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创新研究
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封面图

城市治理创新研究

罗月领,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文首先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理论基础、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概念和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概述。城市治理创新必须围绕城市顾客及其需要展开,为了满足城市顾客不断变化的和多样性的需要,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进行全面的治理,必须整合发挥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多元互动,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最终实现城市治理的顾客满意。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城市治理创新的理论分析

第1章 城市治理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

1.1 理论基础

1.1.1 治理理论

1.1.2 新公共管理理论

1.1.3 新公共服务理论

1.2 城市治理创新的相关概念

1.2.1 治理

1.2.2 城市治理

1.2.3 城市治理模式

1.2.4 城市治理创新

1.3 城市治理创新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1.3.1 城市治理主体的研究综述

1.3.2 城市治理内容的研究综述

1.3.3 城市治理过程的研究综述

1.3.4 城市治理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城市顾客:城市治理创新的基点

2.1 "顾客导向"的提出

2.2 顾客与城市顾客的含义

2.2.1 顾客的含义

2.2.2 城市顾客的含义

2.2.3 城市顾客的类型

2.3 城市顾客的地位

2.3.1 历史的视角

2.3.2 民主的视角

2.3.3 国际的视角

2.3.4 国内的视角

2.4 城市顾客的需要

2.4.1 城市顾客需要的动态性

2.4.2 城市顾客需要的多样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文明:城市治理内容的创新

3.1 文明城市文明的含义

3.1.1 文明的含义

3.1.2 城市文明的含义

3.2 物质文明:经济领域的治理

3.2.1 物质文明的含义

3.2.2 物质文明的地位

3.2.3 建设城市物质文明的对策

3.3 政治文明:政治领域的治理

3.3.1 政治文明的含义

3.3.2 政治文明的地位

3.3.3 建设城市政治文明的对策

3.4 精神文明:文化领域的治理

3.4.1 精神文明的含义

3.4.2 精神文明的地位

3.4.3 建设城市精神文明的对策

3.5 社会文明:社会领域的治理

3.5.1 社会文明的含义

3.5.2 社会文明的地位

3.5.3 建设城市社会文明的对策

3.6 生态文明:生态领域的治理

3.6.1 生态文明的含义

3.6.2 生态文明的地位

3.6.3 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对策

3.7 基于顾客选择的城市治理内容创新

3.7.1 顾客选择的含义

3.7.2 顾客选择影响城市治理内容的途径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组织:城市治理主体的创新

4.1 城市治理主体的演变

4.1.1 单一主体

4.1.2 网络组织

4.2 城市治理主体的内容

4.2.1 公共部门

4.2.2 私人部门

4.2.3 第三部门

4.2.4 社会公众

4.3 我国治理主体存在的问题

4.3.1 公共部门存在的问题

4.3.2 私人部门存在的问题

4.3.3 第三部门存在的问题

4.3.4 社会公众存在的问题

4.4 完善治理主体的措施

4.4.1 建立顾客导向型政府

4.4.2 增进企业的积极参与

4.4.3 培育健康的第三部门

4.4.4 培养合格的社会公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元互动:城市治理过程的创新

5.1 城市治理过程的转变

5.1.1 自上而下

5.1.2 多元互动

5.2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治理过程分析

5.2.1 博弈论概述

5.2.2 城市治理中产生博弈关系的原因

5.2.3 城市治理过程的博弈分析

5.3 多元互动中的问题

5.3.1 政府一元独大

5.3.2 缺乏制度保障

5.3.3 缺乏信任基础

5.3.4 缺乏整合机制

5.4 完善多元互动的对策

5.4.1 引入竞争机制

5.4.2 加强制度建设

5.4.3 构筑信用体系

5.4.4 进行流程再造

5.4.5 发展电子政务

5.5 政府过程视角下的多元互动

5.5.1 优化行政决策

5.5.2 完善行政执行

5.5.3 加强行政监督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人为本:城市治理目标的创新

6.1 城市治理目标的变化

6.1.1 从"产出"到"结果"

6.1.2 从"政绩"到"满意"

6.1.3 从"经济增长"到"统筹发展"

6.2 顾客满意度

6.2.1 顾客满意与顾客满意度的含义

6.2.2 顾客满意度的测量

6.2.3 上海的满意度测量

6.3 城市生活质量

6.3.1 城市生活质量的含义

6.3.2 城市生活质量的评价

6.4 城市营商环境

6.4.1 营商环境的含义

6.4.2 城市营商环境的评价

6.5 推动城市治理目标达成的策略

6.5.1 树立服务理念

6.5.2 优化制度框架

6.5.3 完善过程管理

6.5.4 实施顾客满意战略

6.6 本章小结

第二篇 上海城市治理创新的实践

第7章 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7.1 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外部挑战

7.1.1 陌生人社会使信用体系建设面临巨大压力

7.1.2 虚拟社会为信用体系建设带来技术难度

7.2 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7.2.1 社会信用制度不断完善

7.2.2 社会信用组织初步形成

7.2.3 社会信用活动频繁开展

7.2.4 社会信用机制相继建立

7.2.5 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开始运行

7.3 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7.3.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完全理顺,市场力量有待挖掘

7.3.2 政府治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没有充分形成合力

7.3.3 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政策体系中嵌入信用制度滞后

7.3.4 信用信息庞杂,信用数据统一平台建设难度巨大

7.3.5 传播渠道不畅通,信用信息传播效果有待提高

7.4 国内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

7.4.1 美国:完善的监管和发达的中介机构

7.4.2 中国香港:充分发挥商会和市场的作用

7.4.3 深圳:企业征信与个人征信并重

7.4.4 北京:重视园区和社区信用体系建设

7.4.5 内蒙古:注重创新和数据库建设

7.5 上海市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7.5.1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发挥政府推动作用

