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6.0
本书对金庸经典著作《笑傲江湖》中的经典人物与经典场景进行了心理学分析。
自序
绪论
居安思危
受辱
小尼姑,大淫贼
田伯光的好汉气概
人以群分
令狐冲失恋
打不过也不跑
没有固定的招
强迫思维
选择风流
君子多疑
杀人名医
血液象征
注血无效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
绝路
玩物
天生的王者
地牢里
死亡恐惧
阴影
蒙冤主题
冒充
恒山掌门之死
心理战
就是不入
报应
小人专权
绣花针
窝里斗
两次弹剑
理智化
失明
辟邪剑谱
一家三口
岳不群揽权
嗅觉
幸好会死
总结
后记
前言
人有时候很奇怪,了解一个人不用了解他的全部,只需凭借只言片语,凭借简单的行为动作,甚至凭长相,也能判断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尤其是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师,他们一定会高度赞同,因为他们经过长期复杂的训练,特别善于从别人的外貌长相、简单的话语、简单的动作,甚至简单的一个眼神,来把握对方的内心。这种把握往往非常可靠,因为咨询师所把握的不是对方的语言本身,也不是动作本身,更不是外貌本身,而把握的是这些东西背后的情感动机。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等都可以骗人,但语言动作背后的情感动机是骗不了人的。比如一个人站在台上,面红耳赤,声音发颤,两条腿不停地乱动,拿着演讲稿的双手也在不自觉地颤抖,但是嘴上告诉你:“我不紧张!真的,我一点都不紧张!……”这种话,你多半不愿意相信。咨询师在这种情况下,宁肯持保留意见,采取怀疑的态度,不轻易相信对方的话语。
念高中的时候,经常留意到一些意见,是关于对金庸先生的评价。国内的一个挺有名的文学奖项,忘了叫什么名字,金庸先生连年被提名,大众支持率极高,但就是每年都过不了专家这关,连年被专家拒之门外。我很为他们负责任的评审态度所感动,当时也特别赞同专家的做法,觉得“金庸”这么庸俗的作品,怎么能进文学这种严肃的圈子?说这种话的时候,我因为文学两个字的高尚和神圣而感到有些自豪,有一句潜台词:“那些喜欢金庸作品的庸俗的大众,你们懂什么文学?”潜台词说得再明白一点:“我本人其实是懂文学的。”
非常幸运,我后来学了心理学,而且不是国内的主流心理学,是心理咨询。要做心理咨询,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健康度,也就是自己要不断接受咨询,参加自我成长小组。精神分析的小组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这里所有人的缺点都被暴露无遗。每个人的眼光都特别凌厉,而且小组里的人都比较真诚,他会诚实地说出你的问题和缺点,尽管这往往让人挺难堪。一个人要承认和面对自己的脆弱,需要很大的勇气,并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有问题,这一点首先就会让人挺难受。
当有人指出,我那个自以为是的人格非常招人讨厌时,我起初不愿意承认。第一反应是:“你懂什么?头脑里很乱,我怎么可能自以为是?我这么实在的人?”经过长期的成长,小组的好处体现出来了,因为群众的眼睛往往是雪亮的。如果小组里十个人,就一个人咬定你,说你自以为是,那多半是他自己的问题。如果十个里有九个都这么说,你就不得不有所反省,可能这十个人都有毛病,但出现这种可能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几乎小到零;因为小组里都是些很厉害的人物,更何况这种小问题,跟正常的心理咨询相比,非常简单,还不至于一下子同时难倒十个咨询师。
当我能沉下来体会,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要处理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不知道自己有问题,这个问题就会一直伴随我。其实问题很简单,我这个招人讨厌的人格侧面,自以为是不是它最大的特点,它最大的特点是理智。自以为是地说“你懂什么”,那只是受到伤害的时候,我防御的一个方式而已。“你不懂”暗含的意思是,我没有你说的问题。当这样想的时候,可以寻得一点自我安慰。别人指出的时候,我为什么会受伤害?正是因为我内心深处确实有这个问题,只不过由于无意识的防御,当时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理智的人很容易招人讨厌,但他自己并不知道。理智的人特别善于讲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而且不带情感色彩。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情感动机隐藏在背后,而说一些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会让人很难受。
