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0.5
本书收录作者的多篇儿童科幻小说。
总序
巨人恰恰传奇
巴巴哇星来的巴巴娃
时间储蓄卡
喂,大海
美洲来的哥伦布
新“诺亚方舟”
北方的云
美梦公司的礼物
后记
前言
1860年,英国皇家学院发布了一个罕见的通告:圣诞节,大名鼎鼎的法拉第院士将举办化学讲座。听课的对象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大学生,却是少年儿童!
那天,皇家学院的大讲堂里坐满唧唧喳喳的小听众,顿时使这个一向肃穆、沉寂的最高学府活跃了起来。然而,当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长的科学家出现在讲台上时,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老教授这次没有宣读高深的科学论文,而是津津有味地讲着蜡烛为什么会燃烧,燃烧以后又跑到哪儿去了。他一边讲着,一边做着实验……孩子们双手托着下巴,紧盯着讲台,深深地被这位老人风趣的讲解所吸引。
很多人对法拉第的举动感到惘然不解,法拉第却深刻地回答:“科学应为大家所了解,至少我们应该努力使它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
法拉第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苦难的童年:一个贫苦铁匠的儿子,连小学都没念!他12岁去卖报,13岁当订书徒工。他从自己所卖的报、所印的书中,刻苦自学,以至读完《大英百科全书》。法拉第对化学书籍特别有兴趣,就省吃俭用,积蓄一点钱购置化学药品和仪器,做各种实验。就这样,他22岁时被当时英国大科学家戴维看中,当上了戴维的实验助手,从此成为攻克科学堡垒的勇士。法拉第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习科学确实应该“从孩子开始”。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决定去向的时期。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苗壮方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只有从小爱科学,方能长大攀高峰。
小时候看过一本有趣的科学书籍,往往会使少年儿童从此爱上科学。少年儿童科普读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这门科学的“招生广告”。它启示后来者前赴后继,不停顿地向科学城堡发动进攻,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去。
法拉第曾说,他小时候由于读了玛尔赛写的科普读物《谈谈化学》,开始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法拉第给孩子们讲课,后来把讲稿写成一本书,叫做《蜡烛的故事》。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在小时候,曾反复阅读了《蜡烛的故事》。伊林在回忆自己怎样走上科普创作道路时说:“我写的书就是从那些书来的。”爱因斯坦曾回忆说,十一岁那年,他读了《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几何学小书》,使他爱上科学。
著名的俄罗斯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宇宙航行事业,那是因为他小时候读了法国科普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产生了变幻想为现实的强烈欲望,从此开始研究飞出地球的种种方案。
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说,小时候看了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使他迷上了植物学。
俗话说:“发不发,看娃娃。”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将来是否兴旺发达,要看“娃娃们”是否从小热爱科学。“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祖国的兴旺发达,靠我们这一代,更靠娃娃们这一代!1935年,高尔基在写给伊尔库茨克高尔基第十五中学学生的一封信中,曾深刻地指出“娃娃们”学科学的重要性:“孩子们,应该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你们的父亲从世界掠夺者手里取得了政权后,在你们面前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使你们能达到科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而继续父亲一辈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业的责任,也就落在你们肩上。”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科学技术方面拔了头筹。这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想什么呢?他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的小学教育有没有出了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位美国总统是有眼力的。他正是看到了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性。
