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封面图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厉以宁, 著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入揭示了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

书籍目录:

前言1第一章资源配置问题的探讨1第一节从非均衡的角度看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问题1一、非均衡的含义1二、资源配置的含义3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的特点4四、经济的非均衡与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7第二节资源配置失调与社会主义经济中“滞胀”的可能性9一、社会主义经济中“滞”与“胀”的根源9二、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不协调的原因11三、“滞胀”与资源配置失调13四、“滞胀”的可能性与“滞胀”的防止15五、重新认识资源配置问题的必要性19第二章市场调节与资源配置22第一节市场选择与市场引导22一、市场选择22二、资源组合23三、市场决策的分散性25四、市场引导26第二节投资主体、投资行为与资源配置28一、投资主体28二、投资行为的一般原则29三、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投资行为30四、非均衡条件下投资行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33第三节消费主体、消费行为与资源配置34一、消费主体34二、消费行为的一般原则35三、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36四、非均衡条件下消费行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37第四节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市场自我制约38一、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自我制约的含义38二、均衡条件下市场的自我制约与资源配置40三、两类不同的微观经济单位和两类不同的非均衡41四、第一类非均衡条件下市场的自我制约43五、第二类非均衡条件下市场的自我制约46第三章政府调节与资源配置52第一节政府调节的含义52一、政府调节与计划52二、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54三、科学的政府调节56第二节政府行为的非理想化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58一、政府行为非理想化的含义58二、政策效应的滞后性59三、政策效应的不平衡性62四、政策效力的递减64五、政府行为非理想化条件下的资源配置66第三节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行为的适度与优化70一、第二类非均衡状态中政府调节资源配置的困难70二、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行为的适度72三、“警戒线”的设置和“最后手段”的备用74四、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行为77五、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优化79第四章经济运行的机制82第一节经济运行的二元机制82一、经济运行中政府调节的“覆盖面”82二、二元机制之间的关系84三、政府的分级与市场的分级89四、市场完善与否和市场体系完整与否的区别92第二节经济运行中的摩擦94一、第一类非均衡条件下经济运行中的摩擦94二、第二类非均衡条件下经济运行中的摩擦97三、对经济运行中的摩擦的认识98第五章商品市场配额均衡100第一节数量—价格调节下的商品市场均衡100一、双轨经济体制下的商品供给缺口100二、双轨经济体制下商品供给缺口与商品需求缺口的并存103三、商品市场配额均衡逐步实现的可能性108第二节商品市场上数量—价格调节措施的运用111一、广义与狭义的数量—价格调节措施111二、数量调节、价格调节与市场调节、政府调节的关系113三、数量调节与价格调节的相互渗透关系115四、商品市场上数量—价格调节措施的配合119第六章经济非均衡条件下供求矛盾的缓解131第一节政府价格调节的逆效应131一、经济非均衡条件下供求缺口的刚性131二、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商品供给缺口与政府价格调节的逆效应133三、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商品需求缺口与政府价格调节的逆效应136四、价格双轨制的背后:配额调节可能带来的问题138第二节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造141一、企业运行机制改造与供求矛盾的缓解141二、企业运行机制改造与结构性失衡的缓解145三、价格改革的渐进性147第七章产业结构调整152第一节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内资金来源152一、非均衡条件下的资金缺口与资金潜力152二、发掘国内资金潜力的主要途径155三、结构调整与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157四、国内资金动员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61第二节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行为的长期化164一、企业行为短期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阻碍164二、投资者的利益对企业短期行为的内在约束167三、投资者的利益对企业短期行为的外在约束168四、企业行为的长期化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170五、资源配置与社会行为的长期化174第三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的不平衡增长179一、一个理论难题179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主体的确定180三、非均衡条件下政府的配额均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181四、主导产业政策的运用和经济的不平衡增长184五、企业的自我约束及其对产业政策倾斜过度的制约186第八章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节191第一节非均衡条件下的农产品供求191一、农业的非均衡状态191二、农产品供给与政府调节192三、农产品需求与政府调节194第二节农产品供求均衡的趋势197一、农产品供求双方行为的长期化197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200第九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建立204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建立的必要性和困难204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含义204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与经济改革的深化206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建立与制度创新的关系207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建立的困难209第二节建立商品经济秩序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问题213一、制度创新不同主体的预期纯利益213二、制度创新中不同主体之间预期纯利益的冲突217三、经济中的刚性与制度创新主体的利益冲突219四、政府在缓和制度创新的利益冲突方面的作用222五、制度创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225第十章制度创新的规范化230第一节政府在制度创新规范化中的作用230一、商品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的违约现象230二、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政府232三、作为经济纠纷裁决者的政府234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垄断现象和政府的对策235第二节制度变型与制度创新规范化242一、制度创新中的两类制度变型242二、制度变型的主要原因244三、制度创新规范化的可能性250四、制度创新后的相对稳定254

内容摘要:

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  最能反映厉以宁学术观点的心血之作,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指南。  如果有人问我:“在你撰写过的若干本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的著作中,你认为最能反映自己的学术观点的是哪一本书?”我将这样回答他:“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厉以宁本书是厉以宁先生的学术代表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  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  本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列入“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并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作者简介】  厉以宁,江苏仪征人,1930年生于南京,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理论》《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资本主义的起源》《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工业化和制度调整》《希腊古代经济史》《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等。199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还出版了《厉以宁诗词选集》(上下卷)、《山景总须横侧看:厉以宁散文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094609
如需购买下载《非均衡的中国经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5装帧平装
页数 268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 的主题关于 中国经济-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