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98.0
在电力能效领域开展工作的基础,并阐述提高电力能效的相关方法和建议。包括提高能效、减少二氧化碳、敏感性分析、未来能源链等
绪论
概要
第1部分 问题阐述
1.1 经济
1.2 人口
1.3 能源需求
1.4 各地区人口和能源需求分布
1.5 能源类型分布
1.6 能源使用分布
1.7 二氧化碳排放
1.8 面临的挑战
第2部分 解决方案框架
2.1 应对范围
2.2 行动目标
2.3 可应用的手段
绪论
概要
第1部分 问题阐述
1.1 经济
1.2 人口
1.3 能源需求
1.4 各地区人口和能源需求分布
1.5 能源类型分布
1.6 能源使用分布
1.7 二氧化碳排放
1.8 面临的挑战
第2部分 解决方案框架
2.1 应对范围
2.2 行动目标
2.3 可应用的手段
2.4 变革前景
第3部分 能效
3.1 能效的概念
3.2 当前电力能源链
3.3 化石燃料发电
3.4 联合发电(热电联产,CHP)
3.5 燃料电池及其与热电联产及煤气化技术的联合应用
3.6 输配电(T&D)
3.7 建筑用电
3.8 工业用电
3.9 交通运输电气化
第4部分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地碳化”
4.1 可再生能源
4.2 核能发电
4.3 二氧化碳(碳)捕捉和封存(CCS)
第5部分 这些措施是否够用?——敏感性分析
5.1 原有因素保持不变
5.2 应用第3部分和第4部分技术可实现的效果
5.3 发电和其他方面的革新性策略
5.4 敏感性分析结果
第6部分 重新设计:未来能源链
6.1 重新设计的必要性和参考构架的作用
6.2 电网架构
6.3 能源和电力终端使用的架构
6.4 能源和电能存储
6.5 微电网
6.6 未来能源链可能引发的问题
第7部分 成功实施方案的关键因素
第8部分 建议
8.1 对IEC发展定位的建议
8.2 总体建议
8.3 具体建议
8.4 技术列表
附录
附录A 世界一次能源燃料需求走势图
附录B 温室气体排放和气温上升趋势预测图
附录C “550”和“450”政策下,能源消耗中二氧化碳的减排量
附录D 能效与二氧化碳减排的系统评估
附录E 联合循环发电厂
附录F 煤气化和燃料电池(IGFC)一体联合循环技术
附录G 建筑能源使用分析及数据
附录H 材料处理的参考结构图示
附录J 第四代核能发电
附录K 碳捕捉和封存
附录L 二氧化碳减排措施敏感性分析
附录M 沙漠(DESER7EC)项目
未来数十年,全世界将面临能源供给和低碳排放所带来的双重挑战。节能与提高能效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我们的世界是紧密互联的整体,寻求能效解决方案需要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其安全性、通用性及影响力。
然而,离开了衡量标准,降低和优化能源消费的努力注定收效甚微。正如第一任IEC主席LordKelvin常说的那样:“没有衡量标准,就无法改进!”这句话用在这里即为:离开衡量标准,就无法有效地证明能效的改善。IEC已经发布并将继续提出此类衡量标准,作为确定基准、能源审核及合格评定的基础。
IEC同时肩负着提出整体能效解决方案的使命一一智能电气化。
电能是最易控制的能源形式。IEC认为电能将是减缓气候变化最重要的贡献者。电能易于控制、没有重量,易于输送和配置。在用户端比多数能源更为清洁,同时也可清洁生产。它代表着最有效的能源产生和消耗模式,也是未来全球致力于节能的智能化途径。
IEC谨以本书奠定研讨电力能效的基础。
为了确定工作重点,IEC广泛研究了现有提高能效的机会和技术。在此基础上,IEC已经建立丫一个可模拟未来20年情况的模型。
本书是上述思路的总结,同时也作为路线图和建议,以指导IEC制定短期和长期最佳能效的标准。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IEC2010~2030年白皮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2312517 如需购买下载《IEC2010~2030年白皮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9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21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IEC2010~2030年白皮书是中国电力出版社于201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416.61 的主题关于 电力工业-节能-白皮书-世界-2010~2030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