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3.0
本书从法史学、社会学、法理学、法哲学、政治学多重学科角度对司法公信力进行全面考察。
第一章 司法公信力的基本主题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的界定
一、司法公信力的内核
二、司法公信力的框定
三、立法权与司法公信力
四、行政权与司法公信力
五、司法公信力与社会公众对立法权、行政权产生公信力的客观障碍与发展趋势之比较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本源
一、司法公信力的实定本源
二、司法公信力的精神本源
三、司法公信力的思想本源
四、司法公信力的文化本源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基础
一、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与司法公信力
二、社会政治基础与司法公信力
三、社会思想文化基础与司法公信力
四、司法本体基础的支点与司法公信力
第四节 司法公信力的价值
一、司法公信力价值的界定
二、社会文明的进化与司法公信力的发达
三、司法公信力价值的聚合
四、司法公信力的价值维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第二章 司法公信力的渊源
第一节 概述
一、司法公信力渊源的界定及研究意义
二、考察司法公信力渊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历史渊源
一、国家产生初期的司法公信力
二、近代司法公信力(资本主义社会前期)
三、现代化背景下的司法公信力(资本主义社会后期)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理论渊源
一、正义观念
二、国家权力来源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线
三、法治理论
四、中国的法治实践和司法公信力
第三章 司法公信力的基础与产生条件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的政治基础:现代宪政制度
一、宪政的基本内涵及其要素
二、宪政与市场经济、法治国家
三、宪政与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
四、现代法治理念下的宪政建设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
一、法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二、市场经济对于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的诉求
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需要法治解决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人文基础:社会法制环境
一、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的社会法制环境
二、意识基础:理性意识的唤醒
三、价值基础:法律信仰的养成
四、主体先行(载体基础):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第四章 司法公信力的理念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的理念与司法的过程
一、从“价值”、“理念”与制度的关系谈起
二、司法公信力的理念与司法的过程
第二节 程序控权的理念
一、程序控权的理念与司法公信力
二、必须受到控制的权力
三、用权力制约权力
四、用程序制约权力
五、结语
第三节 诉权保障的理念
一、诉权保障的理念与司法公信力
二、关于角色的漫谈
三、从诉讼模式论看两权关系的定位
四、结语
第四节 诚实信用的理念
一、诚实信用的理念与司法公信力
二、诉讼在国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应方案的提出
三、诚实信用理念引入中国诉讼制度中的若干基础
四、诚实信用理念在中国诉讼制度中的建构
五、小结
第五节 司法衡平的理念
一、司法衡平的理念与司法公信力:从古代的几个判例谈起
二、司法衡平的概念
三、司法衡平的对象
四、司法衡平的途径
五、小结
第五章 司法公信力的基本属性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与司法权良性运行的客观表现
一、司法权及其特性
二、司法权运行中的制度性障碍对司法公信力的负面影响
三、司法权的良性运行对司法公信力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与法律信仰的应有之义
一、什么是法律信仰
二、法律信仰与法学家、思想家
三、法律信仰与司法公信力
四、法律权威与司法公信力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与宗教信仰密切相联
一、西方国家司法公信力的宗教渊源
二、东方国家司法公信力的宗教渊源
第四节 司法公信力与法律文化休戚相关
一、什么是法律文化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
三、西方法律文化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
第六章 司法公信力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要素
一、法律信仰是司法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内心确信
二、司法信任是司法公信力的本质要求
三、中国法治环境对公信力内在要素的影响
第七章 司法公信力的程序视角
第八章 司法公信力的建构
后记
《司法公信力研究》所贯彻的基本理念旨在为社会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觉,使得社会公众通过理性思考从社会循序进化的角度来对司法公信力的起源,与社会物质文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对当今社会司法权的行使及司法公信力有一种合理而现实的期待;通过区分并分析司法公信力与司法权威的关系,论证司法公信力的含义与价值;通过对形成司法不公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与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到司法公信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从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角度探寻进行司法改革的方向以及所要采取的合理举措。总之,我们通过将司法公信力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加以思考和探究,力求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与法治建设,为在社会中逐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从不断健全和完善司法功能的角度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