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人与机器共同进化封面图

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李婷, 主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5.0

书籍简介:

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那人类具备不坏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本期创刊号将目光定焦在“人与机器”这个超热点领域。在我们一厢情愿地猜测机器将在不远的将来赶超自己而惶惶不可终日时,人类其实还有一个机会——变得更像机器。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人类创造机器的初衷难道不就是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那人类具备不坏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八篇专题文章将解析在共同进化的漫长道路上,人与机器如何成为对方的投射,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永恒话题——伦理与道德的困境。在专栏文章中,“工具”独具匠心。它分为三个小部分:阐述人与工具的联系、具体工具的展示,以及使用工具制作,旨在凸显科技时代人和工具的新关系。“未来”则是由恒金基金会独家授权的SALT演讲,来自历史学家与未来学家的一次机锋。“遗产”将讲述《全球概览》近半个世纪前不可思议的出版故事,重现一次反主流文化之旅。

作者介绍:

帕拉格·卡纳,伦敦经济学院博士,政治经济学家。卡纳被《君子》(Esquire)杂志评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75人”之一。他同时也是TED演讲人。   雷·库兹韦尔,发明家、企业家、未来学家。2012年底,他加入Google担任工程总监。   比尔·乔伊,计算机科学家。太阳微系统公司联合创始人。乔伊被《财富》杂志誉为“网络时代的爱迪生”。   尼克·博斯特罗姆,瑞典哲学家,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主任。他被《外交政策》评为“全球100位思想家”之一。他同时也是TED演讲人。   迈克尔·德图佐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主任。?他领导下的麻省理工计算机实验室产生了许多使令世人震惊的创新,例如电子表格、加密技术、XWindow系统等。   大卫·西格尔,《纽约时报》资深科技和商业记者。2013年,《纽约时报》凭借对苹果等公司的十篇系列报道获得普利策深度报道奖,西格尔是获奖团队中的一员。   弗诺·文奇,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数学教授,计算机科学家。科幻小说大师,五捧雨果奖。文奇同时也是近年科技界著名理论“技术奇点”的提出者。   斯图尔特·布兰德,《全球概览》创始人、出版人,同时创立和联合发起了一系列组织,包括全球商业网络(GlobalBusinessNetwork)和恒今基金会(LongNowFoundation)。。   尼尔·格申菲尔德,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比特与原子实验室主任。他在2004年被《科学美国人》评为“美国50位最优秀的科学家”。   大卫·布林,美国科学家、硬科幻大师,NASA顾问。揽获科幻小说最高荣誉——星云、雨果、轨迹三奖。

书籍目录:

专题: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The Co-evolution of Human and Machine

1.混合现实

未来既不是“生物时代”,也不是“纳米时代”或“神经元时代”,而是所有这些时代的混合体。

2.最有人味的人

“图灵测试的人类卧底没法变得更聪明,计算机却可以。”真的吗?

3.未完成的赛博格

赛博格,有机体与机械部件的混合生物,能获永生。

4.弗诺·文奇:什么是技术奇点

超人类智能会在未来三十年内诞生。奇点降临。

5.我想成为后人类

计算机技术、生物基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挑战“人类”这一概念的极限。

6.致大自然母亲的一封信

我们决定,是时候修改人类的个体特质了。

7.比尔·乔伊:为什么未来不需要我们

人类拥有的最强大的三种技术:机器人技术、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正在使我们自己成为濒危物种。

8.只有理性是不够的

人们在考察技术的影响时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惊奇和敬畏——认识到技术的强大能力;随后是恐惧——技术将会带来的危胁;终极目标则是发挥技术的潜能,并使其危胁可控。

