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传播与构建
新诗传播与构建封面图

新诗传播与构建

方长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围绕“传播解读与新诗生成建构”主题,主要考察译诗与新诗生成现象,认为译诗有效地推进了中国诗歌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为新诗现代情感空间建构、审美形式实验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作者介绍:

方长安,男,1963年生于湖北红安。2000年毕业予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士生导师,已出版专著《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等,在《文学评论》、《文学研究》、《文学月刊》、《中豳现代文学》(韩国)等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再余篇。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1工程子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种。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传播与新诗发生

一 新诗发生的文化生态

二 译诗与中国诗歌转型

三 晚清诗界革命与日本启蒙诗歌关系

四 《新青年》对新诗的运作

五 传播与新诗现代性的发生

第二章 传播与新诗生成

一 传播、阅读反应与新诗生成导论

二 《新青年》译诗与早期新诗生成

三 新诗生成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

四 郭沫若早期新诗的生成起点

第三章 新诗传播与诗人形象塑造

一 选本对胡适“尝试者”形象塑造

二 文学史中的胡适诗人形象(上)

三 文学史中的胡适诗人形象(下)

四 读者对艾青诗人形象的塑造

第四章 新诗传播与经典化

一 新诗经典化引论

二 传播与《女神》的出场及其被经典化

三 《大堰河——我的保姆》被经典化现象论

四 穆旦被经典化的话语历程

第五章 文化传播与新诗中的形象

一 《女神》中的“西方形象”

二 1920年前后新诗中的“西方”

三 《女神》中“强力”原型的复活

四 新诗之“我”——写“我”新诗个案解读

第六章 新诗防御与反思

一 成仿吾的“诗之防御战”

二 闻一多民族主义思想的发生与特征

三 《译文》中的波特莱尔

四 丁芒归来的诗艺

五 死亡之维与新诗研究反思

六 新诗对话式教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方长安编著的《新诗传播与构建》以史实为基础,以接受美学、阐释学为理论方法.将考察视线由传统研究模式所置重的诗人、文本转向读者与传播,对新诗建构作了新的阐释。既考察了现代传播场域、文化生态与新诗发生、生成的关系。又重点探讨了译诗现象,认为译诗有效地推进了中国诗歌转型,为新诗现代情感空间、审美形式建构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既以胡适、艾青为典型个案,梳理、考察了新诗选本和文学史著作对诗人形象的塑造现象,重绘出接受视野中特定诗人的形象演变史,又从传播角度透视了《女神》《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穆旦等被经典化的历史;既探讨了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新诗内在形象塑造问题.又对新诗防御与反思现象作了独特的理解。该著对于深化认识新诗建构规律、重估新诗经典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诗传播与构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12410
如需购买下载《新诗传播与构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新诗传播与构建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5 的主题关于 新诗-诗歌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