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文事
当年文事封面图

当年文事

余斌,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随笔集,内容多涉及近年来文坛、影坛较为关注的文本和事件,如文坛的名人轶事、典故考据、读书随想、电影漫谈等,作者旁征博引,各个篇章简练精当,收放自如,在过去与现在、虚拟与现实中穿梭自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

书籍目录:

鲁迅与广告

鲁迅的书账

“同路人”茅盾

茅盾小说中的性描写

茅盾与莫泊桑

《十八春》的雅与俗

张爱玲与林语堂

“白话邪宗”

姚颖与《京话》

徐讦与他的现代鬼故事

“诗人”邵洵美

《续结婚十年》“索隐”

石挥的小说

林语堂的“加、减、乘、除”

“妾身未分明”

《大地》风波

西南联大.大观园.鹿桥

《未央歌》与古典小说的文人传统

初期白话文

传记文学的两途

序跋之类

从“新格拉布街”想到“亭子间”

“三底门答尔”

劳动者的形象

记忆的修正

没“戏”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同人杂志

几则书刊广告

作家与出版家

不完整的书

社会小说的“做法”

尊卑有序

通俗作家的自卑心态

雅俗之问

旧武侠.新武侠.超新武侠

后记

后记

这书是由旧著《事迹与心迹》“缩水”而成:原书中讨论张爱玲的,有几篇移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张爱玲传》;与周作人相关的,则抽出编入待出的《杂说周作人》。既经“缩水”,原书名势不能再用,何况原是以篇名作书名,现《事迹与心迹》一篇已然抽出,沿用原名,也就再无着落了。

重新命名却是难事。不得已,拿“当年”与“文事”来蒙事儿。可以看作“写实”,因为其一,所谈论的对象,大都已入“当年”的范畴;其二,既是大多关乎作家的人与文,含糊地说是“文事”,也混得过。在我,此处的“当年”是“遥想公瑾当年”的“当年”,也是阿Q所谓“咱祖上也阔过”的当年,并非实指某个年代,是提及“当年”时的心境。苏东坡与阿Q,一为历史人物,一为鲁迅的虚构,一旷达潇洒,一萎琐可笑,八杆子打不到一块,但是“后现代”了,有时也竟能做一处。苏东坡之遥想当年,结穴处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并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感慨中却自有一番天高地阔。阿Q怀想祖上的“阔”,则只能看作是自慰。“当年”若要坐实,自然就是民国年间。中国历史上,比民国那一段“阔”的时期有的是,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时间上相联接,天翻地覆之间竟也有语境的相通,“遥想”起来亲切得多也真切得多。民国未必是个多么好的年头,不过与今相比,那时人的境界似乎阔大得多,活得也要真实得多。做此想有点文不对题,因书中所谈论者,并非尽属一代风流人物,衡文述事,亦有竹头木屑,至为琐细者,只是既为那个时代的人与文与事,多少也传递着彼时的气息。

据说近年来讲史的书颇受读者欢迎,追怀民国风雅者尤其受到追捧。这现象,套老话说,“恐非佳兆”。个人的沉缅旧事,适见其“革命意志衰退”,群体性的怀旧,多半起于当下的不如意加无可奈何。总之是没出息,事实上看看周遭的人与事,的确也不像个有出息的样子。实话实说,起这么个不大切题的书名(循名责实,内容当是述事为主,其实却并无多少“故事”)多少也有搭“当年”热的顺风车,以冀读者“望文生义”多买几本的意思,虽然结果多半是弄巧成拙。出本书而有此俗念,也就见得没出息。

又,书中《一九三七年的爱情》一篇所论为九十年代的小说,据书名应该抽掉才是,但一时也无去处,强词夺理地说,去今十数载,倏忽之间,已成“当年”了。

是为记。

二○○九年五月十日于南京黄瓜园

内容摘要:

  书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关于现代文坛的种种,不知为何,那个年代一直令作者神往。在某种程度上,这本书对“事迹”与“心迹”的探寻也是对那个时代的遥想,所以多多少少,也有些个人的“心迹”混在里面。要说这里也有什么学术上的企图,则是想摸摸文学史的边边角角,一些边缘的东西,藉个别的“事迹”与“心迹”去多角度地感知作家作品和那段历史,并引发一些多少带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后者也是书中“升华”出诸多议论的原因。  这书是由旧著《事迹与心迹》“缩水”而成:原书中讨论张爱玲的,有几篇移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张爱玲传》;与周作人相关的,则抽出编入待出的《杂说周作人》。既经“缩水”,原书名势不能再用,何况原是以篇名作书名,现《事迹与心迹》一篇已然抽出,沿用原名,也就再无着落了。  重新命名却是难事。不得已,拿“当年”与“文事”来蒙事儿。可以看作“写实”,因为其一,所谈论的对象,大都已入“当年”的范畴;其二,既是大多关乎作家的人与文,含糊地说是“文事”,也混得过。在我,此处的“当年”是“遥想公瑾当年”的“当年”,也是阿Q所谓“咱祖上也阔过”的当年,并非实指某个年代,是提及“当年”时的心境。苏东坡与阿Q,一为历史人物,一为鲁迅的虚构,一旷达潇洒,一萎琐可笑,八杆子打不到一块,但是“后现代”了,有时也竟能做一处。苏东坡之遥想当年,结穴处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并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感慨中却自有一番天高地阔。阿Q怀想祖上的“阔”,则只能看作是自慰。“当年”若要坐实,自然就是民国年间。中国历史上,比民国那一段“阔”的时期有的是,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时间上相联接,天翻地覆之间竟也有语境的相通,“遥想”起来亲切得多也真切得多。民国未必是个多么好的年头,不过与今相比,那时人的境界似乎阔大得多,活得也要真实得多。做此想有点文不对题,因书中所谈论者,并非尽属一代风流人物,衡文述事,亦有竹头木屑,至为琐细者,只是既为那个时代的人与文与事,多少也传递着彼时的气息。  据说近年来讲史的书颇受读者欢迎,追怀民国风雅者尤其受到追捧。这现象,套老话说,“恐非佳兆”。个人的沉缅旧事,适见其“革命意志衰退”,群体性的怀旧,多半起于当下的不如意加无可奈何。总之是没出息,事实上看看周遭的人与事,的确也不像个有出息的样子。实话实说,起这么个不大切题的书名(循名责实,内容当是述事为主,其实却并无多少“故事”)多少也有搭“当年”热的顺风车,以冀读者“望文生义”多买几本的意思,虽然结果多半是弄巧成拙。出本书而有此俗念,也就见得没出息。  又,书中《一九三七年的爱情》一篇所论为九十年代的小说,据书名应该抽掉才是,但一时也无去处,强词夺理地说,去今十数载,倏忽之间,已成“当年”了。【作者简介】  余斌1960年生于南京。1978至1989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该系。著有《张爱玲传》、《事迹与心迹》、《周作人》等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当年文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5058585
如需购买下载《当年文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256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当年文事是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