广大青少年,今天是科学的后备军,明天是科学的主力军。为此,邓小平在为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题词时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正是为了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热爱科学,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袂选编了这套《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入选这套丛书的作品,不论中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佳作”,即不论是就选题、内容、文笔而言,都是上乘之作;
二是“科普”,即起着科学启蒙、科学普及的作用,那些不含科学内容的玄幻、魔幻小说,即便像《哈利.波特》那样广有影响的作品也不选入;
三是“少年儿童”,即必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即便是霍金的《时间简史》、盖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那样优秀的科普读物,由于读者对象是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过于艰深,未能收入。
另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注意选入各门学科的代表性图书,使少年儿童读者能够涉猎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除了以科普读物为主体之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还选入科学幻想小说、科学童话等科学文艺作品。这样,使这套图书具有内容与体裁的多样性。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使少年儿童读者以及家长们来到书店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就买到中外少年儿童科普佳作,因为这套书是编者从上千部中外少年儿童科普图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共和国60周年而编辑出版的,这是我国迄今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一套少儿科普经典书系,也是我国第一套少儿科普经典文库。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金钥匙,开启科学殿堂的大门。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向导,带领你在科学王国漫游。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好朋友。多读一本好书,犹如多交了一个好朋友。
愿《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给你带来知识,带来智慧,带来希望,带来科学的明天。
叶永烈
2008年4月20日于上海“沉思斋”
后记
我是一个地质工作者,我的专业一部分也涵盖了史前考古领域,实际上这是地质科学和考古科学的交叉。我的科幻小说基本创作观是:“幻想,从现实起飞”,“科幻小说是科学研究的直接继续”。据我的粗浅理解,科幻小说最好具有科学和社会两个主题,上述两个观点是不矛盾的。
1963年,我读英国科学家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时,其中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书中说,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郡马丁湖底的泥炭层中挖出8只独木舟,“它们的式样和大小,和现在在美洲使用的没有什么不同”,不由使我心中一震。因为我对考古学有一些了解,深知两个距离遥远、素无来往的民族,其文化特征是不可能完全雷同的。
从我所从事的第四纪地质的角度,可以推断埋藏独木舟的泥炭生成于四五千年前。其时正值墨西哥古印第安文化的一个渔猎时期,一些出海捕鱼的印第安独木舟,很容易被横越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流冲带入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500年前,同一海流曾将热带美洲的树木,冲带到荒凉的挪威海岸,引起诺曼海盗的遐想,扬帆西航发现了冰岛格陵兰和纽芬兰,为什么不可以将同样性质的古印第安独木舟带到英格兰?其多数或已在途中葬身鱼腹,个别漂到彼岸则是完全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发现独木舟的地点不在英格兰西海岸,而是内陆湖区,竟有8只之多,至少应有8到16入操作。倘若上述推断属实,这必定不是最初到达的古印第安独木舟,而是一批仿制独木舟。
由于这是一种偶然事件,不是有意识的探险活动,不可能有成群独木舟同时到达。从常理推想,一只独木舟不能装载多人,亦无妇女随船捕鱼的可能性。唯一的可能是一只侥幸脱险的独木舟抵岸后,其乘员深入内陆湖区,或与土著通婚,发展成为一个小部落,按照美洲故乡的方式,制作了一批新独木舟生活在新的领地。
如果这一切推想属实,可以得出两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墨西哥湾流曾将古印第安独木舟漂送到英格兰。诺曼人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被狂妄无知的欧洲种族主义者所蔑视的印第安人,早就发现了他们的欧洲,还在他们的“高贵的”血统中,滴进几滴有色血液。
