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
1840封面图

1840

端木赐香,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是历史研究者,对于清史有着独到的研究视角。作者通过历史事实,详细对比了鸦片战争全程中英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民情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通过国家文化理念上的差异化比较而得出清朝政府因愚昧落后而挨打的历史结论。作者在书中以反思的写史方法提出了诸多引人深思的历史命题,促使我们能够换个视角去认真仔细地阅读清史、反思过去,从而在精神上实现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作者介绍:

端木赐香,原名李桂枝,网名三糊涂。1968年生人,199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现任教于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研究兴趣:中国近代史与中国传统文化批评。自称平生要务为:拆历史的墙角,探文化的陷阱;还原历史,奉献常识。行文似戏谑,被章立凡先生称作“历史顽主”;文字背后一腔真诚,被鄢烈山先生称作“仁义多情”。著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糊涂读史:明清的帝国偏执与盛世张皇》、《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重读晚清六十年(1851-1911)》、《有味的传统文化课Ⅰ》、《历史不是哈哈镜:真假袁世凯辨别》等。

书籍目录:

前 言 后鸦片战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第一章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乾隆对乔治三世:你到我身边,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威尔士亲王对嘉庆皇上:最后一轮“秋波”大清在广州:防火防盗防洋妇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们在广州的闯关活动西方第一号现代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自由放任主义VS闭关锁国热兵器VS冷兵器东方式的绝对专制VS英国式的君主立宪科学的巨人VS科学的儿童

前 言 后鸦片战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第一章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乾隆对乔治三世:你到我身边,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威尔士亲王对嘉庆皇上:最后一轮“秋波”大清在广州:防火防盗防洋妇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们在广州的闯关活动第二章 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西方第一号现代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自由放任主义VS闭关锁国热兵器VS冷兵器东方式的绝对专制VS英国式的君主立宪科学的巨人VS科学的儿童那边是文艺的春天,这边是文艺的冬天第三章 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鸦片:在大清国土上泛滥成灾禁烟的“红头文件”何其多道光主持的一场禁烟大辩论琦善怎么就成了弛禁派道光与林则徐,君臣之间有关禁烟的一场嘀咕第四章 “天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钦差大臣林则徐驾到英国:义律现身义律与林则徐,谁上了谁的圈套甘结,两大文明的冲突虎门销烟,大清帝国“虚幻的胜利”林维禧事件,东西两大文明的再次冲突第五章 战前热身与战争前奏战前热身道光耍起了二百五林则徐发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一封信林则徐的夷情判断、战争准备虎门销烟后,英国国内所谓的民意战争前奏,英国议会关于是否出兵中国的辩论第六章 稀里糊涂的战争开始了战争开始了,英国鬼子怕林则徐吗送不出去的最后通牒和看不懂的白旗规则定海(舟山)的失陷和林钦差的倒下几家欢乐几家愁英军来到了大沽口,迎接他们的是直隶总督琦善天上掉下坨乌鸦粪:道光命伊里布收定海天朝第三个钦差——钦差大人琦善驾到虎门之战一:败则败矣,但成全了天朝仨英雄琦善和谈:一不小心就成了卖国贼虎门之战二:成全了关天培,一个最悲凉的英雄广州之战:杨芳的尿桶战术、奕山的“汉奸”观和广州府的白旗三元里抗英的故事第七章 冷不丁的,战争就扩大了英国重新洗牌:义律下岗,璞鼎查准备上岗厦门之战:颜伯焘的花岗岩和怡良的祸水引流计第二次定海之战与三总兵之死镇海之战和钦差大臣裕谦之死“归国华侨”璞鼎查的老家宁波沦陷了扬威将军:天朝卓越的书法家、无能的军事家奕经驾到刘韵珂的“十可虑”和伊里布的二次出山乍浦之战:满洲兵的顽强和满洲家属们的节烈吴淞之战:陈化成,每顿饭能吃一百二十个包子的英雄上海“和平沦陷”啦镇江之战:海龄副都统是英雄还是狗熊第八章 战争的结束和战争的果实伊里布、耆英、牛鉴与英夷:瞧不懂的媚眼与照会道光 :一个人的抗战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第九章 鸦片战争余音袅袅鸦片问题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所谓民情和天朝的两大“愤青”琦善的命运波折林则徐死得其时,亦死得其所道光的羞愧和阎崇年的苛责恩格斯的预言和拿破仑的失望

内容摘要:

