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研究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研究封面图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研究

陈秧秧,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了回顾,对金融工具、会计披露与列扳、金融工具会计与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规范和实证研究。同时考察了中国金融工具会计规范变迁。

书籍目录: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历史回顾

第一节准则制定的前期探索

一、IAS25《投资会计》: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有益尝试

二、研究与讨论:IASC/CICA金融工具指导委员会的努力

第二节IAS32与IAS39的出台

一、金融工具的披露与列报

二、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第三节金融工具准则的持续修订与国际趋同

一、委员会重组与准则持续修订

二、准则制定联合攻关:IASB与FASB加强合作

第二章披露与列报准则的演进

第一节IAS32(1995)概要与评述

一、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原则:几点质疑

二、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原则:几点质疑

三、列报与披露:重新认识

第二节披露与列报准则的修订

一、1998年与2000年两次技术性修订

二、2003年重大原则性修订

第三节IFRS7《金融工具:披露》纯粹的金融工具披露准则

一、背景

二、准则评述

第三章确认与计量准则的演进

第一节IAS39(1998)评述第一份综合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一、ED48关于确认与计量的提议

二、IAS39(1998)评述

第二节对确认与计量准则的修订

一、2000年技术性应用问题的修订

二、2003年作为技术改进项目的修订

第三节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选择权

一、为何引入公允价值选择权?

二、公允价值选择权的修订:限制应用

第四章金融工具准则与公允价值计量

第一节准则制定的目标与现实

一、金融工具准则关于计量的目标: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二、金融工具准则关于计量的现实:部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第二节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准则制定机构的观点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来自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第三节公允价值定义剖析

一、公允价值:传统定义与缺陷

二、公允价值:定义修订与剖析

第四节金融工具计量的全面公允价值模式

一、全面公允价值计量与部分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经验证据

二、公允价值计量框架:估值技术及其输入变量

三、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四、金融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

五、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对确认的必要补充

第五章中国金融工具会计规范沿革与评述

第一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沿革

一、《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1987):改革初期的金融会计规范

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与具体企业会计准则(19972001)

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改进(2001)

第二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

一、商品期货会计: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早期尝试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

三、衍生金融工具表内确认与计量的再次试水

第三节金融工具会计准则(2006)

一、总体评述

二、对准则制定的几点质疑

附录一中航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应用研究:基于20012005年年报的分析

附录二IASB讨论稿摘译《降低金融工具报告中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该著作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并改进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与评介,并对中国金融工具会计规范的完善提出变革建议。  专著重点追踪了三份国际会计准则:IAS32《金融工具:列报与披露》(FinancialInstruments:PresentationandDisclosure,1995)、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FinancialInstruments:RecognitionandMeasurement,1998)和IFRS7《金融工具:披露》(FinancialInstruments:Disclosure,2005)。在全面梳理、分析IASC/IASB金融工具项目第一手完备资料与文献的基础上(从1984年准则立项截止2008年3月最新修订建议提出),该著作对准则作了细致、精到的解读与评价,并在四个方面提出创新观点:⑴质疑IAS32的逻辑起点;⑵重新审视确认(表内列报)、披露(表外列报)与列报这一组基本会计概念;⑶公允价值之于金融工具计量的拓展;⑷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比较基础。  该著作的另一特色内容是对中国金融工具会计规范沿革的系统梳理及对现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的几项质疑,并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准则的实际应用情况作了初步检验。  本书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ASB)制定并改进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历程进行全面回顾与评介。金融工具会计作为财务会计领域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其准则制定也经历一个从表外披露与列报到表内确认与计量、由简入难、逐步深入的过程。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远未实现完善与完美。其中,关键的公允价值计量仍是准则制定机构久攻不克的难关。  在历史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分为披露与计量两阶段展开的。项目分拆是IASC应对当时的现实困境而有悖初衷之举。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规范(IAS32)从早期的综合性征求意见稿(ED48)中抽取出来而先行发布。在理论上,当复杂的交易或事项未能经过严格“过滤”进入账簿与财务报表中确认时,表外先行披露重要内容是可行且必要的。但是,IAS32(1995)却出现有违财务会计基本程序严密性的逻辑问题:金融工具在表内确认与计量之前,先对表上的列报方式与会计政策披露(主要为确认标准与计量基础)作出规范!  对IAS32的修订始终与IAS39的任何变动紧密相关。IASB似乎已然意识到,金融工具的表内列报应紧随确认与计量程序,而非与披露同时规范。这一思想加之金融市场监管力量的推动,最终促使一份纯粹且全面的金融工具披露准则(IFRS7)出台。IAS32虽继续规范已确认金融工具的表内列报原则,但作为一份单独准则存在的命运堪忧。  金融工具(尤其衍生金融工具)由表外“请入”表内是会计准则制定极富意义的“艰难”一跃。但是,IAS39的制定与后续修订似乎始终在与时间赛跑:1998年底准则发布是应对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核心准则”项目的最后评估;2003年准则修订则旨在为欧盟上市公司2005年报编制简化准则应用并预留充分时间。因此,现行IAS39(2004年修订版)虽“历经数变”,却仍是一份过渡性准则,距离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目标还十分遥远。  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来自资本市场的经验研究已提供充分证据,但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仍值得商榷。公允价值概念的清晰界定、公允价值计量框架的合理设计以及表内列报与表外披露关系的深入思考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与改进的关键。  中国的经济与金融环境日益与世界融为一体,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是现实的必然选择。但是,中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出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变”,准则的发布并不意味着准则制定与改进工作的终结。中航油在发达资本市场上从事衍生品交易以及应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失败更为我们敲响警钟。【作者简介】  陈秧秧,女,1978年5月生,浙江余姚人。19972007年就读于厦门大学会计系,管理学(会计学)博士。硕、博期间,师从中国会计学界泰斗葛家澍教授。现任教于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与会计理论、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9066524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21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研究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0.42 的主题关于 金融会计-会计制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