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3.0
本书作者记述了大半个世纪从卫生员、护士、医学生、医生到县高级卫生学校校长的经历。每章按临床实践、科学探索和学校管理分述作者在陕南山区的成功或遗憾,较好地反映当时当地的卫生医疗情况和乡村医生的心路历程。
第一章初次进北京
钱部长接见
参观中南海
第二章蹉跎岁月
穷则思变
“书迷”
学医的初衷
创建卫生所
组建卫生工作者协会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假离婚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检讨贩子”
周总理号召上大学
三十年的入党考验
职称晋升“一刀切”
永远跟党走
第三章实践出真知
走廊展览
科学调查在陕北
能者为师
遭遇歇斯底里
一穷二白的县医院
血的教训
试做小剖宫
鉴定天花与水痘
保健大夫
李家沟的“名医”
医生的心病家的情
深夜“盗”墓
县长吃野菜医生吃鸡肉
“甩手子”
开棺验尸
杨木匠行凶杀人
给病人掏大便
清明寨下在呻吟
第四章科学的春天
一根针一把草
发掘祖国医学遗产
防治妇女病
初探子宫颈癌
“共产主义大协作”
四同学欢聚科学大会
披红戴花
处处留心皆学问
服务国策开展科研
开展学术活动
爱的奉献
痴聋盲哑畸的调查
春催桃李教书育人
最难讲的一课
凤凰ZDZ之路
第五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呼唤白求恩精神
“招了女婿跑了儿子”
组建新型合作医疗
完善基层卫生机构
前言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白求恩精神,是老一代医务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也是历代中医济世活人的医德、医风。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现代医务工作者继承和发扬。
遗憾的是在当前“天价药费”、“眼球事件”遗弃病人于荒郊野外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让人感到痛心!看病难,看病贵,似乎成为痼疾,成为癌症。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严重关切。老百姓呼唤白求恩精神,期盼重振治病救人,待病人如亲人的医德、医风,渴望医疗卫生改革能够早日实现,给群众带来福音。
另外,全国老、少、边、穷地区缺医少药状况还相当严重,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和充实完善基层卫生机构的任务也相当艰巨,这些都是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人才来完成。可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常常游离于各地人才招聘市场,还在观望等待,无法就业,这一现象已经成为社会的难题,家庭的难题,也是现代大学生的难题。一边急需人才,一边游离在外,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呀!
我是西安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五年制大学生,于1961年毕业,被分配到秦巴山区的汉阴县。我的成长是党的教育和培养,是人民群众爱护和支持的结果。我通过40多年来的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党的恩情,反哺山区人民的养育之恩。同时说明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也是现代大学生大有作为的舞台。祖国需要你们,人民需要你们,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你们。我相信你们必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同学们,祝你们充分施展才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创造出丰硕成果!
我写这本书,希望能为医疗卫生工作改革的系统工程,发挥一点余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九三学社主席韩启德同志对本书的重视和支持,并给予题词,本人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对我帮助和关心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
2007年1月20日
本书作者作为一名山区农村普通医护人员,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通过40多年来的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党的恩情,反哺山区人民的养育之恩。本著作就是其讲述自己40多年来的成长故事和在山区农村参加临床医疗所经历的种种真实经历。 我是西安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五年制大学生,于1961年毕业,被分配到秦巴山区的汉阴县。我的成长是党的教育和培养,是人民群众爱护和支持的结果。我通过40多年来的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党的恩情,反哺山区人民的养育之恩。同时说明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也是现代大学生大有作为的舞台。祖国需要你们,人民需要你们,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你们。我相信你们必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同学们,祝你们充分施展才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创造出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