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兵法与韬略
粟裕兵法与韬略封面图

粟裕兵法与韬略

古越, 张阳,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年代:2007

定价:30.0

书籍简介:

粟裕在中国革命的战争史上被誉为“常胜将军”,他在用兵作战方面自有奇招,被称作“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奇才”。本书围绕其用兵和谋略而作。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共和国第一大将

一、粟裕:不拿起枪杆子,打倒新老军阀就是一句空话

二、从举义南昌到“青山大学”:青年战术家

三、挺进浙南:坚持就是胜利

四、威震江南抗日创奇观

五、苏中抗战最多、战果最大

六、七战七捷: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七、中原逐鹿:从大战豫东到决战淮海

八、探索现代战争制胜之道:杰出的军事理论家

第二章大势为本,战略运筹

一、军事战略大师

二、深邃的战略眼光,创造性地实现战略意图

三、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筹划作战

四、关照全局,战略预置

五、出击方向的选择是战略问题

六、从战略高度选准歼敌对象

七、审时度势,选准作战时机

八、从战略高度选择作战样式

第三章游击战里谋胜敌

一、游击战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适应游击战争形势,实施战略转变

三、创建游击战争的战略支撑点

四、分散兵力,隐蔽精干

五、创造新的游击战法

六、积极进攻,绝少防御

七、敌进我进,盘旋兜圈

八、要点争夺战

第四章把握转折,推动战局

一、战争中的转折是制胜关键

二、准确把握战略性转折

三、战区范围的阶段性转折:战区指挥上最不容易掌握的环节

四、战役发展中的转折点:把重心放在实现全战役的转折上

第五章深谋韬略,以弱胜强

一、谋势造势,创造战机

二、广泛机动,调动敌人

三、诱敌深入,持重待机

四、攻其必救,围点打援

五、围三阙一,关门打狗

六、选敌弱点,猛虎掏心

七、离间瓦解,政治攻势

第六章用兵灵活,出奇制胜

一、随机运筹,通法达变

二、不囿常规,出奇制胜

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四、力争主动,力避被动

五、隐真示假,声东击西

第七章集中用兵,打歼灭战

一、小歼灭战必然要发展到大歼灭战

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三、战役合围与战术分割相结合

四、适时转用和连续使用兵力

五、适时组织转移和休整

第八章精勤慎重,指挥若定

一、实事求是,一切从战场实际出发

二、把握战争规律,克敌制胜的法宝

三、先胜后战,谋定而动

四、积极慎重用兵

五、深思熟虑,预立多案

六、机断专行,处变不惊

七、调查研究,知彼知己

八、知敌料敌,对症下药

九、知己将能。知人善任

第九章大道无形,大将风范

一、研究战争,全神贯注

二、斗胆直陈,无私无畏

三、以蛇吞象,敢碰强敌

四、周全谨慎,心细如发

五、钻背地图,奥妙无穷

六、沧海一粟,注重大节

七、将兵驭将,率先垂范

第十章筹谋建设现代化国防和军队

一、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二、建立积极防御体系

三、建设一支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队

四、优先发展空军

五、重视发展海军,加强海防

六、对未来战争的科学预测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

在我军灿若群星的将帅中,粟裕以其高水平的战略眼光、灵活机动的决策运筹、能征善战和长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著称于世,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在长期的军事指挥生涯中,他表现出了驾驭全局、掌握未来的战略才能,因敌变化、出奇制胜的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高尚品德,以及不断探索战争规律、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的理论创造作风。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粟裕一生身经百战,特别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且保持常胜记录,被誉为“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奇才”。他能够准确掌握敌我情况,全面分析战场形势,巨细兼顾,既“微”且“宏”;大处如掌风云,起伏跌宕,气势磅礴;小处如刺苏绣,穿针引线,丝丝入扣。

