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
斯大林封面图

斯大林

(俄罗斯) 沃尔科戈诺夫, 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年代:2008

定价:98.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在参考大量历史文献材料后,为读者再现了苏联领袖斯大林的生平。本书分析了人民群众和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两者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从哲学上、政治上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真实的革命领袖。

书籍目录:

代绪论(斯大林现象)

第1章十月的火光

1正面和侧面

2二月序幕

3扮演次要角色

4武装起义

5获得生存的机会

6俄国的旺代

第2章领袖的警告

1战友们

2总书记

3《给代表大会的信》

4是斯大林还是托洛茨基

5悲剧由来已久

第3章选择与斗争

1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2把列宁主义“通俗化”的人

3知识界的动荡

4“杰出领袖”的失败

5总书记的“个人生活”

第4章是专政还是个人独裁

1农民的命运

2布哈林的正剧

3关于专政和民主

4“一个胜利者的代表大会”

5斯大林和基洛夫

第5章披着领袖的“外农”

1“统治人物”

2斯大林的智力

3恺撒主义的象征物

4在“领袖”的阴影下

5托洛茨基的幽灵

6胜利者的声誉

第6章悲剧的震中

1“人民公敌”

2政治“审判案”闹剧

3“学会重视人才……”

4图哈切夫斯基的“阴谋”

5斯大林式的恶棍

6不可饶恕的罪过

第7章战争前夜

1政治上的纵横捭阖

2戏剧性的转折

3斯大林与军队

4国防武库

5关于坦克制造业的状况

6流亡者被刺

7秘密外交

8致命的错误

第8章悲惨的战争初期

1丧魂失魄

2残酷的岁月

3艾蒿的苦味

4灾难和希望

5俘虏和弗拉索夫现象

第9章最高统帅

1斯大林和大本营

2战争的“各章”

3斯大林格勒的光辉战例

4最高统帅和统帅们

5是一个战略家的思维吗

6斯大林和盟国

第10章迷信的鼎盛时期

1胜利的果实和代价

2斯大林“秘密”内幕

3周期性发作的暴行

4年迈的“领袖”

5冷风吹来

第11章恺撒主义的遗物

1历史的反常

2教条主义的木乃伊

3全面的官僚制度

4人间上帝必有死

5斯大林的遗产

6历史性的失败

代结束语(历史的裁决)

注释索引

前言

斯大林生命垂危。他躺在孔策沃别墅餐厅的地板上,已经无力站起身来,只是偶尔抬起左臂,像是在求人援救。领袖半睁的眼睑掩饰不住朝入口房门凝视的绝望神情。嘴唇无声地微微颤动,说不出话来。中风已经有好几个小时了。但是,斯大林身边没有任何人。最后,他的警卫人员在别墅窗外因久久听不到动静,感到焦急不安,才提心吊胆地走了进来。但是,他们无权立即请医生。这一情况是这位整个人类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万万意料不到的。当时需要由贝利亚亲自下命令才行。夜里人们找了他很长时间。但是他却认为,斯大林不过是在夜里饱餐之后睡熟了。直到过了十一二个小时,神色慌张的医生们才被带到生命垂危的领袖跟前。

这样的死本身就有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命运的捉弄是无情的。一个临死前已经受了病魔几十小时折磨的领袖,在需要的时刻却得不到抢救。而这个人就是他,一个几乎称得上人间上帝、用几句话就能把几百万人从国土的一方打发到另一方的人!他所建立的官僚“秩序”把这位领袖本人也当做了它的人质。斯大林缓缓熄灭的意识总算还能真正认清他长期经营所建立的现行的关系体系僵化到了何种程度。

生与死之间的无形界线是只能单向跨越的。连领袖们也无法再跨回来。斯大林未必知道,他和其他的领袖不同,面临的不仅是肉体的死亡,而且是政治上的死亡。他的逝世对同时代人来说似乎是极大的不幸。他们当时没有想到,正是这个人把几百万人丧命仅仅看做一桩官方内部统计的事。斯大林死后给后人不仅留下了一个弄清他究竟有何建树的长期课题,而且留下了关于他的命运之“谜”的激烈争论。笔者作为绪论题词的列宁语录中有“真正配得上被称作政治活动家”的说法,许多人认为连这一说法也不适用于斯大林。他的死不能成为应该原谅他的理由。斯大林的一切成就、业绩和罪行都要由历史来裁决。神话破灭了,但要彻底肃清影响,只能靠事实真相。

