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0.0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篇,探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第二篇,阐述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社会的基本概念(因为在目前,这些都还是全新的概念);第三篇,总结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互动理论,着力阐明“信息化”的实质、规律、意义和前景。
第1篇 社会动力学:信息化理论基础
第1章 基础概念
1.1 什么是科学
1.2 什么是技术
1.3 什么是经济
1.4 什么是社会
第2章 三大原理
2.1 科学技术的发生学:辅人律
2.2 科学技术的生长学:拟人律
2.3 科学技术的未来学:共生律
第3章 社会动力学理论
3.1 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机制
3.2 古代的互动机制:农业文明的解析
3.2.1 古代的社会需求
3.2.2 古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
3.2.3 古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2.4 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3 近代的互动机制:工业文明的解析
3.3.1 近代社会的新需求
3.3.2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
3.3.3 近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3.4 近代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2篇 信息学:信息化概念基础
第4章 什么是信息科学
4.1 信息
4.2 什么是信息科学
4.2.1 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
4.2.2 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
4.2.3 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
4.2.4 信息科学的研究目标
4.3 信息科学的意义
第5章 什么是信息技术
5.1 信息技术
5.2 信息网络
5.3 信息网络的奥妙
第6章 什么是信息经济
6.1 信息经济
6.2 网络经济
6.3 信息经济学
第7章 什么是信息社会
7.1 社会划分:准则与结果
7.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7.3 信息社会的互动机制
7.3.1 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
7.3.2 社会需求对信息科学的引导
7.3.3 信息科学对信息技术的启迪
7.3.4 信息技术孕育了信息经济
7.3.5 信息经济满足信息时代社会需求
第3篇 信息化:基本理论与规律
第8章 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8.1 基本定义
8.2 相关概念
8.2.1 信息过程
8.2.2 信息资源
8.2.3 数字技术
8.2.4 通信网络
8.2.5 电信网络
8.2.6 有线电视网络
8.2.7 计算机网络
8.2.8 三网融合
8.2.9 信息网络
8.2.10 信息网络与通信网
8.2.11 信息产业
8.2.12 农业经济
8.2.13 工业经济
8.2.14 信息经济
8.2.15 知识经济
8.2.16 数字经济
8.2.17 网络经济
8.2.18 新经济
8.2.19 数字地球
8.2.20 数字鸿沟
8.3 内容结构、动力机制、目标测度
8.3.1 信息化的内容结构
8.3.2 信息化的动力机制
8.3.3 信息化测度指标
第9章 信息化的基本规律
9.1 信息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9.1.1 社会演进的机制回顾
9.1.2 信息化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9.2 信息化覆盖现代化的全局
9.2.1 什么是“现代化”
9.2.2 只有推进信息化才能实现现代化
9.2.3 工业现代化的出路在信息化
9.2.4 农业现代化出路在信息化
9.2.5 其他各领域现代化的出路也在信息化
9.2.6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出路更在信息化
9.3 信息化是后来居上的机遇
9.3.1 后来居上是普遍规律
9.3.2 什么是后发优势
9.3.3 善用后发优势,才能后来居上
第10章 信息化的基本阶段
10.1 人类信息能力进化的阶段性
10.2 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
10.3 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第11章 信息化理论补余
11.1 信息化是坦途还是陷阱
11.2 后进地区应当推进信息化还是实行单纯的工业化
11.3 信息化会缩小还是会扩大数字鸿沟
附录1 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信息化
二、信息与信息科学
三、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四、信息经济与信息社会
第二节 基本规律
一、信息化是历史的必然
二、信息化覆盖现代化的全局
三、信息化的后发优势与后来居上
附录2 CⅡC: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一、信息化:新一代生产力的呼唤
二、现有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综述
三、现有方法的若干数值结果
四、CⅡC:一种新的信息化指数
附录3 现代化与信息化
一、“现代化”的科学含义
二、“信息化”的科学含义
三、信息化与四个现代化
四、推进信息化,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信息化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说》在阐明科学技术发展的“辅人、拟人、共生”三大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的一般理论,进而论述了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社会的基本概念及其互动理论,揭示了在信息科学技术推动下人类丰十会走向信息化的理论规律。
根据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书中还提出了“信息化应当适时迈向智能化”的新论断。
全书理论原创突出,逻有重要指导意义。《信息化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说》可供广大科技人员和高校师生学习阅读,特别适于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研究和学习。
《信息化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说》写作的直接目的,是试图在长期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和建立“信息化”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的基础,是“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而后者又应当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相互作用”这个更为一般化的规律的特殊情形。由此,便引出了《信息化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说》的另一个目的——探讨社会动力学的一般理论。通过这一探讨,可以窥见从信息科学(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到达信息社会的机制和途径。这不仅对研究信息科学的人们极为有益,而且对研究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以及关注社会发展的人们也同样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