在本书收录的文章中,也可以随处见到因离题太远,最终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惨淡收笔的情形。

但我又认为,难道不是也存在着某些只能采取那种写法(即使不是如此,至少也是采取那种写法更为贴切)的主题吗?

小说也许就是那种属于例外的主题之一。

在小说中有两种矢量在同时发挥作用,一种是使得故事完结、形式完善的矢量,另一种是把故事的架构加以解体,在混沌中碎裂散落的矢量。而小说恐怕就建立在指向秩序的力量和指向混沌的力量间,所产生的剧烈纠葛的平衡之上。指向混沌的诱惑越是强烈,故事的结构就越是坚实而端整,而指向秩序的向心力越是强大,那么,故事就越是会产生扭曲和裂纹。优秀的小说总是让秩序和无秩序保持抗衡状态,从而用那种紧张感来魅惑读者。

就像本书也反复强调的那样,在村上的作品中总是发生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我想,弥漫在村上文学中的这种“不可发生的性质”,或许就是小说从诞生的瞬间起就带有的原初性质吧。

发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从死者那里收到信息、“青蛙君”在门口等候、羊男突然驾到。小说人物被弃置在依靠日常的逻辑、算盘和处世之道等所难以应对的荒谬而惨烈的境遇中。尽管如此,主人公们好歹算是幸存了下来,让读者们安心地舒了口气。

我们之所以安心地舒了口气,是因为我们知道,那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其实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深谙这一点,只是佯装不知罢了。

我们平时总是把小说分为“富于现实性的小说”和“充满幻想色彩的小说”这两个大类,在一种虽然安全但却无聊的和谐状态中闭目假寐。这是一种事先就设定好的和谐状态,即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不会发生。而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才会发生。

而优秀的小说却冷不防把这两者捏合在了一起。

日常性与非日常性在不知不觉之间架起了桥梁,而作家的才能就发挥在这种技巧的精妙上。无疑,村上春树在使用这种技巧上堪称天才。

创作现实性小说的人不在少数,创作异想天开小说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创作具有现实性而又异想天开的小说之人却寥若晨星。我想,即使在这些人中,村上春树的才能也是出类拔萃的。

比如,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就交错描写了在现实性的设定中所发生的非日常性事件,和在幻想式的设定中所发生的日常性事件。

是把“现实世界的故事(冷酷仙境)”与“幻想世界的故事(世界尽头)”先分开来写,然后再串缀在一起的吗?对于这样的问题,村上回答道:不,这部作品原本就是按照读者现在看到的顺序写成的。

在一方的世界里涌动着“符号士”、“夜鬼”,而在另一方世界里却是独角兽的头骨在熠熠闪光。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就在作家村上春树中间,作为“一个巨大故事”的两种表现形式而被统合在了一起。

倘如作家自身没有对统合这两个故事的更大世界有一种切实的感觉,那么,就不可能按照顺序,同步描写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就像所有采用“大饭店手法”写成的故事那样。

关于这个“更大的世界”,村上春树并不直接加以描写。不,毋宁说他所描写的所有故事都是对这个“更大的世界”所做出的断片式证词。或许这种说法更容易理解吧。

这个“更大的世界”在故事中常常只会以一种阙如的状态出现,而决不会以指名道姓的形式出现。不过,在逐渐阅读村上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们会感觉到,这种阙如也是我们自身所阙如的东西。

我们不是共有某个存在之物,而是共有不能拥有某个东西的事态。在不能这一点上,人类被超时空地维系在了一起。

为了让读者切实地感觉到,没有存在于那里的东西的确“没有存在于那里”,技术乃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只有当一个原本不可能有关的世界与另一个世界架起桥梁的时候,我们才会明白,在那里存在着一个只有用那种方法才能窥见的巨大间隙。而给村上作品的世界性提供保障的,正是让我们感知到某个东西出现阙如的卓越技术。

而这也是我通过本书的论证,所姑且达成的结论。

在此,谨向ARTES出版社的铃木先生和船山加奈子女士表示谢忱,是他们为我提供了收集整理村上春树论的难得机会。

关于村上春树的解读方法,加藤典洋先生和柴田元幸先生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对此,我决不会忘记致谢。

最后,向长期以来不断给我带来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的村上春树本人,也由衷地表示谢意。请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多的作品以飨读者。

内田树

内容摘要:

  日本超级畅销书销量突破30万册,迄今为止对村上春树进行最尖锐品评的作品,绝对另类、非学院派、村上迷最容易共鸣的崭新评论。咖啡、酒吧、女人、主人公玄而又玄的对白,除了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东西外,世界级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在作品中还用心设计了哪些美丽的“陷阱”,让读者欲罢不能?为了探究这一奥秘,内田树运用通俗易懂而又灵光四射的语言,对村上春树“世界畅销”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许多在众多所谓正规的学院派评论中难得一见的崭新的村上春树论。  咖啡、酒吧、女人、主人公玄而又玄的对白,除了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东西外,世界级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在作品中还用心设计了哪些美丽的“陷阱”,让读者欲罢不能?  为了探究这一奥秘,在“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百分之百的评论怪才与百分之百的创作怪才碰撞在一起了。内田树,这个在日本文部省挂了号的、以在校园里教书育人为天职的大学教授,运用通俗易懂而又灵光四射的语言,时而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时而又强调感性捕捉,甚至还带着点无厘头的意味,对村上春树“世界畅销”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许多在众多所谓正规的学院派评论中难得一见的崭新的村上春树论。  内田毫不含糊地坦陈自己对村上文学的喜爱,正是这种坦白让他摒弃了评论家惯常保持的自矜和冷静,而以一个村上读者的鲜活身份,诉说着村上的美妙故事作用于他的身体所产生的生理反应。  内田树的村上文学论也许非常有效,甚至可能是村上迷最容易共鸣的解读方式。但是,正如得“当心村上春树”一样,当心别被内田树“骗婚”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当心村上春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29002824
《当心村上春树》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重庆出版单位重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当心村上春树是重庆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313.065-53 的主题关于 村上春树-文学研究-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