他的全部情况只有他自己知道。斯大林不喜欢中间色调:要就是白,要就是黑。为了让后人见到的他的传记充满明亮的色调,他无疑是费过心思的。我不知道,斯大林是否料想到古罗马曾有过《记忆判罪法》。根据这项法律,凡是不合新即位皇帝心意的一切都必须忘掉。但是我们知道,这项法律不过是更突出地说明给人的记忆规定清规戒律的做法都是徒劳的。它记忆的存在(或消失)有其根本不同的规律。历史总是“一挥而就”,写得工工整整。它没有什么草稿。已经过去的往事只能在头脑中、在思想中回忆,就像电影“倒片”那样。斯大林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为了让这部“纪录片”不留下不需要的镜头,他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的。人们所知道的只是他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

遗憾的是,有许多细节、事实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无可挽回地湮灭了。而遗忘正是历史的深渊。请想一想:在我们之前世界上生活过700亿到800亿人。不管人类多么希望记住往事,连这几百亿亡灵的大部分人名都不可能再记住了(更不用说他们的身世了!)。历史的深渊是无底的。但是,并非一切都会从记忆这张巨网的网眼中“漏掉”,坠人它所覆盖的遗忘的无底深渊。像斯大林这样的人物,不管现在活着的人对他的态度如何,他有可能永垂文明史册,只要文明还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是优秀的传记作家。他总是能作出比较一致的评价。

在20世纪80年代的今天,在人们对祖国历史篇章的本来面目发生空前浓厚兴趣的时候,社会上在评价斯大林作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确实大相径庭。但是细想起来,现在对历史的关注,其焦点并不是斯大林。斯大林不过是象征着被历史打了折扣的一切。关注的中心是我们的命运、我们的痛苦、我们不幸的困惑:我们今天称之为斯大林主义的现象在当时为什么能出现和存在。如果需要用墓志铭来表示人们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我想铭文是会多种多样的。一方会镌刻大致如下的铭文:“你的错误众所周知,你的功绩无可争辩”;截然相反的另一方会刻上:“你的罪行不能饶恕,你的‘遗产’是沉重的包袱”。随着过去年代极其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的真相逐渐大白于天下,随着能够不受限制地正视过去这种机会的到来,目前这种舆论“大相径庭”的局面会逐渐消失。这决不会是朝着某种“中间”立场的方向发展,而会沿着尽可能弄清真相的道路前进。真理不应该是奢侈品。一旦真理成为我们思想的实质,对斯大林现象看法上的二元论就没有容身之地了。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人们在生前就为自己建造纪念碑的做法是徒劳的、靠不住的、不实际的。历史有权选择从“哪个角度”追念某个个人,这种权利是绝对的。格.瓦.普列汉诺夫在他《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这篇光辉著作中就已令人信服地证明,对一个人的历史评价辩证地取决于他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但由此当然不能得出结论说,只有历史上的个人才在社会进步这座金字塔积满尘土的阶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历史不单纯是各个时代和时期的依次更迭,它也是陈列世界风云人物历史群像的无尽画廊。他们并不是全都有同等的价值、同等的意义,但是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占有自己的位置。的确,不是所有的人,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清他们,对他们作出评论。这一点之所以必须特别指出。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整整几十年中苏联的历史看上去就像深夜的大街,“不见人影”。许多历史人物、事件、事实和过程仿佛受到了古代《记忆判罪法》的惩治。但是这种沉默迟早会用呐喊、甚至怒吼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们大家不能不感到欣喜的是,眼下一个不仅革新现在,而且“修复”、恢复过去的积极过程正在进行。因此,斯大林这个人物大概就成了激起社会对过去关注的思想和感情的震中。在我国历史著作中大概没有比他更充满矛盾的人物了。对他既有赞扬也有辱骂,褒贬之词多到足以评价历史上一大批活动家。