研究粟裕的资深学者认为,人民解放军将领中打胜仗的不乏其人,但胜仗一般分三种情况:一是“惨胜”,即付出很大代价,伤亡损失情况甚至超过歼敌战果,胜得悲壮惨烈;二是“险胜”,与敌人几乎打成平手,差一点就输掉了,胜得很悬;三是“全胜”,就是以很小的代价,换取很大的胜利。粟裕指挥打的胜仗全部是第三种情况。二战期间欧洲战场著名将领多是在占有绝对优势,最不利也是在与敌方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战胜对手的,甚至有的将领只是一仗扬名。而粟裕指挥的包括许多著名战役在内的上百次作战,完全是在对手强大、自己相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两相对比,充分显示了粟裕指挥艺术的高明所在。

粟裕敢打大仗、硬仗、恶仗和连续作战。他敢挑重担,能挑重担,形势转折时处变不惊,面对厄运坚韧不拔。“战役指挥交粟负责”,哪里局势最为关键、最为需要,粟裕便被派往哪里。在他看来,战役指挥员要有宏伟的气魄,能积极创造战机,在具备胜利的条件下,敢于同强敌、大敌作战。他总是以高度的智慧、非凡的胆略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指挥部队克服困难,在紧张、剧烈的连续作战中取得胜利。为使部队适应打大仗、硬仗、恶仗和连续作战,粟裕要求在实战和训练中十分重视培养部队的顽强战斗作风,同时能充分利用战役间隙休整和补充部队、粟裕精通毛泽东军事思想,熟悉我军作战原则,但他从不拘泥于书本和别人的经验,每仗都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哪种战法有效就采取哪种战法。在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战争环境里,他常常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努力探寻和把握战争的内在规律、就连一向唯我独尊、清高的林彪,也极佩服这位将军的指挥天才,每逢华东打了胜仗,打了大的战役,他总是要给这位将军发电,探问那一仗是怎么打的,用的是什么战术,是不是围点打援等等。

粟裕兵法充满着深奥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粟裕对现代战争的真知灼见,来自他正确掌握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自他毕生实践经验的结晶和敏锐的洞察力,来自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对敌情、我情、地形、武器装备性能等的透彻了解。他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于战争指导,善于学习和吸取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思想,善于总结战争实践经验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战争规律进行不懈的探索,创造了许多巧妙利用战争规律以求克敌制胜的新战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战争指导的辩证法。

粟裕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看待战争,认为“军事上的学问是特别无止境的”,战略战术必须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即使在同一情况、同一地点,而在不同的时间,我们的战术也不能依样画葫芦重复老套”。在战争年代,他虽然长期处于局部地区,以装备落后的部队同装备先进的敌人作战,但是他对战争的观察与思考从来不局限于一地一时。从来不满足于用老装备老战法作战,而总是身处局部,关照全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思想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行动紧艰历史的步伐前进。因此,他在认识上常常居于领先地位。在实践上常常走在前列。

粟裕用兵深思熟虑,机断专行,善用奇谋、出奇兵、建奇功。他最喜爱的名言之一是孙武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他把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原理运用于战争指导,并且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军事谋略的精华“奇正相变之术”,辩证地处理战争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因敌变化,扬长避短,出奇制胜。他的许多决策,不仅常常出乎敌人意料之外,有时也是自己部队的指挥员想不到的,有人说他“从来不打别人想打的那个敌人,从来不打别人想打的那个地方”。他眼观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以超人的智慧和胆略,扬我之长,避我之短,创造转化矛盾的条件;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迅速正确选定对象、时间和地域,组织力量,建立我之绝对优势;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出敌不意,达到一举歼灭敌人的目的。在苏中七战七捷中,他综合运用军事才能,不断保持胜利和扩大胜利,在运动中捕捉战机并伺机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其作战不拘成法,有如行云流水、羚羊挂角。在指挥天目山三次反顽作战中,他勇于创新,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因敌而变,因情措法。从弃强打弱的七战七捷到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先吃蒋军精锐第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战役,及以后的各个战役,他总能根据战场实际准确把握战役重点,奇招迭出,其用兵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判断之准确、行动之大胆令人叹为观止!正如他所指出的,战争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作为军事指挥员,战前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谨慎,不敢用奇兵是打不了胜仗的。