遗产 Legacy

1.《全球概览》:嬉皮士生存指南

斯图尔特·布兰德和一本改变世界的书。

2.“全球”效应 六人谈

凯文·凯利:《全球概览》不仅赋予了你创造自己生活的权限,更赋予了你一系列推论和工具来实现这一点。

3.如何制作《全球概览》

创始人送给读者的最后一份工具:如何搜集、筛选、编辑一本《全球概览》。

前沿 Frontier

比特与原子:制造你想要的一切

数字化制造远不止3D打印,它是一套不断发展的功能组件,将数据转换成实物,将实物转换成数据。一旦实现这个愿景,我们将无所不造。

未来 SALT

人类的进步:一场历史学家与未来学家的辩论

过去一万年与未来一万年有种诡异的不对称性,过去和未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

工具 Tools

1.iPhone和布列松的手巾

在这孤独星球上,科技似乎找到了一种方法代替宗教来宽慰我们的寂寞之心。

2.可穿戴式设备:数字人的进击

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永远想要了解我们的自身的好奇心,以及无限延伸我们视野的想象力。

3.如何制作一款字体

字体就在那里,我们不会问它们从哪里来。当听到有人是“字体设计师”时我们会大吃一惊:“他们居然还存在?我还以为字体设计师早消失了呢!”

写作 Writings

荣耀之石

星云、雨果、轨迹三奖获得者,美国硬科幻大师大卫·布林挑战“后奇点时代”场景设定的首部作品。

缓读 Cookies

1.观鸟记

在这世界上,总有一群不合群的家伙:技术宅之前,是书呆子。那么,书呆子之前呢?观鸟爱好者。

2.当你的生活中只能保留100件物品

对于淡泊无物的追求其实如同对于穷奢极欲的追求一样并不鲜见。

3.恩格尔巴特的左手

回顾一下“老技术”,我们常会发现一些奇怪的发明。而如果仔细看看这些技术的背景,就可能了解这些发明背后的不凡。

内容摘要:

《1024》是国内第一本专注于科技文化的mook。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创刊号)(全彩)》将目光定焦在“人与机器”这个超热点领域。
  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
  那人类具备不朽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在我们一厢情愿地猜测机器将在不远的将来赶超自己而惶惶不可终日时,人类其实还有一个机会——变得更像机器。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人类创造机器的初衷难道不就是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那人类具备不坏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八篇专题文章将解析在共同进化的漫长道路上,人与机器如何成为对方的投射,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永恒话题——伦理与道德的困境。
  在专栏文章中,“工具”独具匠心。它分为三个小部分:阐述人与工具的联系、具体工具的展示,以及使用工具制作,旨在凸显科技时代人和工具的新关系。“未来”则是由恒金基金会独家授权的SALT演讲,来自历史学家与未来学家的一次机锋。“遗产”将讲述《全球概览》近半个世纪前不可思议的出版故事,重现一次反主流文化之旅。
  本期的收尾之作献给不久前去世的恩格尔巴特。感谢他留下的不朽遗产。愿他安息。

编辑推荐:

《1024》是“Mook”,“Mook”是一个英日混血的组合单词,即将杂志(Magazine)和书籍(Book)合在一起,成为独具魅力的“杂志书”。
  形式上,它通过长文或是长文集合来传递信息,更快速的聚合来提高时效性,更丰富的观点来增加多元性。内容上,以“技术作为一种文化”为核心导向,深入广博地探讨技术是如何变革社会生活,并重塑文化土壤的。当然,我们并不总是在谈论“技术”本身。那些与geek有关的“热爱”和“癖好”,也都将在此开放分享。换句话说,我们试图以一种新的阅读形式,为一类有共同兴趣的人,量身定做一种阅读体验。另外,《1024》将定期出版。
  《1024》探索“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类未来的影响,致力于将全世界优秀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并使之本土化。
  首期《1024》将目光聚焦于人和机器的未来,探讨两者间的共同进化关系。作者包括雷·库兹韦尔、比尔·乔伊、迈克尔·德图佐斯、弗诺·文奇、大卫·布林、尼克·博斯特罗姆等数十位在互联网、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哲学等领域的思考者和实践者。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人与机器共同进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1024
9787121220371
如需购买下载《人与机器共同进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人与机器共同进化是电子工业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18 的主题关于 人工智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