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8.0
《辩中边论》作为弥勒五论之一,是唯识学系的基本典籍之一,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主要探讨《辩中边论》的主要思想及其与相关大乘经论的理论关联和异同。该论的主旨在于辩明两边,正显中道,使修习佛法者能远离边见,如实通达诸法中道实相,从而修行对治,破障得果。该论对探讨唯识与中观、古学与今学在佛学要义上的异同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此二者也正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
总 序序姚卫群第一部分 《辩中边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发展背景 第一章 《辩中边论》的文本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文本、翻译及注疏 第二节 论述结构及基本内容 第二章 《辩中边论》形成前后印度大乘佛教思想发展背景 第一节 当时流行的主要大乘经论 第二节 当时佛教发展中的主要思想第二部分 《辩中边论》的主要思想 第三章 虚妄分别义 第一节 虚妄分别与识 第二节 虚妄分别之有无 第三节 虚妄分别与三性 第四节 虚妄分别之杂染相 第四章 空性义 第一节 空性诸相和异门 第二节 心性本净 第三节 十六空差别 ……第三部分 《辩中边论》与相关大科思想的理论关联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辩中边论》是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典籍,该论的主旨在于辩明两边,正显中道,使修习佛法者能远离边见,如实通达诸法中道实相.本书全面阐述了该论在虚妄分别、三性、中道和心识结构上的理论特色,指出该论的非空非有中道说是唯识中道说的核心理论;该论所说的心摄一切有为法、有染净转变,心性是无为法、本性清净的思想亦成为瑜伽行派阐释心性的基本学说。另外,通过对该论和其他经论的比较分析,本书从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唯识与中观在佛学要义上各有宗趣却又殊途同归的特色:还对唯识古学与今学的异同从四个方面加以了总结,指出二者异议的根源在于对心识结构、三性等要义的不同理解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