本书以大历史的宏观视野,辅以微历史的细节描述,站在中英制度、文化、人事的对比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中英那场一个半世纪前的冲突与战争。试图说明,文化冲突会导致战争,而战争考验的是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它跟某个官员的道德与能力无关,而跟体制及文化的合力有关。  第一章要点: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主要讲解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对中国的一系列和平叩关活动,及双方掌门人的价值诉求。试图说明,清政府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体制与文化执拗才是导致战争发生的终极原因。  第二章要点: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工业、农业、商贸、外交等各个角度,对比中英双方的国力。试图说明,文化乃制度之母,战争的胜败,埋藏于文化与体制的深层,而不是传统的什么皇帝昏庸、官场腐败等模式化及简单化言说模式所能概括的。  第三章要点: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大清人民为什么就爱上了鸦片?为何同时期的日本人不爱,英国本土并不禁烟,英国人民咋就不爱这一口呢?还有,针对大清人民的爱好,政府是如何对付的,为什么怎么都对付不了呢?  第四章要点:天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当天朝钦朝林则徐与英国商务监督义律遭遇后,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呢?这些冲突背后隐含了如何的文化隔膜与文化敌意?虎门销烟对大清来讲,是胜利吗?  第五章要点:战前热身与战争前奏,文化冲突在继续,林钦差致英国女王的信,在英国成了笑料;更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英国议会关于是否发兵中国的争论及议院这种体制,对中国人智商与情商上的羞辱延续至今。  第六章要点:稀里糊涂的战争就开始了。清国不懂西方的游戏规则,坚决不接英国的“哀的美敦书”,所以这战争开始得稀里糊涂;清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国家是与它平等的,所以它把战争当作是夷衅;清国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人民与它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夷夏大防、满人执政的大背景下,战争刺激了畸形混乱的民族主义情结,于是,上至琦善大人,下至渔民船户,一不小心都成了汉奸。汉奸成了战场上的主要人文景观,甚至成了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七章要点:冷不丁的,战争就扩大了。悲剧在继续,天朝在继续懵懂。中英双方在智力上的不对等,让这场悲剧增加了诸多闹剧甚至喜剧的成份。  第八章要点:战争的结束和战争的果实。从此中国进入了条约时代。有意思的是,西方人认为,从此与中国平等了。但中国却把这些条约称作不平等条约。   第九章要点:余音袅袅。所谓的余音,是悲剧的延续。对清政府来讲,悲哀的莫过于对这场战争的原因及结果的认识不清;这种认识不清,又埋伏下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因子。这是双重悲剧。挨打后,没有反省,于是第二次挨打……

编辑推荐:

西哲有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类的本质在于功利取舍,无用的废物是难以在文明的浪涛中幸存的。一句话,能够留下来的历史,一定是有用的。  历史的作用在于思古察今。不同的人,从历史卷册中体味到不同的历史感受,各自依据所获的心得书写出世代相继的史书,从而将历史卷册充实得五彩缤纷。为君者,读出了王朝兴衰、君权浮沉;为臣者,读出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为官者,读出了权力是把双刃剑;为商者,读出了金钱不过如此;为民者,读出了富贵如云烟,不过两三代。美学者,读出了历史的卷黄与殷红;文骚客,读出了自诩的风流,红颜的命薄;武将帅,读出了为君者兵强马壮耳。富贵者,读出了皇帝老儿也可拉下马;草根者,读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庸俗者,读出了青楼沉沦;卫道者,读出了三纲伦常。野心家,读出了权谋利禄;道德家,读出了人性光辉。愚者,读出了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智者,读出了粪土当年万户侯,手握繁华终是过眼云烟。  回归本书,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一是,这是在讲述一场战争。二是,这是场因一种名叫相思草、阿芙蓉的草木而引起的战争。三是,这是在讲述东西方两大帝国间的战争。四是,文明的差异,使得大英与大清成为了冤家不碰头。五是,从此中国进入了不平等条约时代。有意思的是,西方人却认为,从此与中国平等了。六是,对大清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没有反省,于是遭受着接二连三的祸害……  对于过往,我们这个民族急需的是反思,而不是躺在光辉历史的脸皮上做着春秋大梦,而是需要能够看清历史的背面,仔细数数背面的阴暗与芜杂。  本书还向我们解开了如下的秘密:(1)原来鸦片战争前,英国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和平叩关动作与价值诉求。试图说明,清政府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体制与文化执拗,才是导致战争发生的终极原因。(2)自诩拥有堂堂五千年儒家文明的大清官民为什么就爱上了鸦片这一口?为何日本人不爱,美国人不爱,英国人也不爱?(3)鸦片战争对于清朝来说,实际是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大清不懂西方的游戏规则,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国家是与它平等的,它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人民与它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于是,在“夷夏大防、满人执政”的背景下,战争刺激了畸形混乱的民族主义情结,于是,上至高官琦善,下至渔民船夫,一不小心都成了汉奸。汉奸成了战场上的主要人文景观,甚至成了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之一。(4)国家落后的根源在于文化与思想的懦弱与愚昧。战争的胜败,埋藏于文化与体制的深层,而不是传统的什么皇帝昏庸、官场腐败等模式化及简单化言说模式所能概括的。据此试图说明,文化冲突会导致战争,而战争考验的是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它跟某个官员的道德与能力无关,而跟体制及文化的合力有关。如果我们的大清天朝再继续懵懂,悲剧仍将继续!  对于本书,我们读后不禁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就是自诩为文明开化的种族是否有天然的权力去剥夺落后者的生存资格?文明者对于落后者的征服是否就是天经地义?对此,恩


