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5.0
亚里士多德与海德格尔之间的思想关联比较暧昧,一方面,海德格尔认为亚里士多德毫无疑问属于应被终结形而上学的传统。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又深深地吸引着海德格尔,使得海德格尔以一种”解释学的处境”的方式来接近亚里士多德。 海德格尔有效地把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用来批评现代的价值哲学。跟随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提出了理想价值与具体生活的历史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译本说明
第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和对亚里士多德的接受
一 什么叫哲学史?
二 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接受
第二部分 什么是哲学?
第一章 定义的任务
一 高估方面的两种过错
二 对定义任务的低估
第二章 领会处境的获得
一 出自语言习惯的前理解
二 行为
三 通达处境:普遍性
第三部分 实际生活
第一章 生活的基本范畴
一 生活与世界
中译本说明
第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和对亚里士多德的接受
一 什么叫哲学史?
二 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接受
第二部分 什么是哲学?
第一章 定义的任务
一 高估方面的两种过错
二 对定义任务的低估
第二章 领会处境的获得
一 出自语言习惯的前理解
二 行为
三 通达处境:普遍性
第三部分 实际生活
第一章 生活的基本范畴
一 生活与世界
二 生活的关系意义:操劳
三 生活之关系意义方面的范畴
四 回顾与展望
五 运动范畴,反照( Reluzenz)和预先建构(Prastruktion)
六 关系
第二章 毁灭
一 解释的追溯与重复
二 毁灭的四种指示着形式的特性
附录一 前提条件
附录二 活页
编者后记
重要德一汉词语对照
在马其顿宫廷长大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其父曾任亚历山大大帝祖父的御医)17岁赴雅典留学(公元前367年),师从柏拉图凡二十年,直到先师去世;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回马其顿任亚历山大傅保。亚历山大登基后,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开办吕凯昂学园(公元前335年),讲授诸学,流传下来的讲稿奠定了西方学问的基本形态,史称西方学问的第一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好些哲学术语,如今也已成为我国学述的常用词。
在我国的西学研究中,古希腊学术研究一向寂寞,唯亚里士多德例外,从未遭受冷落:吴寿彭先生自知天命之年发奋翻译亚里士多德,历时三十年,垂译后学,其懼滋甚;苗立田先生主持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嘉惠学林,模范昭明。
“知典型之在望,亦可以感发而兴起”。观当今西方学界亚里士多德研究进展,始知我国研究之差距不可谓不大。我们后学理当追前辈德范,自励身心,再图精进。“亚里士多德注疏集”旨在从两方面推进我国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从笺释人手完善亚里士多德汉译全集,采西人各家经诂纬织亚里士多德诠解--汉语学术欲究西学根柢,非如此不可。
说到底,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解释本身就是现代式的激进哲学行动。因此,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解释具有奇妙的效果:在使得人们摆脱受近代形而上学支配的亚里士多德解释的同时,他摧毁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但施特劳斯的老同学和挚友克莱因却由此看到回归原本的亚里士多德的可能。
——刘小枫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西方传统 : 经典与解释 | ||
9787508067186 如需购买下载《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华夏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96 | 印数 | 3045 |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是华夏出版社于2012.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089 ,B502.233 的主题关于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现象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