把自己的问题处理了,自己的健康度有所提高,回头再去看别人的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过去看不见的问题,现在变得异常清晰。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其实就是这么个过程,不断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越健康,越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自己从来不参与体会,不处理自己的问题。却想成为咨询师,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的,我们从来不承认这种人可以做咨询师,第一,没有体验过的人不可能真正理解。第二,自己不健康的人没法给别人做咨询,你有多健康,你就最多只能把对方带到相应的健康度;你的问题比来访者还严重,想给对方带来健康是不可能的。
回到刚才的话题,理智的人招人讨厌但是自己不知道,有一些体会之后,现在回头去看,我能更清晰地理解,为什么那些专家会一再地把金庸拒之门外,而丝毫不能接受读者的意见。那些专家拒绝金庸一定会有他们的理由,而且乍看会非常有道理,甚至让你感到无法反驳。仔细体会专家的话就会发现,他们说话多半不带感觉,他们的情感动机是被深藏的。这就是他们的心理问题所在。但我这样说,决不是要让专家都感情用事,让评审失去客观标准,这恰恰是笔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要表达的是,针对那些过于理智的人,应该适当调动自己的感觉,合理调动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堂而皇之地用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回避情感,完全不带人的感情色彩,这样的标准未必就是客观的。我相信在那些排斥金庸的人中,背地里抱着金庸的书狂啃的,大有人在,至少笔者当时就是一个。
在没学心理学的时候,读到岳不群前面部分的表现,以为他是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是现在读到同样的故事,我更愿意持保留意见,熟悉荣格心理学的人不难理解,一个人表现得过于理智,经常说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而不带感情色彩,这种表现是很不正常的。岳不群这个人,一看就知道他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他后来的表现完全印证了这一点。所以,心理分析的咨询师从有限的外在表现来把握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是没有道理的。岳不群的表现.跟心理学理论假设的高度一致,可能出于巧合,也可能出于一些别的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这都是出于对人性的洞察。
后记
感谢朱建军老师,在连续三个月只有两天空闲的情况下,还不断给予精心的指导。他总是我书稿的第一读者,直到所有的稿件结束以后.依然要被联系出版社之类的琐事烦扰。
感谢蔡晨瑞老师,意象对话丛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他的主意。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所有沟通,都是他个人完成的。为了跟出版社协调修改,他是我书稿的第二位读者。他广博的心理测验方法,使我有机会在不断的尝试中练习和总结。
感谢燕程、吴勤、明华,每周末带领督导小组做体验,既是自我成长的关键,也是经验总结的基础。
感谢02级所有的兄弟姐妹,分开才发现你们的支持和帮助太重要,相互之间的情感太过难得,聚餐的时候全场大哭,好感人,实在珍贵。
感谢我的女朋友,亲爱的歌歌,每天都在为我的事情操心……
本书对《笑傲江湖》的人物,逐一作心理分析。令狐冲是主人公,全书就是令狐冲心灵成长的一个剧本,剧里出现的每个人物,都是令狐冲的子人格,是他的一部分。而看待每个子人格的时候,又会发现子人格本身也往往不止一个侧面,子人格的成长,也是不同侧面的成长。这时候又可以把子人格当成中心人物,子人格的不同侧面,又再当子人格来处理。 本书为《意象对话心理学丛书》之一,什么样的人造就了什么样的事,而什么样的心又注定了什么样的人,人与心,人与事,心与事本书用意象对话心理学方法来分析金庸小说的人物和故事,以其独特又新鲜的视角帮你解读《笑傲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正与邪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12030742 《正与邪》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合肥 | 出版单位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正与邪是安徽人民出版社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42 的主题关于 侠义小说-文学研究-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