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我国古代典籍流传至今的,可渭汗牛充栋,但因为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抄写,刊刻等原因,有许多书出现了各种错误需要校勘。本书即是对校勘的理论,校勘的各种方法,校勘的作用等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对从事古籍整理的作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前言
第一章古书讹误情况
一形似而误
二音同而误
三两字合为一字而误
四一字分为两字而误
五涉上而误
六涉下而误
七羼入而误
八倒文而误
九重字而误
十脱文而误
第二章如何发现问题
一校版本
二谨识字
三知文义
四谙故实
五审制度
六察义例
七辨讳名
第三章校勘方法
一对校法
二本校法
三他校法
四理校法
第四章校勘记
一校勘记的类型
二校勘记在书中的位置及出校方式
三书写校勘记的要求
第五章校勘注意事项
一须备众本并注意对版本深入了解
二须注意体例之订定
三须注意参校资料之搜求
四不拘一格,相互参证
五不能依据错误之版本改书或妄引作据轻下结论
六不可逞臆妄改
七不可误校,亦应避免失校
第六章错误标点释例
一不明训诂而误
二不知语法而误
三不辨文义而误
四不谙典章制度而误
五未查史实而误
六未审地理而误
七未知专名而误
附记
校勘,亦称校雠。文选左思魏都赋;“雠校篆籀,章篇毕睹”。李善注引风俗通;“按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个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本书主要是根据作者多年的经验积累,从实践的角度,对校勘的理论,古书中存在的讹误,如何发现问题,校勘中要注意的问题,校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校勘记的撰写等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对从事古籍的校勘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很适合于教学使用。 校勘,亦称校雠。主要是对传统的古籍的不同版本,及书中存在的讹误、舛伪、错衍等进行订正。 本书主要是根据作者多年的经验积累,从实践的角度,对校勘的理论,古书中存在的讹误,如何发现问题,校勘中要注意的问题,校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校勘记的撰写等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对从事古籍的校勘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很适合于教学使用。【作者简介】 林艾园,福建闽侯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离休干部,知名古籍整理研究专家。1939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计处、川康区货物税局科员、科长、专员等职。1946年后,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科长、驻香港贸易处组长。1949年9月,新中国诞生前夕,林先生作为护产委员会七常委之一,参与筹划和领导资源委员会员工的起义护产活动。起义集体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致电鼓励和嘉奖。回大陆后,先后任教于上海外贸业余大学、上海外贸学院,1962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1年,参与二十四史《新唐书》、《新五代史》校点。以后又先后参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王文公文集》、《容斋随笔》等十余部古籍的校点整理。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应用校勘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1716137 《应用校勘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