  西哲有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类的本质在于功利取舍,无用的废物是难以在文明的浪涛中幸存的。一句话,能够留下来的历史,一定是有用的。  历史的作用在于思古察今。不同的人,从历史卷册中体味到不同的历史感受,各自依据所获的心得书写出世代相继的史书,从而将历史卷册充实得五彩缤纷。为君者,读出了王朝兴衰、君权浮沉;为臣者,读出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为官者,读出了权力是把双刃剑;为商者,读出了金钱不过如此;为民者,读出了富贵如云烟,不过两三代。美学者,读出了历史的卷黄与殷红;文骚客,读出了自诩的风流,红颜的命薄;武将帅,读出了为君者兵强马壮耳。富贵者,读出了皇帝老儿也可拉下马;草根者,读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庸俗者,读出了青楼沉沦;卫道者,读出了三纲伦常。野心家,读出了权谋利禄;道德家,读出了人性光辉。愚者,读出了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智者,读出了粪土当年万户侯,手握繁华终是过眼云烟。  回归本书,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一是,这是在讲述一场战争。二是,这是场因一种名叫相思草、阿芙蓉的草木而引起的战争。三是,这是在讲述东西方两大帝国间的战争。四是,文明的差异,使得大英与大清成为了冤家不碰头。五是,从此中国进入了不平等条约时代。有意思的是,西方人却认为,从此与中国平等了。六是,对大清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没有反省,于是遭受着接二连三的祸害……  对于过往,我们这个民族急需的是反思,而不是躺在光辉历史的脸皮上做着春秋大梦,而是需要能够看清历史的背面,仔细数数背面的阴暗与芜杂。  本书还向我们解开了如下的秘密:(1)原来鸦片战争前,英国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和平叩关动作与价值诉求。试图说明,清政府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体制与文化执拗,才是导致战争发生的终极原因。(2)自诩拥有堂堂五千年儒家文明的大清官民为什么就爱上了鸦片这一口?为何日本人不爱,美国人不爱,英国人也不爱?(3)鸦片战争对于清朝来说,实际是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大清不懂西方的游戏规则,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国家是与它平等的,它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人民与它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于是,在“夷夏大防、满人执政”的背景下,战争刺激了畸形混乱的民族主义情结,于是,上至高官琦善,下至渔民船夫,一不小心都成了汉奸。汉奸成了战场上的主要人文景观,甚至成了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之一。(4)国家落后的根源在于文化与思想的懦弱与愚昧。战争的胜败,埋藏于文化与体制的深层,而不是传统的什么皇帝昏庸、官场腐败等模式化及简单化言说模式所能概括的。据此试图说明,文化冲突会导致战争,而战争考验的是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它跟某个官员的道德与能力无关,而跟体制及文化的合力有关。如果我们的大清天朝再继续懵懂,悲剧仍将继续!  对于本书,我们读后不禁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就是自诩为文明开化的种族是否有天然的权力去剥夺落后者的生存资格?文明者对于落后者的征服是否就是天经地义?对此,恩格斯给出了回答:他们(英国人)以文明人的身份在干着野蛮人的事。  话虽如此,历史走到了今天,英国外相巴麦尊的话依然是那样清晰、刺耳:对付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揍他一顿,然后再作解释!对中国这样的半开化政府,需要每隔八年或十年就狠狠地揍一顿!  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但是至今没给出个“为什么要狠揍中国”的理由。他不解释,我们中国人倒是一直在解释,正如作者所说:从鸦片战争开始起,一直解释到现在。但各种解释是否找到了真正的病源?是否照亮了未来的路?更关键的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心智走出历史的泥泞,避免重轁覆辙?  至此,我们坚信:端木老师的文字如同她的容貌一般,是美的;字里行间充满的依然是如美人般的忧与善。  西方雄狮拿破仑曾说:你们说可以用舰队来吓唬中国人,强迫中国官员遵守欧洲的礼节?真是疯了!如果你们想刺激一个具有两亿人口的民族拿起武器,你们真是考虑不周。  而来者却正告他:大清是个泥做(纸糊)的巨人,不堪一击。  对此,雄狮说了一句令今天中国人无比亢奋的话:中国是东方沉睡的雄狮,当他醒来时世界将为之震撼。  然而问题是,这头狮子昏睡不醒。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谈一谈端木赐香老师的写史心态。如同思想的刀客鲁迅先生,她以一种客观的历史视角展示了真实的历史面目。虽然这种写法如同揭露阿Q头皮上的脓疮,但是她的心是爱国忧国的,毕竟“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精神如果不加警惕,还会戕害我们这个民族。匕首与投枪,对于国人来说,远比鞭炮、颂歌要好上一万倍!  西哲曾云,真正实现拿破仑的醒狮预言的,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  那么,为什么挨打的是师傅,觉醒的却是徒弟呢?是打得不够狠,还是大清国早已没了痛感?对此,还是让我们以书中端木老师的话作为结语吧!  理性梳理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安慰!  清醒面对过去,是对未来最好的交待!  堂堂中华还打算让拿破仑失望多久,等上多久呢?本书编辑陈立旭 晋璧东

显示全部信息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1840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5402765
如需购买下载《1840》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当代中国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1840是当代中国出版社于2013.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53.07 的主题关于 鸦片战争(1840~1842)-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