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68.0
《坛经》是佛教禅宗的经典,作者惠能为禅宗创始人。本书用新颖独特的图解方式,运用视觉化的语言,系统、全面地将这部禅宗第一书进行解读。
禅宗六代祖师佛
编者序:中国人的佛教智慧
《坛经》的版本:四种版本的比较
本书内容导航
第1章《坛经》与禅宗:中国化的佛教
1《坛经》: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2《坛经》的立题:佛经的七种立题
3《坛经》的核心主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4禅宗的历史:达摩以来的禅宗
5从《楞伽经》到《坛经》:禅宗经典的演变
6《坛经》与禅宗:《坛经》是禅宗最根本的经典
7佛教的中国化:《坛经》对佛教的改造
8禅宗的寺院:丛林制度
9禅宗对美学的影响:从质实到空明
10禅宗对传统学术的影响:儒释道的合流
11禅宗的公案:矛盾与不可说
第2章关于禅宗:禅宗的核心理论
1佛教的终极追求:涅槃
2禅宗的温槃观:证得本来面目就是涅槃
3禅宗的辩证法:烦恼即菩提
4禅宗的核心概念:自性
5禅宗的戒定慧观:正定三昧
6佛性没有差别:自性般苦
7清净心即是佛心:即心即佛
8众生对外境的认识:十八界
9众生眼中的世界:相
10众生烦恼的根源:我执
11对迷悟者的警醒:禅宗的棒喝
第3章由自身观众生的因果尘缘:六祖慧能的成佛经历
1经名释义:《坛经》的由来和内涵
2慧能设坛计经:重温讲经现场
3《坛经》的开场:净心仪式
4与佛结缘:慧能与《金刚经》
5慧能与弘忍大师:印证开悟
6大乘佛教的根本目的:惟求作佛
7禅宗对人性与佛性的认识:佛性无南北
8修行中的渐悟:时时勤拂拭
9回归本来清净的心性:菩提本非树
10五祖传授衣钵:慧能始为六祖
11六祖在南方的弘法:六祖南行
第4章忏悔与皈依:走进顿悟境界的准备
1生活与修行贯通如一:一行三昧
2虚心圆融的自得状态:一相三昧
3不散不乱的专注状态:禅定
4禅宗的坐禅观:心念不起,自性不动
5自性中具有的佛性:自性三身佛
6禅宗的持戒观:自性五分法身香
7大乘菩萨的精神:四弘誓愿
8忏悔的含义:忏悔前愆,悔其后过
9禅宗的忏悔法:无相忏悔
10进入佛门的开始:皈依自性三宝
第5章识自性即般若:通达无上智慧的必由之路
1觉悟成佛的必经之路:般若大法
2般若的内涵是什么:摩诃般若波罗蜜
3般若法的实践:行般若行
4悟自性般若的必诵经典:《金刚经》
5慧能眼中最上乘的佛法:再论自性般若
6佛法因人而异:法因人置
7佛与众生之别:只在迷悟,不在生死
8回到心灵的深处:观心见性
9引导众生觉悟本性的智者:大善知识
10顿悟法通达的佛境:一心无念
11讲经的一个总结:慧能开示《无相颂》
12慧能为使君答疑:福德不等于功德
第六章但心清净,即是西方:独特的顿悟成佛之道
1念佛能往生西方吗:清净自心即见西方
2对我执的破除:无人我则须弥倒
3不向外求:走自己的成佛之道
4破除对事物的想念:无念为宗
5认识到事物的空性:无相为体
6放弃对事物的执著:无住为本
7凡夫与二乘的执著:八颠倒
8消灭贪嗔痴的妙道:心性内照,三毒即除
9在家也可以成佛:居士的修行
10在家居士的典范:维摩诘
11佛法在世间:慧能再次开示《无相颂》
第7章渐悟与顿悟:六祖对弟子的开示
1南宗与北宗:禅宗的南北分化
2悟道的差别:人性有利钝,修持有渐顿
3顿悟成佛的根本:定慧双运
4启示志诚:戒定慧的安立
5法达开悟:心悟转法华
6打破对文字的执著:不立文字
7智常问道:最上乘佛法的精义
8神会来访:见亦不见的智慧
9对一切法的阐述:三科法门
10相互对待的诸法:三十六对
11答问中的智慧:行中道法
第8章嘱咐:六祖入灭前的弘法
1嘱咐弟子定教:神会对北宗的批评
2对禅宗主旨的再强调:自心是佛
3入灭前的偈子:自性见真佛
4禅宗对生死的看法:性无生灭
5证得无上佛果:六祖入灭
6禅宗佛法的传承:佛祖传统
7从达摩到慧能:一花五叶
8六祖之后的禅宗:无形衣钵
第9章流传:禅宗对后世的影响
1禅与诗:若禅之无言,冥然自在
2王维与苏轼:亦诗亦禅
3意境:禅宗与中国古典美学
4禅与画:禅境风骨
5禅与茶:茶禅一味
6禅与武:禅武同源,禅拳归一
7日本禅:继承与发展
前言
《坛经》是佛教三藏十二部中唯一以“经”闻名于世的中国著作,它是对禅宗六祖慧能禅学精髓的记述。佛教自印度传来东土,禅学也随着传入,但在印度只有禅学而没有禅宗。中国的禅宗传说是菩提达摩祖师创立的,而实际上,禅宗真正的开创者是唐朝时的慧能大师。
由于历史文化上的差异,印度传来的佛教,与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着许多矛盾。例如清净无为的思想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冲突,出家修行与传统孝悌思想的矛盾,使得佛教最初在中国的传播屡屡受挫。于是佛教中国化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法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禅宗是佛教多个宗派中中国化最成功的宗派,《坛经》的出现则标志着佛教彻底的中国化。
在思想上看,《坛经》抛弃了成佛路上的种种外在障碍,认为要想成佛,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修心。“清净心即是佛心”,“但心清净,即是西方”,佛和净土都只是一种心境,不能外求。在《坛经》中,普通人和佛的距离被大大拉近。每个人的自性里都有佛性,在这一点上,凡人与佛是完全平等的。成佛也就是观照自心,发现自己心性中的佛性。
