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59.0
麦红吸浆虫是我国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自2002年以来发生面积200万公顷以上,特别是2007年达到267万公顷。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特别是麦红吸浆虫的发生环境评价进行发生区预测、麦红吸浆虫气流传播途径、地学统计学分析吸浆虫“岛屿型”分布和群集习性、麦红吸浆虫趋光性的发现、黄色粘板诱捕在提高监测效率方面的实践、当前小麦生产品种布局与吸浆虫发生的关系、实施穗期保护防治技术在生产上的推广示范,均取得了众多突破和成效,提出进一步开展抗性品种、寄生蜂的研究和利用是未来麦红吸浆虫可持续防控的必由之路。
前言第一章 麦红吸浆虫的发生分布和形态特征 第一节 麦红吸浆虫的发生概况 第二节 我国麦红吸浆虫生态地理分布的评价 第三节 麦红吸浆虫的形态特征 参考文献第二章 麦红吸浆虫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麦红吸浆虫的生活史 第二节 麦红吸浆虫的主要生物学习性 第三节 成虫的趋光性 第四节 麦红吸浆虫的滞育 第五节 麦红吸浆虫地理种群的耐寒性 参考文献第三章 麦红吸浆虫的寄主和为害特征 第一节 麦红吸浆虫对不同寄主的侵染水平 第二节 麦红吸浆虫自然寄主植物的生物学 第三节 麦红吸浆虫对小麦的为害特征 参考文献第四章 麦红吸浆虫发生的环境和天敌因素 第一节 麦红吸浆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麦红吸浆虫的天敌 参考文献第五章 麦红吸浆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扩散 第一节 麦红吸浆虫幼虫/圆茧空间格局的分布型拟合分析 第二节 麦红吸浆虫田间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麦红吸浆虫大尺度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分析 第四节 麦红吸浆虫空间分布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 第五节 麦红吸浆虫种群扩散 参考文献第六章 小麦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 第一节 小麦品种的选育及其对麦红吸浆虫敏感性的发展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抗吸浆虫鉴定 第三节 小麦品种对吸浆虫的抗虫机制 第四节 抗性品种的利用 参考文献第七章 麦红吸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一节 麦红吸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 第二节 麦红吸浆虫对小麦挥发物气味的反应 第三节 麦红吸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第八章 麦红吸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第一节 麦红吸浆虫蛋白酶的研究 第二节 麦红吸浆虫转座子的研究 第三节 分子标记技术在麦红吸浆虫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 麦红吸浆虫滞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第五节 麦红吸浆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 第六节 麦红吸浆虫唾腺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七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第九章 麦红吸浆虫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 第一节 麦红吸浆虫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 麦红吸浆虫的防控技术 参考文献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自建立以来开展了麦红吸浆虫发生和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吸浆虫发生的地理和环境数据分析了小麦吸浆虫的适生区,测定不同地区种群的过冷却点来勾画麦红吸浆虫的分布北界,通过高空系留气球捕获获得小麦吸浆虫的气流传播证据并模拟了气流传播的途径,利用GIS和地学统计学技术进行了麦红吸浆虫“岛屿状”分布特征的分析,在麦红吸浆虫的常发区发现了多种禾本科寄主,对全国主要小麦生产品种进行抗吸浆虫的鉴定以期找出吸浆虫发生和品种布局的关系,在河南省麦红吸浆虫重发区开展“黏板成虫监测和穗期保护”的轻简化防控技术示范,效果十分显著,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武予清等编著的《麦红吸浆虫的研究与防治》试图总结国内外近30年来麦红吸浆虫研究的重点进展,特别是我国“七五”以来开展的小麦吸浆虫防治攻关研究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的进展。麦红吸浆虫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害虫,自2002年以来在我国常年发生面积为200万hm2以上,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自2008年以来,本书作者武予清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3)资助下,开展了麦红吸浆虫的寄主植物、区域分布、种群随气流的扩散、种群的空间动态、生产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黄色黏板监测成虫和穗期保护的防控技术体系新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工作,在吸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此书。《麦红吸浆虫的研究与防治》分为9章,介绍了麦红吸浆虫的发生分布和形态特征、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和为害特征、发生的环境和天敌因素、空间分布格局和扩散、小麦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等内容和图片,是反映麦红吸浆虫研究和防治重要进展的专著。《麦红吸浆虫的研究与防治》可供从事植物保护及昆虫学研究、教学和技术推广的工作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