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本书是一部关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的著作。
内容提要1
Abstract1
导论1
0.1选题意义2
0.2相关概念6
0.2.1中小企业概念界定6
0.2.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9
0.2.3对融资困境的界定11
0.3研究的视角、方法与框架12
0.3.1研究视角与方法12
0.3.2本书的逻辑框架14
0.4本书的创新与局限17
1.政府视角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一个分析框架19
1.1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20
1.1.1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综述20
1.1.2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25
1.1.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综述29
1.2政府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33
1.2.1以政府为视角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意33
1.2.2政府管制经济学与科技型企业融资42
1.3政府视角下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分析框架49
2.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及其融资困境基于成都高新区的实证分析51
2.1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特征分析52
2.1.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特征53
2.1.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53
2.1.3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特征54
2.1.4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56
2.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征58
2.2.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状况59
2.2.2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期限结构59
2.3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现状62
2.3.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综合体现:金融缺口(FinancialGap)分析62
2.3.2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缺口65
2.4小结69
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现存融资体系缺陷分析71
3.1新兴产业融资模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72
3.1.1Allen和Gale(1999)的新兴产业融资模型73
3.1.2不同融资方式在科技型企业融资中的作用75
3.1.3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布局76
3.2政策性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77
3.2.1我国政策性金融的规模与贷款对象的限制使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能享受到相应优惠77
3.2.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正处于初创阶段,且很少采用权益投资的方式78
3.2.3高新技术园区政府资金投入较多,但资金运用较为零散不能形成合力80
3.3风险投资发展缓慢82
3.3.1风险投资概况83
3.3.2发展动态与存在缺陷分析84
3.4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明显不足85
3.4.1银行体系现状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85
3.4.2民间借贷由于规模与规范性问题难以担当重任89
3.5权益融资体系缺陷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90
3.5.1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内源融资不足91
3.5.2正规资本市场融资障碍92
3.5.3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发展缓慢95
3.6小结: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与现存融资体系缺陷96
4.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解释99
4.1文献回顾100
4.2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解释:信贷配给理论103
4.2.1信贷配给理论研究概述103
4.2.2SW模型分析105
4.2.3信贷配给模型对融资困境的理论解释111
4.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解释:集群理论114
4.3.1产业集群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115
4.3.2基于集群理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释119
4.4小结128
5.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分析框架129
5.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理论基础131
5.1.1文献回顾131
5.1.2政府管制经济学对政府职能的界定J32
5.1.3金融功能观视野下的政府功能透视137
5.2全球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综合比较与借鉴141
5.2.1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142
5.2.2英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144
5.2.3德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145
5.2.4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政策146
5.2.5韩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148
5.2.6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政策150
5.2.7全球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经验借鉴与启示151
5.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国际比较154
5.3.1国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案例研究154
5.3.2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165
5.3.3各国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政策措施169
5.4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分析框架175
6.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179
6.1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融资战略180
6.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梯形融资模式构想184
6.2.1初创期: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185
6.2.2成长期:吸引风险投资186
6.2.3扩张期:债权融资比重上升187
6.2.4成熟期:股权融资+改制上市187
6.3政府在梯形融资模式中的作用构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支持体系189
6.3.1创新间接融资体系,构建符合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间接金融体系191
6.3.2构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197
6.4企业在梯形融资模式中的作用201
6.4.1增强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内源融资规模201
6.4.2依托科技园区集群优势,构建共生融资模式204
6.5小结205
7.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府策略207
7.1改善税收政策与土地补贴模式,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资金的积累209
7.1.1制定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209
7.1.2改善政府隐性补贴,创新土地融资模式214
7.2引导资本流动,打造各类融资平台与担保平台,降低融资交易成本217
7.2.1引导资本流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聚217
7.2.2将政府支持科技型企业的资金进行归口管理,通过建立母基金与引导基金的方式来提高资金运作效率220
7.2.3打造融资担保平台,完善我国信用体系221
7.3合理制定融资秩序,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秀的融资环境231
7.3.1将地方政府的定位为服务型的政府,提供各类公共服务,改善融资环境231
7.3.2建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专家评审团233
7.3.3探索信用担保与风险投资的结合模式233
7.4小结234
参考文献235
附录成都科技型企业融资情况调查问卷242
后记255
