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本书通过对主要“三农”制度不同阶段的变迁剖析,研究“三农”制度变迁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政府作为制度最大的供给者,在提供“三农”制度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会考虑社会效益和社会稳定。我国“三农”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如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所讲的那样,一方面,政府是关键的;另一方面,政府的这种关键作用又始终陷入积极和消极的两种作用对立之中。论文围绕这一线索,对我国“三农”制度变迁(1949~2007)中的政府作用分七章展开研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第二节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本书结构
第四节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三农”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理论分析
第一节制度及制度变迁
第二节政府与制度变迁
第三节“三农”制度体系
第三章建国初期的“三农”制度变革(1949-1957年)
第一节土地改革:强制性制度变迁及其经济社会效应
第二节农业合作组织制度创新
第三节“宽松”的户籍制度安排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第四节中央制定的其他农业发展政策
第五节政府、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力的初步发展
第四章人民公社时期的强制性“三农”制度变迁(1958-1978年)
第一节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制度
第二节强制推行农业剩余转移制度:统购统销与价格“剪刀差”
第三节强制推行二元户籍制度
第四节农村的“暗税”制度
第五节特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集体”供给
第六节政府、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曲折缓慢运行
第五章改革初期的“三农”制度创新与农业“奇迹”(1979-1984年)
第一节家庭承包制的确立:国家与农民的“同意一致性”
第二节统购统销制度的初步改革及其制度分析
第三节改革初期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第四节政府、制度变迁与农业“奇迹”
第六章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安排:“三农”问题凸现(1985-2002年)
第一节第二轮土地制度变迁
第二节分权化财政体制改革与农民负担演变
第三节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及其制度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及其影响
第五节二元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六节政府、制度变迁与“三农”问题凸现
第七章新时期政府的“三农”政策选择与创新(2003-2007年)
第一节政府的“三农”政策转变
第二节“三农”问题现状及其制度分析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焦点和难点。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新时期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三农”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和稳固、有保障的支持系统。因此,在破解“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制度变革和创新就成为首要任务。 本书通过对“三农”制度不同阶段的变迁剖析,研究“三农”制度变迁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作者简介】 彭新万,男,汉族,1969年生,2008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市场经济理论、农村经济发展、制度经济等研究,先后在《当代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我国“三农”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蛟桥经济文库 | ||
9787509515426 《我国“三农”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00 | 印数 | 1000 |
我国“三农”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32 ,D422.64 的主题关于 农业经济-研究-中国-1949~2007 ,农村经济-研究-中国-1949~2007 ,农民-问题-研究-中国-1949~2007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