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9.8
本书是金克木先生探讨人生、文化的随笔集。金克木先生生前对于人生、哲学、宗教、信仰、民俗及相关思潮都进行过回顾性的思考,并以“放眼‘人世间’,纵横说古今”的宏阔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类型、显文化背后所藏隐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以及中西文化的中转与融合予以把握与分析。
序言读书.读人.读物/1
第一篇文化钩玄
如何解说文化/3
我们的文化难题/11
何谓“文化危机”/14
文化问题断想/15
传统文化定性问题/17
文化之谜:传统文化.外来文化/18
文化之谜:科学.哲学.艺术/20
文化之谜:宗教信仰/30
用艺术眼光看世界/39
东西文化及其科学/43
记《菊与刀》兼谈比较文化和比较哲学
唐宋的文史/52
文化三型.中国四学/53
显文化.隐文化/60
台词.潜台词/69
第二篇学林晴影
东西方哲学思想之不同/79
传统思想文献寻根/79
齐鲁之别与传统思想/87
文才史学的偏锋中锋/89
诗与真/91
诗境/93
现代中国文学/94
历史的断层/95
欧洲文学/97
小说史的三角和对顶角/98
史书.小说/99
与小说对话:不败求败/101
佛学谈原/103
与书对话:《礼记》/107
《论语扩子日”析/109
“道、理”.《列子》/117
公孙龙.名家.立体思维/123
古典小说:《儒林》.《镜花》/137
谈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140
从《三寸金莲》谈“挖根”小说/144
烟.火.光/151
“解构”六奇/152
内和外/154
两种“法”/156
第三篇阅卷津逮
阅读的美学/159
读书法/160
读书得问/162
读书断想/163
诗的倒读/164
书的反读/165
古今对话:读书/166
谈读书和“格式塔”/168
古书试新读/173
谈《千字文》/176
闲话天文/178
读古诗/180
重读“崤之战”/183
儒林与武林/184
文体四边形/185
第四篇槛外小语
科学与人生观/195
人苦不白知/197
谈社会心理学/199
“闲”、“书”二话/20l
一点经历.一点希望/204
小人物.小文章/207
文士业外/210
做官之路/211
寂寞/212
叹逝/213
时间/216
批评/219
看音乐/219
酒友/221
遥寄莫愁湖/222
不悔少作/224
自挽联/226
占卜术/227
戏剧/229
茶毗前谈:逍遥游/230
荒诞颜回传/234
坐井观天记/237
历史的幽默/239
两个月亮/241
遗憾/243
泪/245
前言
读书.读人.读物据说现在书籍正处于革命的前夕。一片指甲大的硅片就可包容几十万字的书,几片光盘就能存储一大部百科全书;说是不这样就应付不了“信息爆炸”;又说是如同兵马俑似的强者打败病夫而大生产战胜小生产那样,将来知识的强国会胜过知识的弱国,知识密集型的小生产会胜过劳动力密集型的大生产。照这样说,像过去有工业殖民地那样会不会出现“知识殖民地”呢?这种“殖民地”是不是更难翻身呢?有人说目前在微型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方面已经有这种趋势了。从前农业国出产原料廉价供给工业国加工以后再花高价买回来,将来在知识方面会不会出现类似情况呢?不管怎么说,书是知识的存储器,若要得知识,书还是要读的,不过读法不能是老一套了。
我小时候的读书法是背诵,一天也背不了多少。这种方法现在大概已经被淘汰了。解放初,有学生找我谈读书方法。我当时年轻,大胆,又在学习政治理论,就讲了些什么“根据地”、“阵地战”、“游击战”之类的话。讲稿随后被听众拿走了,也没有什么反应,大概是没多大用处,也没有多大害处。后来我自知老经验不行了,就不再谈读书法。有人问到,我只讲几句老实话供参考,却不料误被认为讲笑话,所以再也不谈了。我说的是总结我读书经验只有三个字:少、懒、忘。我看见过的书可以说是很多,但读过的书却只能说是很少;连幼年背诵的经书、诗、文之类也不能算是读过,只能说是背过。我是懒人,不会用苦功,什么“悬梁”、“刺股”说法我都害怕。我一天读不了几个小时的书,倦了就放下。自知是个懒人,疲倦了硬读也读不进去,白费,不如去睡觉或闲聊或游玩。我的记性不好,忘性很大。我担心读的书若字字都记得,头脑会装不下,幸而头脑能过滤,不多久就忘掉不少,忘不掉的就记住了。我不会记外文生字;曾模仿别人去背生字,再也记不住;索性不背,反而记住了一些。读书告一段落就放下不管,去忘掉它:过些时再拿起书来重读,果然忘了不少,可是也记住一些;奇怪的是反而读出了初读时没有读出来的东西。忘得最厉害的是有那么十来年,我可以说是除指定必读的书以外一书不读,还拼命去忘掉读过的书。我小学毕业后就没有真正上过学,所以也没有经历过考试。到六十岁以后,遭遇突然袭击,参加了一次大学考试,交了白卷,心安理得。自知没有资格进大学,但凭白卷却可以。又过几年,这样不行了,我又捡起书本来。