到未来“旅行”是艰难的、没有把握的。到过去“旅行”也并不轻松些。正如路.费尔巴哈中肯指出的那样,这件事总是像“心中的刺”,使人忐忑不安。我们审视过去那些依稀可见的人物形象,看出斯大林是历史上最复杂的人物之一。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样的人物不仅属于过去,而且也属于现在和未来。他们的命运,对于思考存在、时代和良心来说,是世界观方面永久的“养料”。在对斯大林研究开始时就已逐渐形成的结论之一就是:这个人的一生就像聚光点,照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极其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历史不会没有“曲折”。斯大林这样的人当上党的领袖、实际上也是人民的领袖,正是这种悲剧性的“曲折”、社会的丑恶现象,从而突出地说明新生的社会还不成熟。

……

能留名后世的人不多。斯大林是其中之一。关于他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的争论在长时期内还不会沉寂,伴随这些争论的会有许多形容词,既有表示憎恶的,也有表示敬仰的;既有表示痛心的,也有表示永远困惑不解的。不管怎么样,我们从斯大林的命运中再次看到,归根到底伟大思想的权力大于人的权力。不管这些人看起来是什么样的巨擘。即使是法老也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他们的木乃伊正是“永恒者”彻底失败的见证。时间的权力是绝对的权力。时间有时在悄悄流逝,有时在战争和革命的炮火声中,有时在滔滔不绝的讲话和接连的社会抽搐中流逝。为杰出人物、英雄、文明先驱建造的最雄伟的纪念碑,在时间长河水流的冲刷下,也会被侵蚀以至冲垮。哲学的纪念碑、文化的“碑碣”却要牢固得多。《伊利昂记》、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康德的格言集、《伊戈尔远征记》是巍然不动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人表达得最充分的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就属于永不过时的价值观之列。斯大林滥用权力造成的一幕幕惨剧没有能使社会主义理想完全失去吸引力。撰写斯大林评传的尝试不单纯是回到并不遥远的过去作一次游览。我们不能忘记,本书探讨的那些历史过程,从时间上说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仍在影响着而且会长久地影响着现在和将来。而这种影响往往比有些人估计的要大得多。我在写这本评传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讲述这个人的真实情况。

人们的裁决可能变幻无常。历史的裁决是永恒的。

内容摘要:

  一个立誓成为教父的鞋匠家庭的儿子,最终却走上了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道路,并成为苏维埃政权的最高统帅;一个在没有一点革命意识的家庭中长大的人,却在俄国和世界政治舞台上显赫扬威。这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而他更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就是20世纪初叶世界风云人物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斯大林是前苏联的重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伟大时代锻造的伟大的人。他的名字在俄文中意为“铁人”,而他本人也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情感。站在权力巅峰数十载的斯大林,始终是一个复杂且难以让人骤下判断的人。他曾领导苏联红军摧毁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整个二战的局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他也曾制造大规模的政治肃反运动,为前苏联的那段历史蒙上重重阴影。他的内心始终孤独,一生都试图把自己的弱点转变为力量的标志,他的错误众所周知,他的功绩无可争辩。  本书自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作者曾历任前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国防部军史研究所所长等要职,掌握大量前苏联政府的高度机密,从第一手资料和大量史料中截取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以无可争辩的历史真实和细致入微的近距离考察,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强大的领袖、一个剥落掉光环的人和一个真实可信的灵魂。  中央编译局资深专家联袂精心翻译,使本书在思想性、准确性和可读性等方面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斯大林传记版本之一。【作者简介】  德.安.沃尔科戈诺夫,1928年3月22日生于俄罗斯。196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列宁政治学院教授哲学,后任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苏联国防部军史研究所所长等职。荣获过红星勋章、红旗勋章、“荣誉”勋章、4枚外国勋章以及25枚奖章。著有28部作品和五百多篇论文,代表作《斯大林》出版后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斯大林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1737540
如需购买下载《斯大林》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斯大林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A741 的主题关于 斯大林,J.V.(1879~1953)-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