7.5.2 培育信用中介机构,集聚信用服务人才

7.5.3 借助大数据技术,完善信用数据统一平台

7.5.4 有序地推广应用信用产品,形成倒逼机制

7.5.5 挖掘新媒体优势,提升信用信息传播效果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上海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创新

8.1 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的界定

8.1.1 城乡结合部的含义

8.1.2 上海城乡结合部的划分标准

8.1.3 上海城乡结合部的地理空间

8.2 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的政策梳理

8.2.1 人口管理政策

8.2.2 公共安全政策

8.2.3 教育公共服务政策

8.2.4 医疗卫生政策

8.2.5 就业服务政策

8.2.6 社会保障政策

8.3 社会治理的主要成效

8.3.1 社会治理工作齐头并进

8.3.2 社会治理主体初步形成合力

8.3.3 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

8.4 上海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8.4.1 二元社会结构并存

8.4.2 区域属性复杂多样

8.4.3 社会矛盾聚集多发

8.4.4 社会差距不容忽视

8.5 上海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创新的障碍及政策建议

8.5.1 既有制度约束及政策建议

8.5.2 治理理念落后及政策建议

8.5.3 治理体制僵硬及政策建议

8.5.4 治理机制失灵及政策建议

8.5.5 治理方式陈旧及政策建议

8.5.6 治理方法滞后及政策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举办上海世博会中的创新

9.1 上海世博会概况

9.1.1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

9.1.2 上海世博会的特点

9.2 上海世博会运营方法创新

9.2.1 解决资金问题的方法

9.2.2 解决业务问题的方法

9.2.3 解决人力问题的方法

9.2.4 解决知识问题的方法

9.2.5 解决协同问题的方法

9.3 举办上海世博会中的政策创新及其启示

9.3.1 举办上海世博会中的政策创新

9.3.2 上海世博会政策创新的启示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上海自贸区政府治理创新

10.1 上海自贸区概况

10.1.1 自贸区的含义

10.1.2 上海自贸区简介

10.2 政府治理创新的内容

10.2.1 政府治理的权力

10.2.2 政府治理的方法

10.2.3 政府治理的规则

10.3 政府职能的转变

10.3.1 职能范围:从全能到有限

10.3.2 职能重心:从管制到服务

10.3.3 职能方式:从划桨到掌舵

10.4 政策创新的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

10.4.1 政策创新的路径依赖

10.4.2 政策创新的路径选择

10.4.3 政策创新的未来展望

10.5 上海自贸区政府治理创新的前景

10.5.1 政府:从"生产者"到"提供者"

10.5.2 社会组织:从"边缘人"到"主角"

10.5.3 质量导向:治理水平将不断提高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上海城市品牌塑造

11.1 城市品牌概述

11.1.1 城市品牌的内涵

11.1.2 城市品牌的特征

11.1.3 城市品牌的功能

11.2 上海塑造城市品牌的途径

11.2.1 恰当地进行城市定位

11.2.2 积极地开展城市营销

11.2.3 导入城市CIS战略

11.2.4 持续地完善城市治理

11.3 城市品牌塑造中的多元互动

11.3.1 城市品牌塑造中的政府与企业

11.3.2 城市品牌塑造中的政府与公众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上海城市治理方法创新

12.1 业务外包

12.1.1 业务外包的含义

12.1.2 上海城市治理中的业务外包

12.2 虚拟团队

12.2.1 虚拟团队的含义

12.2.2 上海城市治理中的虚拟团队

12.3 外脑开发

12.3.1 外脑开发的含义

12.3.2 上海城市治理中的外脑开发

12.4 公私合作

12.4.1 公私合作的含义

12.4.2 上海城市治理中的公私合作

12.5 志愿服务

12.5.1 志愿服务的含义

12.5.2 上海城市治理中的志愿服务

12.6 本章小结

第三篇 城市治理创新的前景展望

第13章 平台型城市治理:城市治理的未来范式

13.1 平台型城市治理的含义

13.2 网络时代的信息化平台

13.2.1 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

13.2.2 智慧城市云平台

13.2.3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13.2.4 政府应急管理平台

13.3 本章小结

第14章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城市治理创新

14.1 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理论

14.2 CAS在城市治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14.2.1 城市的特征

14.2.2 城市的运行机制

14.3 城市治理创新的CAS阐释

14.3.1 充分认识城市治理主体的多样性

14.3.2 积极发挥城市主体的智能性

14.3.3 进一步强化城市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1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城市治理创新应该以城市顾客为基点。在城市治理创新的视角下,城市治理内容应扩展为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领域;城市治理主体应从“单一主体”转变为“网络组织”;城市治理过程应该由“自上而下”转变为“多元互动”;城市治理目标应坚持以人为本。本书选择了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乡结合部治理创新、举办世博会中的创新、自贸区政府治理创新、城市品牌塑造、城市治理方法创新等领域,深入分析了上海在城市治理创新方面的做法。本书适合政府创新和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者、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政府官员、研究城市问题的专家学者阅读,同样也适合对中国城市治理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区域规划与城市治理丛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适合政府创新和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者、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政府官员、研究城市问题的专家学者阅读,同样也适合对中国城市治理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参考阅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区域规划与城市治理丛书
9787302381822
如需购买下载《城市治理创新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城市治理创新研究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99.275.1 的主题关于 城市管理-研究-上海市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