真是似曾相识,看到什么古文、外文都像是不知所云了。奇怪的是遗忘似乎并不比记忆容易些。不知为什么,要记的没有记住,要忘的倒是忘不了;从前觉得明白的现在糊涂了,从前糊涂的却好像又有点明白了。我虽然又读起书来,却还离不开那三个字。读得少,忘得快,不耐烦用苦功,怕苦,总想读书自得其乐;真是不可救药。现在比以前还多了一点,却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就是读书中无字的地方比有字的地方还多些。这大概是年老了的缘故。小时候学写字,说是要注意“分行布白”。字没有学好,这一点倒记得,看书法家的字连空白一起看。一本书若满是字,岂不是一片油墨?没有空白是不行的,像下围棋一样。古人和外国人和现代人作书的好像是都不会把话说完、说尽的。不是说他们“惜墨如金”,而是说他们无论有意无意都说不尽要说的话。越是哕嗦废话多,越说明他有话说不出或是还没有说出来。那只说几句话的就更是话里有话了。所以我就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仿佛每页上都藏了不少话,不在字里而在空白里。似乎有位古人说过:“当于无字处求之。”完全没有字的书除画图册和录音带外我还未读过,没有空白的书也没见过,所以还是得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可能是我的笨人笨想法。
我读过的书远没有我听过的话多,因此我以为我的一点知识还是从听人讲话来的多。其实读书也可以说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面而听不到他讲课的人的话,反过来,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也许这可以叫做“读人”。不过这绝不是说观察人和研究人,我说的是我自己。我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也不那么自信。我说的“读人”只是听人说话。我回想这样的事最早可能是在我教小学的时候。那时我不过十几岁,老实说只是小学毕业,在乡下一座古庙里教一些农村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在大殿上课,只有这一间大教室。一个教师一堂课教四个年级,这叫做“复式教学法”。我上的小学不一样,是一班有一个教室的;我的小学老师教我的方式这里用不上。校长见我比最大的学生大不了多少,不大放心,给我讲了一下怎么教。可是开始上课时他恰恰有事走开了,没有来得及示范。
我被逼出了下策,拜小学生为老师,边教边学。学生一喊:“老师!先教我们,让他们做作业。”我就明白了校长告诉的教学法。幸而又来了两位也不过二十岁出头的教师做我学习的模范。他们成了我的老师。他们都到过外地,向我讲了不少见闻。有一位常在放学后按风琴唱郑板桥的《道情》,自己还照编了一首:“老教师,古庙中,自摇铃,自上课……”这一个学期我从我教的小学生和那两位青年同事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可是工资除吃饭外只得到三块银洋拿回家。家里很不满意,不让我再去教了,我觉得很可惜。现在想起来才明白,我那时是开始把人当作书(也就是老师)来读了。现在我身边有了个一岁多的小娃娃,我看她也是一本书,也是老师。她还不会说话,但并不是不通信息。我发现她除吃奶和睡觉外都在讲话,她发出各种各样信号,不待“收集反映”就抓回了“反馈”,立刻发出一种反应,也是新信号。她察言观色能力很强,比大人强得多。我由此想到,大概我在一岁多时也是这样一座雷达,于是仿佛明白了一些我还不记事时的学习对我后来的影响。
我听过的话还没有我见过的东西多。我从那些东西里也学了不少。可以说那也是书吧,也许这可以叫做“读物”。物比人、比书都难读,它不会说话,不过它很可靠,假古董也是真东西。记得我初到印度时,在加尔各答大学本部所在的一所学院门前,看到大树下面有些大小石头,很干净,像是用水洗过,有的上面装饰着鲜花。后来才知道这是神的象征。又见到一些庙里庙外的大小不同的这样的神像石头以后,才知道这圆柱形石头里面藏着无穷奥妙。大家都知道这是石头,也知道它是像什么的,代表着什么,可是有人就还能知道这里面有神性,有人就看不出。对于这石头有各种解说。我后来也在屋里桌上供了一个这样的石头,是从圣地波罗奈城买来的。我几乎是天天读它,仿佛学习王阳明照朱熹的“格物”说法去“格”竹子那样。晚清译“科学”一词为“格致”,取《大学》说的“格物致知”之意。我“格物”也像王阳明一样徒劳无功,不过我不像他那样否定“格物”,而是“格”出了一点“知”,觉得是应当像读书一样读许多物。我在印度鹿野苑常去一所小博物馆(现在听说已扩大许多倍),看地下挖出的那些石头,其中包括现在作为印度国徽的那座四狮柱头,还常看在馆外的断了的石柱和上面的刻字。我很想明白,两千多年前的人,维持生活还很困难,为什么要花工夫雕刻这些石头。我在山西云岗看过石窟佛像,当时自以为明白其实并不曾明白其中的意义,没有读懂。我幼时见过家里的一块拓片,是《大秦景教流行碑》,连文字也没有读懂,读((呐喊.