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9.0
“衍生”联网技术是进程间通信(IPC)结果,用不同操作作用域和范围重复的分布式IPC模型,移动性是动态多链路,单播是多播的子集,但多播退化为单播来促进移动性。
第1章 网络体系结构基础 1.1 导言 1.2 起源 1.3 抽象级别 1.3.1 模型 1.3.2 服务 1.3.3 协议与接口 1.3.4 实现方式 1.4 指定协议 1.4.1 非正式规范 1.4.2 形式描述技术 1.5 后续章节内容第2章 协议元素 2.1 简介 2.2 协议体系结构
第1章 网络体系结构基础 1.1 导言 1.2 起源 1.3 抽象级别 1.3.1 模型 1.3.2 服务 1.3.3 协议与接口 1.3.4 实现方式 1.4 指定协议 1.4.1 非正式规范 1.4.2 形式描述技术 1.5 后续章节内容第2章 协议元素 2.1 简介 2.2 协议体系结构 2.3 数据单元 2.3.1 构造协议 2.3.2 PDU的大小 2.3.3 机制和策略 2.3.4 QOS与NOS 2.4 数据传输机制的简略类别 2.4.1 定界 2.4.2 初始状态同步 2.4.3 策略选择 2.4.4 寻址 2.4.5 流或连接标识符 2.4.6 中继 2.4.7 多路复用 2.4.8 排序 2.4.9 分解/重新组装 2.4.10 组合/分离 2.4.11 数据污染 2.4.12 丢失和复制检测 2.4.13 流程控制 2.4.14 转发控制或确认 2.4.15 压缩 2.4.16 身份验证 2.4.17 访问控制 2.4.18 完整性 2.4.19 机密性 2.4.20 不可否认性 2.4.21 活动性 2.5 运行阶段 2.5.1 注册阶段 2.5.2 建立和同步阶段 2.5.3 数据传输阶段 2.6 小结第3章 协议中的模式 3.1 简介 3.2 两种主要的体系结构范例 3.2.1 分层模型 3.2.2 串珠模型 3.3 无连接和连接之争 3.3.1 背景 3.3.2 寻找合成:简单部分 3.4 机制的类型 3.5 协议中PDU的数量 3.6 协议的类型 3.7 数据传输PM的体系结构 3.8 寻找合成:难点部分 3.9 小结第4章 上层体系结构研究第5章 命名和寻址第6章 探究层第7章 网络OPC模型第8章 让地址拓扑化第9章 多链路·多播与移动性第10章 退出死胡同附录A 关于分离机制和策略的Gedanken实验的要点
在本书中,John Day采用了独特的方法解决网络体系结构的问题。他通过拨开历史云雾,在我们来自于原ARPANET和如今的Internet的认识鸿沟之间架起了桥梁,重新阐述了联网技术。在其中,他讲述了社会经济学如何使这一进程偏离轨道,而出现目前的危机。 本书首先介绍了ARPANET开发中的7大基础的、未解的问题。同时,作者揭示了协议中简化设计和实现的被忽视的模式。他将使您对命名和寻址的核心问题有新的深入认识,并从上层体系结构中获得结果。接着,本书开始为我们突破Internet的局限后如何利用设计、开发和管理的结果打基础。 本书用极具感染力、优雅性和深刻性的内容,改变了我们构想、架设和实现网络的方式。
本书特色:网络协议中综合“矛盾”方法和简化设计与实现的模式;“衍生”联网技术是进程间通信(IPC)的结果;用不同操作作用域和范围重复的分布式IPC模型;进行网络地址拓扑使得路由成为局部问题。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2201809 如需购买下载《网络体系结构模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393.02 的主题关于 计算机网络-网络结构 的书籍。
邬江兴, 兰巨龙, 程东年, 吴春明, 王伟明, 胡宇翔, 庄雷, 著
钱华林等, 著
陈震, 等编著
刘永华, 解庆圣, 主编
徐恪, 任丰原, 刘红英, 编著
逯昭义, 编著
李丽芬, 程晓荣, 吴克河, 编著
兰巨龙, 胡宇翔, 张震, 江逸茗, 王鹏, 邬江兴, 编著
兰巨龙, 胡宇翔, 张震, 江逸茗, 王鹏, 邬江兴,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