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本书包括法理浅谈,法治漫谈,法律侃谈,法事杂谈,法学闲谈。
重返“北大荒”的感悟(代序)1
第一篇法理浅谈1
一/茶道与法学1
二/名茶与名家3
三/品茶与名家5
四/茶乘与法缘7
五/恭德与法德9
六/茶韵与法商17
七/茶盲与法盲73
八/别茶与别法75
九/茶馆与法院77
十/茶文化与法文化79
十一/茶环境与法环境27
十二/云雾茶与阳光法23
十三/无我茶与无我法25
十四/大红袍与准君子27
十五/茶近山而法从水29
十六/乌龙茶座法学家37
十七/五品赏茶与五声听狱33
十八/“帝王戏”与“人治情结”35
十九/权力与权利38
二十/天堂里没有法辩47
二十一/法眼看人低43
二十二/刑事司法与吃饭45
二十三/富贵病与文明罪47
二十四/经济犯罪的黑洞49
二十五/一念之差的罪恶57
二十六/错放还是错判54
二十七/刑罚的文明58
二十八/刑罚的情感6D
二十九/尊严是法律的生命62
三十/公正是法律的灵魂69
第二篇法治漫谈76
第三篇法律侃谈188
第四篇法事杂谈265
第五篇法学闲谈357
法治是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一种行为环境。在任何社会中,法治都不会自然天成,而只能教化养成。法学应该是博大精深的,因为它要汇集人类智慧的成果,要凝聚人类思想的精华。然而,法学又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因为它只有掌握在百姓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为此,法学应该走出脱离世俗的“象牙塔”,步人寻常百姓家: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谈老百姓没太注意的问题,讲老百姓不甚明白的道理。【作者简介】 何家弘,男,满族,1953年生于北京。“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在“北大荒”当过八年“知青”,返回北京后当过两年建筑工人,考入大学后连续攻读法律七年,于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此后两次赴美国进修学习,于199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法学博士(SJD)学位;曾应邀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做客座教授,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在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讲授“刑事证据法”,并访问过近二十个国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证据学、侦查学方向)、证据学研究所所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挂职)。1999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3年被国家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犯罪悬疑小说”五部,并被译成法文、意大利文和英文出版;热衷于法学普及工作,主编《法学家茶座》,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12)担任“周末论法”节目的特邀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