粟裕兵法充满讲机变、重谋略的制胜智慧。在长期的敌优我劣条件下用兵作战,他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各种作战方式,或分兵避战以创造战机,或集中兵力接连打几仗以打开局面,或夺取关键性胜利;时而“声东击西”,时而“舍南就北”;或“避实击虚”,以打弱敌或骄兵,或“虎口拔牙”、“猛虎掏心”,以歼强敌和击敌要害,或攻敌于必救之部,以“诱蛇出洞”,歼敌于运动之中,或“围魏救赵”、以挽危局等。

粟裕既有远见卓识,又有非凡胆略,在战略决策上敢于“斗胆直陈”,在战役指挥上敢于机断专行,他在决策和指挥上的突出特点是:决策之前深思熟虑,寻求最佳方案;看准了则坚定不移,敢于对历史负责,为此而常常直言不讳,不顾个人得失。

作为解放军“第一大将”的粟裕,参军前只是个师范生,并没有上过正规的军事院校。不过,在同时代战士中他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又经历过大革命时代急风暴雨的锻炼,有善于思索的特点,因此他具有超出一般指挥员的敏锐见识。

粟裕兵法有着深厚的我国古典优秀军事思想的沃土。粟裕从小生活在军事思想遗产极为丰富的“兵法之国”。少年时代,他生长在“无湘不成军”、民风尚武的湘西地区。参加革命军队以后,长期战斗在闽浙赣苏豫皖鲁等地,这些地方是孙武、吴起、孙膑、曹操、诸葛亮、羊祜、杜预等古代杰出军事家的活动地域,也是城濮之战、鄢陵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著名战役战例的发生地域。耳需目染,他得以广泛接触和吸取历代优秀军事思想。

在战争年代紧张繁忙的日子里,粟裕戎马倥偬,可他总是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争分夺秒地排览古今中外兵书,取其精华,扬弃糟粕;并把自己的经验与这些知识融为一体。应用于战争实践。

粟裕持续活动十余年的苏浙沿海和京沪杭地区,是旧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这使得他能不断接受先进社会思潮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影响,经受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斗争的锻炼。

粟裕兵法,来自于在丰富的战争实践中对战争的深刻领悟。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但是,人们在运用时。必须从自己的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否则就不能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而且战争过程的发展变化极其复杂和迅速,特殊情况层出不穷,指挥员应注意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局势,善于识别特殊矛盾,据此变通使用作战原则,使主观指导更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夺取作战的胜利,粟裕是典型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并最终赢得战争的杰出将领。粟裕常说:“勤勤恳恳打仗,战战兢兢做人。”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培训,他接受最早的军事术语可能就是毛泽东著名的“十六宇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从1928年4月上井冈山开始,到参加中央苏区的创建和以后的反“围剿”斗争,并组织抗日先遣队、离开中央红军,粟裕一直跟着毛泽东、朱德转战,他身处红军最基层和战斗第一线,不仅学习战术,而且认真思考战略问题,在实战中学到了毛泽东、朱德军事思想的精髓。

粟裕作为文武兼备、理论与实际兼优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他从军中职位的最低台阶士兵起步,在20多年不停息的战火中,一步步踏入高级领导岗位。每打一仗,他都从理论的高度思考、总结战争实践经验,探讨战争规律,著书立说,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繁荣我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容摘要:

  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太将军衔的十人中,粟裕排名第一,他是唯一一位从普通士兵逐级晋升为总参谋长的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指挥著名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毛泽东称赞他“淮海战役,立下一功”。毛泽东说,他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朱德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他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要多。刘伯承说,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陈毅说了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那么倒底粟裕将军的战略有何独特之处呢?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领略这位军事奇才的奇妙战术吧!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能毫不夸张地说,粟裕的作战指挥艺术,在这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发掘粟裕作战指挥艺术这一丰富的军事宝藏,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人民解放战争,准备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参阅了研究粟裕作战指挥艺术的大量论文和回忆录,并得到了许多老首长和有关专家的指教。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粟裕兵法与韬略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1867308
如需购买下载《粟裕兵法与韬略》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东方出版中心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粟裕兵法与韬略是东方出版中心于2007.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2 ,E892.7 的主题关于 粟裕(1907~1984)-军事-谋略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