自序》也没明白鲁迅为什么要抄古碑。有些事情实在不好懂,例如我们现在有很多博物馆,却没有听说设博物馆专业和讲博物馆学,像设图书馆专业和讲图书馆学那样。有的附在考古专业里,大概只讲古,不讲今。听说南京大学和杭州大学有,但只是半个,叫做“文博”(文物考古和博物馆?)专业。北京大学曾有过半个,和图书馆学在一起,不知为什么取消了。我孤陋寡闻,不知别处,例如中山大学,还有没有。我们难道只是办展览会把古物、今物给别人去读么?可见“读物”不大被重视,似乎是要“物”不要“读”,“读物”不如读书。记得小时候一位老师的朋友带给他一部大书看,说是只能当时翻阅,随即要带还原主。老师一边翻看,一边赞叹不已。我没见过那么大的书,也夹在旁边站着看。第一页有四个大篆字,幸而我还认得出是《西清古鉴》。里面都是些古董的画。我不懂那些古物,却联想到家中有个奇怪的古铜香炉,是我哥哥从一个农民那里花两块银洋买来的,而农民是耕地耕出来的,还有一把宝剑,被人先买走了。我想,如果这些刻印出来的皇宫古物的画都得到老师赞叹,那个香炉若真是哥哥说的楚国的东西,应是很有价值了。我却只知那像个青铜怪兽,使我想到(冰浒》中杨志的绰号“青面兽”。我家只用它来年节烧檀香。这个香炉早已不知何处去了。我提到这个,只希望不再出现把殷墟甲骨当作龙骨,当药卖掉、吃掉;只想说明到处有物如书,只是各人读法不同。即便是书中的“物”也不易读。例如《易经》的卦象,乾、坤等卦爻符号,不知有多少人读了多少年,直到十七世纪才有个哲学家莱布尼兹,据说读了两年,才读出了意思。这位和牛顿同时发明微积分的学者说,这是“二进位”数学。又过了两百多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出来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用上了我们的祖宗画八卦的数学原理。听说《河图》、《洛书》中的符号在外国也有人正在钻研,有些是科学家、工程师,是为了实用目的。读《易经》、《老子》的外国人中也有科学家,各有实际目的,不是无事干或为了骗人。物是书,符号也是书,人也是书,有字的和无字的也都是书,读书真不易啊!我小时念过《四时读书乐》,到老了才知读书真不易。
从读书谈到读人、读物,越扯越远,终于又回到了读书。就此打住。
这是本由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翻译家金克木先生所著的随笔集。全集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透过本书,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学者的渊博和理性,思想家的敏锐和机锋,诗人的激情和想象。 感悟人生真谛,探究世间学问,学贯中西,知兼古今,槛外只言片语,道尽世事沧桑,来固欣然,去亦无憾。 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翻译家金克木先生的经典论述,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学者的渊博和理性,思想家的敏锐和机锋,诗人的激情和想象。【作者简介】 金克木(19122000),当代著名学者。祖籍安徽寿县,生于江西。1930年赴北平求学,1935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馆员。1938年任香港《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任教于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学和湖南大学。1941年到印度加尔各答的中文报纸《印度日报》任编辑,1943年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上世纪70年代以来,金克木陆续重印和出版的著作有《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旧学新知集》《文化猎疑》《无文探隐》《末班车》《孔乙己还乡》《风烛灰》等三十余种,译著有《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伐致呵利三百咏》《摩诃婆罗多插话选》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人生的起点与终点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1341742 如需购买下载《人生的起点与终点》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西安 | 出版单位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人生的起点与终点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