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11
定价:30.0
本书共辑录了19篇文章,论述了常见的语法结构或者具体的语言成分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的问题。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代序)
远指词“那”词串在台湾口语中的词汇化与习语化
“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
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
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
汉语的担心一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
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论“要”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
周秦汉语“之”的可及性及相关问题
“VP的好”句式的两个来源——兼谈结构的语法化
汉语表必要的情态词的两条主观化路线
”回头”的词汇化与主观性
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
“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
汉语抽象动词存现句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观化过程
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
论“连”字句的主观化表达功能——兼析几种相关的“反预期”和“解一反预期”格式
汉语限定成分的语用属性
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
后记
不同的语言在主观性的表现上存在差异。这方面目前已有的观察是,主观性表达的程度跟语言的结构类型和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分析性强的语言在主观性的表达上要比综合性强的语言充分;另一方面,语言学家发现,东亚和大陆东南亚地区的语言(如日语、韩语、泰语)在主观性的表达上要比其他区域的语言更为明显。汉语既是分析性语言又属于大陆东南亚语言,而且汉语具有三千余年的历史文献和丰富多样的方言类型,因此就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而言,汉语有着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
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内已有学者开始致力于汉语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尽管这些研究视角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共同的特点是力求从汉语实际出发,通过语言事实的发掘、描写和分析,揭示藏于其中的规律、原则和机制。不过,这些成果大多以论文的形式散见于各种期刊,搜寻不便。有鉴于此,吴福祥编辑了《汉语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这本论文集,旨在总结汉语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汉语的句法、语义研究以及共时、历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