无论从考古科学,还是对种族主义的无情批判,无疑这都是很有意义的题材,我决定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遗憾的是当时我还不能立即着手写这篇作品。因为我必须首先排除一个可能性,古代欧洲有没有和美洲相同的独木舟?假如真有文物特征的巧合,上述推想便完全不能成立了。为了解决这个疑难,我不得不中止写作计划。后来在一些考古学者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努力,终于在1979年弄清楚了事实,古代欧洲绝无和美洲印第安人完全雷同的独木舟。屈指算来,时间过去了整整16年,这篇科幻小说终于可以开始提笔写了。
话虽然这样说,我却还不能够马上就写。因为这还涉及三个具体的场景,墨西哥、英格兰和苏格兰。必须把所有的背景资料研究透彻,才能够动笔。为此,我参阅了大量资料和图片,终于把握住各个特点,才可以如实描写。
墨西哥一段,我使用了一个古遗址实际场景。其中涉及的文物,无一件是我杜撰的。
英格兰湖区一段,我按照实景照片和文字资料,联系多变的阴霾天气加以描述。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次模拟航行。如果让现代模拟者乘坐独木舟到达同一地点,未免显得人工斧凿痕迹太重。我参照了海流图,让他漂到附近的苏格兰海岸,也有同样意义。因此又出现了苏格兰海岸的场景。从地质资料和照片可见,那是一道峭壁海岸。可是它是什么颜色呢?最后我查出是石灰岩峭壁,颜色便可定为灰色了。
由于有了这些准备工作,所以小说很快一气呵成。心中却还有些不踏实,又寄送给一些朋友,请大家挑毛病提意见。上海少儿社姜英认为漂洋过海一段写得太容易,这是我没有注意把握的一个环节,立刻改写一遍。最后北京金涛认为我“好像真喝过几两海水”才罢手。后来这篇作品被科幻评论家饶忠华评为“中国科幻小说重科学流派的代表作”,也许是有一点根据的。
这篇作品发表后,还有一个尾声。1986年,一个英国伦敦大学的考古学研究生AliceChilds访问我。我请她回去落实一下这个问题。她回国后研究了一番,给我寄来一张地图,查明了莱伊尔所说的马丁湖,今天名叫MartonMere,距离海滨城市Blackpool只有两公里左右。当年是被一个名叫ThomasGreenwood的人排干,发现那8只独木舟的。我的推想如实,故事是真的。我把一段被忘却的历史发掘出来,写成这篇科幻小说。越深入研究,就越坚信这是一段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历史。不仅具有科学意义,也无情嘲讽了殖民主义者和现代种族主义者,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这也符合我的一个科幻小说创作观,“科幻小说是科学研究的直接继续”。
从1950年以来,我的整个一生都和大自然打交道。曾经考察包括北冰洋在内的山地、平原、高原、黄土高原、沙漠、戈壁、洞穴、岩溶、火山、冰山、海岸、海洋、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沼泽等自然环境。不消说,我的一些作品和大自然有关。我曾经考察过内蒙古高原上的克什克腾沙漠,对这个位于北京北边的沙漠深怀忧虑。如果不及时治理,担心会成为威胁北京的沙尘暴的来源。于是在1962年发表了《北方的云》,提出治理这个沙漠的科学幻想。几十年后不幸而言中,终于出现了沙尘暴,可见严肃的科学幻想是有预见性的。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共和国60周年而编辑出版的,这是我国迄今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一套少儿科普经典书系,也是我国第一套少儿科普经典文库。本书为书系之一。本书荣获全国科普图书奖,被列为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推荐书,其中《美洲来的哥伦布》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重科学流派代表作。巨人魔法师恰恰被瓦瓦彗星带到了地球,地球的“热浪”让恰恰四处逃避。为了能享受冰凉,他变化成各种形状……他甚至选择呆在喜马拉雅山。 巨人魔法师恰恰被瓦瓦彗星带到了地球,地球的“热浪”让恰恰四处逃避。为了能享受冰凉,他变化成各种形状……他甚至选择呆在喜马拉雅山。 本书荣获全国科普图书奖,被列为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推荐书,其中《美洲来的哥伦布》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重科学流派代表作。【作者简介】 刘兴诗,著名科幻作家。出生于1931年5月8日,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校任教。至今,在境内外共出版128本图书(境外9本),发表其他作品约2000余篇。获奖117次,其中国际奖1次(美术片《我的朋友小海豚》,获1982年意大利第12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荣誉奖,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巨人恰恰传奇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 ||
9787535341815 如需购买下载《巨人恰恰传奇》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0.5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巨人恰恰传奇是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87.47 的主题关于 儿童文学-科学幻想小说-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