本书紧密联系中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实际,抓住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从政府政策研究的视觉,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和困境,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原因和理论解释,以及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思路。本书从政府管制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基础。政府管制经济学通常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市场失灵方面应承担的责任;而在转型经济国家,政府不仅要在弥补市场缺陷、市场失灵方面发挥作用,而且要承担其培育市场的历史任务。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建设所需资金少,建成周期短,决策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廉,能够适应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等特点,特别是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方面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科技型中小企业既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近年来的发展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新的重要的增长点。可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重要而光荣的国家使命。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融资难。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上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又很难从传统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因此,在市场还没有完全接受科技型中小企业之前,政府的强势介入、扶持推动,往往是其发展的关键力量。 纵观全世界,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章、著作汗牛充栋,但是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作为单独选项的相对较少,特别是从政府这个视角来研究它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书以政府为视角,着重研究以下三个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和困境;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原因和理论解释;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特别是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书以政府管制经济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理论基础,结合信贷配给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Allen和Gale(1999)的新兴产业融资模型等理论知识,从转型时期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讨论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 本书共分为七章,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本书的理论基础与整体分析框架。本书从一般企业的融资规律出发,以政府管制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信贷配给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Allen和Gale(1999)的新兴产业融资模型等理论知识,从转型时期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探讨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论证了政府在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重要意义。转型时期国家的政府不仅要弥补市场失灵,更要承担起初创期市场培育的历史任务。值得注意的是,以转型时期实际总结出的政府职能,并不意味着我国政府可以不遵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反,我国政府在市场发育不成熟的领域,起到培育市场的作用,当市场相对成熟后,要按照政府退出机制,将主导权让位于市场。 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从企业与金融体系,即资金供求两个角度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二章对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联合成都高新区融资及担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的“成都市科技型企业融资情况调查”问卷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特征、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征、融资困境现状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状进行了比较可靠的实证研究,进而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金融缺口理论对科技型企业的不同融资困境类型进行了充分论证。第四章运用。Allen和Gale(1999)的新兴产业融资模型,结合我国融资体系的现状,得出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制度根源。 第四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基础。本章分别从信贷配给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两个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了理论解释。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原因进行的理论分析,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由于我国风险投资与政府创新基金市场的不完善,导致科技型企业在初期不能融到相应资金;第二,由于科技型企业自身素质与我国证券市场体系的单一,导致企业不能有效地从证券市场融到资金;第三,企业自身素质问题导致市场向其融资成本过高,而我国政府的管制导致金融机构不能对科技型企业实施歧视性价格,不能有效弥补其融资成本过高问题;第四,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银行无法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甄别,导致信贷配给的出现。第五,企业产业集群的功能缺陷,严重影响到了科技型企业园区的金融集聚。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牵涉到整个的金融制度安排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内生性制度安排,要求对金融体制实施系统性的改革,并着重考察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构筑一个复合共生型的多元金融体系。 第五、六、七章从政府视角探讨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第五章从政府作用的边界、政府作用的比较优势出发,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全球案例,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政府作用于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三条最优路径。第六章创新性地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梯形融资模式,并通过构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支持体系,分析政府、企业在梯形融资模式中的作用。第七章明确地提出了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府策略。一是制定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改变补贴模式,创新土地融资模式,提升企业资金积累能力;二是政府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引导金融资本的集聚,搭建融资平台与担保平台,减少融资的交易成本,并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直接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三是提供各类公共服务,规范融资秩序,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完善的融资环境。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书对融资问题的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在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政府管制经济学的研究仍局限于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职能的分析,对我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情况考察不足。本书以政府为研究视角,以政府管制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转型时期国家政府的职能为切入点,分析转型时期政府在培育金融市场方面的特殊作用。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状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国际比较等方面的实证分析,提出了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策略选择。第二,选择成都高新区作为研究的案例,与高新区政府进行合作,采用座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高新区科技型企业的基本特征、融资需求特征、供给体系及融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得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及融资规律,创新性地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梯形融资模式”。第三,将我国政府的强势地位与科技型产业集群作为我们的研究背景,引入金融缺口概念,综合运用新型产业融资模型、信贷配给模型及集群理论对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合理融资谱系,重点研究了资本流动、产业集聚与科技型企业融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挖掘出政府、企业、金融中介在科技型企业融资体系中的作用。 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企业对自身经营及业务数据的保密性,许多敏感的财务数据的无法直接获得,导致本书无法运用严格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只能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调研资料。【作者简介】 汤继强,四川成都人,汉族,41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现任成都国家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曾在中央机关、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共青团成都市委、铁道部成都机车厂工作。2000年赴美国留学,开始关注和研究国际金融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2003年出版自选文集《程门立雪》。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及其他报刊发表文章逾100万字。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951009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46 | 印数 | 1200 |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9.244.4 的主题关于 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融资-经济政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