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6.0
本书尝试将当今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置于三个相互交错的时间和空间架构之下,从历史性、族群性和跨国性的角度来理解当代中国模式,并从网络论和区域的视野来审视中国模式的外延和演化环境。此外,作者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学派引入实证分析之中,重新解构国际移民同国际关系的多元而复杂的联系,进而加入近年来学术界进行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讨论,进而反思以民族国家为主导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导论:跨界亚洲视野下的“中国模式”Ⅰ.理论与方法论的探寻第一章 网络、国家与亚洲地域秩序——现代华人研究之批判性反思一、引言:网络与国家的错位和定位二、华人研究的中心与边缘三、网络批判与“找回国家”四、网络与国家中的华人史时序列五、横向分布:关系与空间的网络六、结语:走向“后修正综合”第二章 海外华人研究的谱系——主题的变化与方法的演进一、轨迹与主题二、中国国际移民的理论架构与历史视角三、文化、制度与网络四、全球各地的华人社群五、互动的机制与纽带第三章 海洋亚洲——移民的平台与跨界的视野一、网络与华人的跨国性二、两类网络的研究:回顾与思考三、海洋亚洲与海外华人的互动模式四、结语Ⅱ.跨界亚洲的历史性与流动性第四章 “中国隐喻”与软实力的建构——苏加诺的中国观及其对印尼政治变革的影响一、1956年之前的苏加诺与中国二、苏加诺进京三、苏加诺的中国观及其对印尼的重构四、结语:剖析苏加诺对共产主义中国的迷恋第五章 写在“民族寓言”以外——中国与印尼左翼文学运动一、龙在的天堂乌的故乡:中、印尼互动的语境二、印尼作家的中国:再生的火凤凰三、从政治化的文学到文学的政治化四、结语:“民族寓言”的跨国建构第六章 信息流动与经济交往——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互动之探讨—、引言二、隐形之交流:跨国信息流动三、有形之往来:新马华人与华南社会之互动四、多维的信息建构:政治影响与社会经济之交错五、结语第七章 原生性认同和跨国网络——新马客家人与潮州人社群之比较研究一、引言二、同在异乡为异客:客家人和潮州人的社会组织三、我言与我乡:原生性认同及祖籍地联系四、“在地性”与全球性:客家人作为跨国网络的先驱者五、结语Ⅲ.跨国华人与崛起的中国第八章 高技术新移民的跨国实践与人才环流——中国、英国、新加坡的比较研究一、引言二、作为新移民精英的跨国华人三、跨国场景下的中国国家政策四、政策与社群:英国与新加坡的个案五、组织与个人六、结语:比较观察及其对中国人才政策的启示第九章 跨国场域下的企业家精神、国家与社会网络——日本和新加坡的新移民个案分析一、跨国场域下的企业家精神二、新移民跨国企业家的模式三、跨国视野下的国家与网络四、结语第十章 当代英国华人社会与政治参与——以2010年大选为中心一、英国华人社会:多元化与碎片化二、2010年大选:成就与问题共存三、英国华人参政的未来道路与政策考量第十一章 崛起的中国与海外华人——历史性、国家与国际关系一、国际移民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关联与断裂二、历史视野下的海外华人与中国外交三、世纪之交的海外华人与中国外交四、结语:中国崛起时代的海外华人第十二章 穿越网络世界——华人女性与跨国婚姻一、引言二、华人跨国婚姻与网络世界三、跨国婚姻的起因与促成四、网络世界:男性霸权的世界还是女权解放的空间五、婚后生活:依附的妻子还是自立的女性六、结语附录近10年来英国的中国学——政策、机构、视野跋
《跨界亚洲的理念与实践:中国模式·华人网络·国际关系》并非研究中国模式自身的特征和演变,也无意直接参与相关的学术辩论,而是尝试将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置于三个相互交错的时间和空间架构之下,从历史性(historicity)、族群性(ethnicity)和跨国性(transnationality)的角度来理解当代中国模式,并从网络论和区域的视野来审视中国模式的外延和演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