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60.0
本书首先介绍了国际安全研究的定义,分析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国际关系研究演变发展的驱动力。随后对冷战与战略研究和威慑的关系、冷战对国际安全的挑战、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研究、安全的扩大与深化、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阐述。
导论第一章 国际安全研究的界定 第一节 构成国际安全研究的四类问题 第二节 安全及与之关联的概念 第三节 国际安全研究的学科边界 第四节 西方中心主义的困境第二章 国际安全研究的核心问题:国家、政治与认识论 第一节 从中世纪到主权国家 第二节 法国革命和国内凝聚力 第三节 国际安全研究中的政治概念 第四节 认识论和安全争论 第五节 安全概念图谱第三章 国际安全研究演化的驱动力 第一节 后库恩主义科学社会学 第二节 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第三节 驱动力框架的理论构态 第四节 作为总体分析类型的五种驱动力第四章 战略研究、威慑和冷战 第一节 大国政治:冷战和两极 第二节 技术驱动:军事领域的核革命 第三节 时事和“事件”的压力 第四节 学术争论的内在动力 第五节 制度化 结论第五章 冷战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第一节 和平研究与军备控制 第二节 积极和平、一体化和社会凝聚力 第三节 结构暴力、经济与环境 第四节 和平研究争论的内在动力 第五节 从和平到安全:共同安全、女性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六节 制度化 结论第六章 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传统主义者 第一节 元事件的消失:摆脱苏联的威胁 第二节 内部学术争论:国家中心主义和认识论 第三节 大国政治:一种对苏联的替代? 第四节 技术驱动力 第五节 区域安全与非西方事件 第六节 制度化 结论第七章 安全的扩展与深化 第一节 建构主义:规范、认同与叙事风格 第二节 超越(西方)国家 第三节 话语安全:哥本哈根学派和后结构主义 第四节 制度化 结论第八章 回应“9·11”:国家安全的一种回归? 第一节 后“9·11”时代的传统主义国际安全研究 第二节 扩展视角和全球反恐战争 第三节 制度化和全球反恐战争 结论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国际安全研究的进路 第一节 国际安全研究的变革性模塑 第二节 关于驱动力的再认识 第三节 国际安全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对话或阵营? 第四节 国际安全研究的前景展望缩写字表参考文献译后记
巴里·布赞、琳娜·汉森所著的《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一书从两个方面推进了安全研究领域的发展。首先,它全面而又有说服力地描述了国际安全研究历史本身;其次,它以丰富的素材,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国际安全研究的内容和运行机制。作者简介: 巴里·布赞(Barry Buzan),伦敦政治经济学院IDEAS高级研究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荣誉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中国吉林大学外聘荣誉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著有《从国际社会到世界社会?》、《美国与大国政治》、《新安全论》、《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中国重要吗?》、《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等。 琳娜·汉森(Lene Hansen),哥本哈根大学政治科学系国际关系学教授,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著有《欧洲一体化和国家认同:北欧国家的挑战》、《作为实践的安全:话语分析和波斯尼亚战争》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非传统安全与当代世界译丛 | ||
9787308092241 如需购买下载《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杭州 | 出版单位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1.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15.5 的主题关于 国家安全-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