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28.0
生态建设是当前各国和区域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区域生态建设的成效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多区域的合作与交流。贸易是区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渠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虽然目前尚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对外贸易会阻碍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但已有研究表明,贸易也确曾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资源诅咒”、“生态赤字”和“污染天堂”等现象。基于这些认识,本书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探讨了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的作用机理,并尝试着对其中的部分问题提出了定量评估方法。最后运用这些方法分别对区域尺度和国家尺度的几种具体情形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一章 绪论
引例
1.1 研究意义
1.2 内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评价
1.5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结构和技术线路
1.7 可能的创新
1.8 研究目的
第二章 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的有关理论
2.1 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生态经济理论
2.3 循环经济理论
2.4 系统科学理论
2.5 保护生物学理论
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的耦合机理分析
3.1 主流贸易因子对区域生态建设的影响
3.2 进口贸易对区域生态建设的影响
3.3 出口贸易对区域生态建设的影响
3.4 区域生态建设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第四章 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的量化评估方法探索
4.1 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的协调评价——压力—状态—响应框架
4.2 区域对外贸易中的自然资本流动评价:生态足迹法改进
4.3 区域生态建设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评价:引力模型的扩展
第五章 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关系案例研究
5.1 市域尺度生态贸易水平评价——以青岛市为例
5.2 省域尺度对外贸易中自然资本的跨国流动评价——以安徽省为例
5.3 国家(际)尺度生态建设制度安排对贸易的影响——以森林认证对中国的影响为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2 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香樟树文库·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机理、方法及案例研究》从国际贸易学、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保护生物学等理论出发,论述了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这两个体系在部分层面上的藕合机理,并依据相关机制,对两个体系之间作用关系的量化评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考察山东省青岛市、安徽全省以及整个中国这三个区域性案例,证明了PSR模型、生态足迹模型以及引力模型在该领域的适用性。同时,结合所处省份江西省的经济贸易发展现状,提出了改进的可能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7210158 如需购买下载《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苏州 | 出版单位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对外贸易与区域生态建设是苏州大学出版社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75 ,X171.1 的主题关于 对外贸易-影响-生态环境-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