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想象
分裂的想象封面图

分裂的想象

杨庆祥,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2.0

书籍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以文学史研究为主,考察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文学事件,以重写文学史、主体论、潘晓讨论为具体对象,反思80年代文学范式的建构、迁延和扩散;重新考量新小说、文学性、审美原则等概念的历史起源和意识形态面向。下编以作家作品研究为主,涉及路遥、韩少功、残雪、柯云路、张悦然等经典和非经典作家,跨越80年代和“80后”两个颇具历史意味的时段,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推演社会历史如何转化为美学装置,反思文学写作在当下的困境和可能。

作者介绍:

杨庆祥,1980年生,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出版有专著《“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与实践》,编著《文学史的潜力》、《重读路遥》等。曾获2011年“中国年度青年批评家奖”。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 吴义勤

代序 局势中的文学与批评 ——杨庆祥访谈

上 编

在“大历史”中建构“文学史” ——关于“重返八十年代文学”

如何理解“重写文学史”的“历史性”

审美原则、叙事体式和文学史的“权力” ——再谈“重写文学史”

如何理解“1980 年代文学”

“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 ——以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为中心

“读 者”与“新小说”之发生 ——以《上海文学》(1985 年)为中心

《新小说在1985 年》中的小说观念

“选本”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潘晓讨论”:社会问题与文学叙事 ——兼及“文学”与“社会”的历史性勾连

80 年代:“历史化”视野中的文学史问题

下 编

路遥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 ——兼及1985 前后“ 文学场”的历史分析

丛书总序 吴义勤

代序 局势中的文学与批评 ——杨庆祥访谈

上 编

在“大历史”中建构“文学史” ——关于“重返八十年代文学”

如何理解“重写文学史”的“历史性”

审美原则、叙事体式和文学史的“权力” ——再谈“重写文学史”

如何理解“1980 年代文学”

“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 ——以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为中心

“读 者”与“新小说”之发生 ——以《上海文学》(1985 年)为中心

《新小说在1985 年》中的小说观念

“选本”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潘晓讨论”:社会问题与文学叙事 ——兼及“文学”与“社会”的历史性勾连

80 年代:“历史化”视野中的文学史问题

下 编

路遥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 ——兼及1985 前后“ 文学场”的历史分析

妥协的结局和解放的难度 ——重读《人生》

《新星》与“体制内”改革叙事 ——兼及对“ 改革文学”的反思

小屋的恐惧和救赎 ——《山上的小屋》中的历史讲述

韩少功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宿命 ——以《山南水北》为讨论起点

“孤独”的社会学和病理学 ——张悦然的《好事近》及“80 后”的美学取向

抵抗 的“假面” ——关于“韩寒”的一些思考

新世纪诗歌写作的几个问题

为了一种更有效的写作 ——2011 年短篇小说概述

重返小说写作的“历史现场”

分裂的想象和建构的可能 ——当下中国的文化主体和文化症候

内容摘要:

《分裂的想象》分为上下编,上编以文学史研究为主,考察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文学事件,以重写文学史、主体论、潘晓讨论为具体对象,反思80年代文学范式的建构、迁延和扩散;重新考量新小说、文学性、审美原则等概念的历史起源和意识形态面向。下编以作家作品研究为主,涉及路遥、韩少功、残雪、柯云路、张悦然等经典和非经典作家,跨越80年代和“80后”两个颇具历史意味的时段,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推演社会历史如何转化为美学装置,反思文学写作在当下的困境和可能。

编辑推荐:

新生代学者的代表,其对资料的掌控和理论素养都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准。反思80年代文学思潮,如重写文学史、主体论、潘晓讨论,解析意识形态建构;分析作家,如路遥、韩少功、残雪、柯云路、张悦然、韩寒,直言不讳。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分裂的想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9787301225943
如需购买下载《分裂的想象》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 324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分裂的想象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3.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评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