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要“二战”
德国为什么要“二战”封面图

德国为什么要“二战”

戴问天, 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8.0

书籍简介:

德国人对“二战”罪恶的反思,为世界敬仰。作者自30年前旅德伊始,一直收集德国人关于“二战”反思的档案。本书以德国公开的影像资料和解密档案为依据,叙述德国当年发动“二战”的历史因由,同时叙述了欧洲战场的重大事件,深入反思了“二战”对德国、欧洲以及世界带来的不可饶恕的灾难。本书涉及的范围主要是欧洲战场,不涉及中国抗日战争以及亚洲战场。

作者介绍:

戴问天,是地质专家,又是在“二战”中国战场躲过轰炸、逃过难的亲历者,亲人的离世更使他对战争有着深刻的记忆。看透历史之人未必在学院,有惨痛经历者,反可如鹰隼一般专注于历史的真相,拥有天然的敏锐。   戴先生在地质研究之外,潜心钻研“二战”三十年,并于旅德期间亲身感受德国人对“二战”的反思。本书依据亲历者对历史的记忆,对原始档案的敏锐洞见,借助作者旅德期间所收集的大量文字、影像等档案资料,揭示了不一样的“德国为什么要二战”。

书籍目录:

德国印象

1. 初识德国

2. 纪录片中的"二战"与德国

3."50 年前的事人人有份"

4. 步履维艰的魏玛共和国

5. 希特勒的机会 谁打败了纳粹德国?

6. 谁炮制了"隆美尔神话"

7."西线无战事":欧洲第二战场始末

8."二战"天平上的诺曼底战役与突出部战役

9. 美国的"隔岸观火"与"隔岸助火" "奥地利下士"驾驭普鲁士战车

10. 塞克特的军队

11. 撕毁《凡尔赛和约》买得人心

12. 除"恶犬"收买军心

13. 进军莱茵兰:摸到英、法"底牌"

14. 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排"

15. 把奥地利"接回家"

16.《慕尼黑协定》:被出卖的不仅仅是捷克

17. 马其诺防线:愚蠢的杰作造就希特勒声望

18. 老办法屡试不爽:胡萝卜加大棒

19. 曼施坦因:普鲁士军人与希特勒关系一例 大罪大功斯大林

20. 1936-1938 年"大清洗"

21. 图哈切夫斯基案与苏联红军第一次"大清洗"

22. 1939-1940 年苏芬冬季战争

23. 1940-1941 年红军第二次"大清洗"

24. 大考第一场:不及格

25. 莫斯科战役:经受住了考验

26. 从德军"堡垒行动"到苏军"巴格拉季昂行动"

27. 胜利勋章 "大屠杀":犹太人问题始末

28. 希特勒的历史观:种族斗争

29. 从"领土方案"到"最终解决"

30. 奥斯威辛的雪是怎么变黑的?

31."小人国戏班"与"死亡天使"

32. 众多"辛德勒",众多"鲁迪"

33. 从"上帝的选民"到社会"异端" 德、俄、波关系:不和谐的三人舞

34. 基辅罗斯、波兰和普鲁士的诞生

35. 忘不了的亡国痛与不肯弃的大国梦

36. 1922-1933:魏玛德国与苏联的十年合作

37. 从"助桀为虐"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38. 卡廷事件

39. 1944 年华沙起义

40. 边界问题 德国人并不都是法西斯

41. 鳊鱼湖监狱的断头台与大铁钩

42. 永不凋谢的"白玫瑰"

43. 两支"小乐队"

44. 亲历"希特勒日记"事件 真正的人

45. 阿尔汉格尔斯克的玫瑰

46. 斯大林格勒的百合花

内容摘要:

《德国为什么要二战》中讲述了德国人对“二战”罪恶的反思,为世界敬仰。作者自30年前旅德伊始,一直收集德国人关于“二战”反思的档案。本书以德国公开的影像资料和解密档案为依据,叙述德国当年发动“二战”的历史因由,详述了欧洲战场中的重大事件,深入反思了“二战”给德国、欧洲以及世界带来的灾难。

编辑推荐:

“50年前的事人人有份”。当年的希特勒是得到选民的多数票才当上了总理,尽管半个世纪前的选民已经剩下不多,但包括战后出生的人在内,德国人仍然承认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德国为什么要二战》的核心是德国人对“二战”的反思。它不是文献资料中对“二战”和德国的学术分析,而是作者旅德两年中积累的民间对“二战”的真实的、情绪上的反应。这部书稿其实是“二战”亲历者、亲历者的后代,亦或是与“二战”无直接交集的年轻人对那场战争的反应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德国为什么要“二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7542707
如需购买下载《德国为什么要“二战”》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华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德国为什么要“二战”是华文出版社于2015.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152 的主题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料-德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