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年代:2006
定价:17.0
本书以电影作者和作者电影为线索,介绍世界各地的电影大师及其作品。
"个人风格和世界意义
当天使还在人间――去世的电影作者
女性的方法
作者电影往哪里走
主要参考文献电影原本是世俗的游戏。类似西洋景。它诞生在巴黎地下咖啡馆里,需要用一块硬币去兑换一次影像娱乐。很长时间内,艺术家不去看,因为它不是艺术。一百多年过后,电影成为大众性的娱乐,成为全球性的产业,同时它也成为了艺术,拥有了经典,也成为了艺术家和学问家追求甚至膜拜的精神领域。无人再怀疑:电影是不是艺术?电影从纯粹的市民娱乐,到艺术与商业兼顾的经典产业,期间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探索和且喜且悲的经历。王方的《电影作者和作者电影》从独特的角度拉开了电影探索与思考的帷幕,让我们阅读到了一批闪烁在历史时空的电影作者或辉煌或寂寞的身影,阅读到一批具有经典意味、影响也许并不广泛却是无比深远的作者电影。王方的叙述视角是有选择的。她选择了电影作者和作者电影这两个概念,作为本书阐释的关键词。也许对于普通的观众而言,这具有“顶针”修辞效果的概念是陌生的,但是,它们对于整个世界电影史确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或许就是解码电影为何能在汹涌的百年商业潮流中保持艺术禀性之钥。“电影作者”,是面理论旗帜,从高举它的那一刻开始,就坚持认为电影不是简单的娱乐玩具,不能盲从民众平庸的趣味。它应该是对于人性对于世界的个人的独立的影像表达。“电影导演是用胶片写作的思想家”,这是电影作者最好的形象标语。“作者电影”是对“电影作者”的一次坚韧实践,或者说是实践后呈现的成果。王方用这两个关键词作为叙述的枢纽,纲举目张地构筑起全书的思想流脉,让我们看到了谁支撑起世界电影的艺术脊梁?谁在坚持着可贵但时常寂寞的艺术理想?不让电影向商业庸俗轻易投降!不让电影向观众平庸轻易妥协!电影作者和作者电影就是这样展现出其思想与性格,有如浪涛冲击下的嶙峋礁石。王方的阐释价值是双重的:一是给予我们以理性的思考和这些思考的最初成果。二是给予我们具有描述性的生动个案和具有感染力的感性表述。本书尽情思想着。思想是它的追求。这种思想不是高深莫测的理性体系,而是思想的灵动与跳跃,有时是思想火花的一闪一闪,但是散点成线,就构成全书的思想航标。比如,关于作者电影的个人风格,王方是这样概述的:这些十分个人化的影片,总是提出问题一向作者自己提问,也向观众提问,可是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无法回答的,只会引入更复杂,更矛盾的问题来。事实上,这也是电影作者们的乐趣所在。这个概述是精到的。电影作者与作者电影,他们共同的思想逻辑与艺术表达,从来不相信人性与人生是有标准答案的。所以他们只是顽强地向人性隧道深处开掘着,不想给人们种种貌似真理的谬误。其实,个人的人性常常蕴涵着人类的人性。个人就是世界。本书尽情描述着。王方愿意思想,但是不愿冥思苦想。她常常把理性思想的成果给予形象的命名后,就转到自己所喜欢的感性描述中去了。理性是收敛式的概括,需要性情的严肃和严谨。描述是挥洒性的抒写,可以让思想与个性飞且翔着。王方喜欢自由思想着与思想着并自由表述。这就形成了本书的写作风格或个性。她几乎把所有的兴趣放在“个人”和“个案”上面,不刻意把个别概括成一般,把个人概括成群体,把感性概括成理性。描述是片段式,用近可能的节俭笔墨描述每个导演的艺术个性与生活细节;描述是有意义的,在描述背后,她总是捎带出他们或她们的种种追求和这种种追求给予人们的启迪。描述是富有情感的。你可以感受到作者是熟悉和喜爱着笔下的这些导演与影片的,并在字里行间表现出真诚敬意。对于那些探索者,无论是屡战屡胜或屡败屡战的,人们都应该保持这般敬意。随意甚至信口开河地评价艺术的成败和成败的艺术家,已经成为时下的时尚,成为批评者保持居高临下虚拟优越的扭曲心理。可以说,这是一本有意味的书。它把大量在“作者电影”群落中活跃的导演和他们的代表作,以及由此蕴涵的精神价值,逐一亮相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逐一检阅,构成了了解并理解他们或她们的思想与艺术的地图。同时,它也保存着作者自身丰富的思想见解与生动的个性书写。好的写作,应该成为作者思想与个性的亮相。这就成为本书的亮点,也成为好看好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