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0.0
本书为华中学术的第六辑,分十二个栏目,共收录了36篇文章,涉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出土简帛文献、中国古代文论、城市文明与文学嬗变、鲁迅研究、文学地理学批评、解释学与词汇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其中有不少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学缘漫忆(主持人:张三夕)
五湖四海结学缘
学缘与师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专辑】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主持人:孙文宪)
论“主旋律”文艺的文化领导权策略
“问题域”视野中的“艺术生产理论”
——兼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构建
意识形态建构性中的“审美”范畴与中国当代“文学”形象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专辑】
出土简帛文献中的古代中国哲学资料辑校与研究(主持人:高华平)
出土文献与易学研究
出土《诗经》学文献及其与《诗经》学基本问题研究
近四十年出土的道家简帛文献研究回顾及前瞻
简帛《春秋》学研究述评
中国古代文论(主持人:韩军)
“心史纵横”:龚自珍诗论之双重形态辨析
论佛学影响六朝文学的三个维度
曹丕《典论论文》之理论贡献及其互文性探究
城市文明与文学嬗变(主持人:戴建业)
汉赋与汉画像石中的歌舞百戏
——汉代城市娱乐生活的一面
浅析南宋都市的世纪末情绪
《陶庵梦忆》中的江南城市生活
鲁迅研究(主持人:许祖华)
开拓鲁迅研究新领域的宝贵尝试
——《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读后
郭沫若与鲁迅的戏剧观之比较
另类聚焦的审美价值
——鲁迅《死后》与爱伦坡《失去呼吸》叙述模式的比较
论鲁迅小说中的疾病隐喻与民族痼疾的书写
论鲁迅作品中的“非孝”意识
鲁迅杂文所表现的刚烈与浙东民间文化
文学地理学批评(主持人:邹建军)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文学地理学及其实践意义
——以《海上夫人》为个案
文学地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对文学地理学的建构
人与自然的对话:文学地理学批评存在的前提
新闻与传播(主持人:孟君)
麦克卢汉研究的三次热潮和三次飞跃
关于我国网络文化价值体系的实证研究
“五四”新文化公共空间:理论探讨及其创立
语法学与语言应用研究(主持人:刘云)
论“如果”的非充分条件用法
“万一”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汉语词表建设概述
解释学与词汇学(主持人:王洪涌)
公孙龙正名理论发微
朱熹类推解经法述论
两汉时期商贾类词的词汇一语义系统分析
先秦年龄词汇的认知文化考察
访谈与译文(主持人:林岩)
思想史视野中的唐宋转型
——与包弼德教授的对话
寻求共同基础:女真统治下的汉族土人(之一)
附录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上半年博士论文名录
《华中学术》来稿注意事项
“后人研究与利用《春秋》甚至《左传》而形成《春秋》学,历代政府与学人都十分重视对先秦《春秋》学的研究和传承。20世纪后半叶至今,简帛文献的大量出土,使得先秦《春秋》学研究继简帛《春秋》学的兴起而再次走向高峰。围绕这些新出文献,大量的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简帛学专家和学人从多角度展开讨论,汇集在相关网站、期刊和论文集上的研究论文成百上千篇,而相关研究专著也开始涌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任何新出土文献的研究都需要在热闹过后更细致、系统的探讨。从这个角度看,认真反思、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经验和缺憾,深入研究的契机才会到来。”这是来自张三夕主编的《华中学术(第6辑)》中“简帛《春秋》学研究述评”这篇文章的节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