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桓与晚清外交
张荫桓与晚清外交封面图

张荫桓与晚清外交

王莲英,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5.0

书籍简介:

张荫桓是晚清外交上较为重要的大臣,得到清末重臣李鸿章的赏识,由外官内调到总理衙门,办理外交事务。作者的研究填补了对张荫桓研究的空白,该书对他敢于任事,主张维新的思想进行探究。同时对张荫桓在外交交涉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者介绍:

王莲英,女,汉族,河北抚宁人,1980年生。现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讲师。1999.9-2006.6,就读于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6.9-2009.6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在《北京社会科学》、《历史档案》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项目有:2010年度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东北大学,项目编号N100323014);2010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22010557);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004003)。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概况

三、主要文献资料

四、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张荫桓早年的外交历练

第一节 张荫桓从事外交的促成因素

一、张荫桓生平

二、从事外交的促成因素

第二节 张荫桓早年的外交历练

一、地方官时期外交才能的崭露

二、短暂的总理衙门历练

第二章 张荫桓担任驻外公使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上)

第一节 维护国家尊严、保护国家权益

一、拒绝入境时索阅国书

二、奏请制定国旗

三、积极参与美国驻华公使的选定

第二节 完善领事制度建设

一、积极交涉小吕宋设领问题

二、完善无领事地区的管理

第三节 保护华工权益

一、华工出国的背景

二、清政府对海外华人态度的转变

三、积极交涉美国排华法案问题

四、为在美华工各案积极索赔

第四节 关注侨民民生

一、关注华侨子女教育

二、设立华人医院

三、整顿华人社会

第三章 张荫桓担任驻外公使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下)

第一节 张荫桓的交谊活动

一、积极参加驻在国和外国公使举办的公会活动

二、举办宴会联络外交界人士

第二节 对西方文明的考察

一、对西方政治的认识

二、对西方经济的认识

三、对西方社会的认识

四、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第四章 总理衙门里的外交要角

第一节 张荫桓的外交实践及思想

一、广岛谈判被拒

二、成功保护国家利权的谈判--《中日通商行船条约》谈判

三、第三期对日偿款的主持者

四、胶澳交涉

五、旅大租借谈判

第二节 改革清廷接见礼仪--以光绪帝接见德国亨利亲王为例

一、礼仪改革的强大后盾--光绪帝

二、礼仪改革实践

三、礼仪改革遇到的阻力

四、礼仪改革的评价

第三节 富强思想与实践

一、富强实践

二、“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近代中国的外交从总体上说是在屈辱、无奈与抗争中进行的,承载着清政府外交使命的中国官员,无疑肩负了重担,张荫桓就是其中重要一员。张荫桓(1837-1900),号樵野,广东佛山南海县人,近代著名外交家。作者在研读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与外交学原理,将张荫桓与整个晚清外交的大背景进行有机地融合,分析他在这种“弱国无外交”的历史大背景下,如何在担任驻外公使与任职总理衙门期间在外交上纵横捭阖,具有怎样的外交思想,并对张荫桓在晚清外交上的贡献与历史地位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编辑推荐:

《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创造条件。
《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方子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张荫桓与晚清外交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高校社科文库
9787511211095
如需购买下载《张荫桓与晚清外交》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光明日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张荫桓与晚清外交是光明日报出版社于201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52 ,D829 的主题关于 外交史-研究-中国-清后期 ,张荫桓(1837~1900)-人物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