从制度上看,以《坛经》为根本经典的禅宗,远离城市,走向山林,发展出具有宗门特色的丛林制度。在丛林中,僧人们自己耕作,自给自足,摆脱了对外界社会的依赖。同时,禅宗抛弃了传统佛教繁琐的各种佛教礼仪及苛刻的修行方式,将生活与修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使佛教真正在中国农耕社会中扎下了根基。
和释迦牟尼佛一样,慧能大师首先是一位佛教实践家,而不是佛学理论家。所以《坛经》打破了种种概念体系,而特别讲究实际修行。禅宗的修行和其他宗派不一样,它把目光放在了人世间。“运水搬柴,无非妙道”,平常心即是道。一切修行都落实在修心上,至于外在的形式,如打坐、念佛等等都可以不要,唯一要做的是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
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后世的禅师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参禅方式。禅宗的公案虽然是由文字写成,但它的真正意义正在于破除文字。以“德山棒”、“临济喝“为代表的开示法或接引法,一改传统的坐在禅堂里静坐的方式,变得轻松活泼,极尽变化之能事。禅师的一举一动,看似无意为之,其实都含着禅宗的大智慧。
正因为这些创造性的变革,禅宗完美的融合进了中国社会。所以到了唐宋年间,士大夫参禅成为普遍风尚,例如王维和苏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通过士大夫的参与,《坛经》的思想境界渗入到文学艺术之中,革新了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在《坛经》看来,一花一叶,皆是菩提,山林佛教的宗风使人们来到大自然中,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进入无我之境。这种意境突出表现在唐诗和宋元山水画中,这些作品空灵淡远,形成了一种含蓄空蒙的审美境界。禅宗所倡导的虚静空灵之美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宋明时期,禅宗更是与儒道二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中国古代学术的最高峰,即宋明理学。没有深入的理论创建是儒家的一大弱点,禅宗思想的介入,使儒家也找到了一个深深的理论根基。
《坛经》是对慧能大师在韶州大梵寺讲经的记录,以简洁明了的文字阐释了禅宗思想的精髓。虽然文字简单直白,但对于普通人来讲,要想读懂《坛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慧能大师说,在迷惑的时候,就需要“大善知识”的帮助,我们出版《图解坛经》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一个”大善知识”。《坛经》尤其注重破除对文字的执著,“不立文字”是慧能大师的主要思想之一。禅宗的开示法历来轻松活泼,毫无神秘感,在本书中,我们选取以法海的记录为原本所编订的敦煌本《坛经》,又作了进一步发展,用300幅蕴含禅意的手绘图画,近百张图表,富含灵感的公案机锋,再配以简洁清晰的说明文字,为你讲述《坛经》中蕴含的智慧。慧能大师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既然成佛只有自己去寻找,那么就让我们借助《坛经》,在心中找到一方属于自己的清净世界。
编者谨识2007年10月
以现代手法诠释中国人自己的佛经!中国禅宗的奠基之作,毛泽东所认同的劳动人民的佛经,堪称最具亲和力、超越宗教性的智慧书。《坛经》打破一切形式和僵局,直指人心,对顿悟的追求最契合中国人的心理需要。300幅精美手绘插图,近百张图表,全新图解手法,让您轻松体味刹那花开的禅宗境界。 《坛经》是三藏十二部佛教典籍中唯部由中国人讲述的佛经,是六祖慧能大师的思想精髓,同时也是禅宗历代传法、立宗的根本之作。由《坛经》所确立的禅宗思想在中华文明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坛经》对成佛、净土、禅定、持戒等佛教概念作了全新的解释,把佛教真正地融合进中国的文化,并同简洁明了的文字诠释了无上的佛教智慧。 《坛经》认为菩提妙理就在世间,西方净土就在当下,修行没必要躲进远离人间的禅院,也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成佛之路就是回归内心的成佛。读懂《坛经》,学到的不仅仅是其中的佛法,更是扫除心灵迷雾的智慧。 与一般单纯解经的书不同,本书使用图文结合这一独特的方式,带来读图解经的全新阅读体验。为你在禅意盎然的图画和蕴藉丰富的经文之间开启一扇方便之门,让你在轻松愉悦之中读懂禅宗的心印之作,真正体味拈花指月的禅学智慧。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图解坛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1338988 《图解坛经》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西安 | 出版单位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图解坛经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6.5-64 的主题关于 禅宗-佛经-中国-唐代 ,坛经-图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