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作者通过典型的各种案列来讲解个人情绪如何达到调控。其结论是,个人自我调控能力的实现在于包容他人、爱他人、追求智慧、保持内心的警觉,像孩童一样保持一颗纯真的心,让每天的生活充满喜悦和自由。
推荐序最贴近真实的心灵地图/胡因梦
开场白
前言几个老实的问题
PARTONE狂喜之前
第一章巴巴雅加和神秘的渴望
第二章心灵的守护神
第三章启蒙之火
PARTTWO觉醒之门
第四章心灵乃宇宙之母亲哀愁之门
第五章空与万有空性之门
第六章你到底是谁,漫游者吗?开悟以及永恒之门
第七章无门之门一永恒当下之门
PARTTHREE黑暗的修行所
第八章超越证悟一觉醒的地图
第九章开悟并非一劳永逸
第十章恶的救赎
PARTFOUR在清洗中觉醒
第十一章觉醒的生命曼陀罗
第十二章此身有佛
第十三章觉醒的情感和平凡的完美
第十四章礼敬家庭的因果业力
第十五章弟兄姐妹,来自团体的恩赐
第十六章与众生一同开悟
第十七章智者的笑声
代跋取下开悟的神秘面纱/明法比丘
前言
渴求真理,追求良师的指引,加入一个探索生命真相的团体,在其中获得归属感,并且开始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这是全世界的探寻者在真理之道上最初始的共通流程。
然而一旦打开内心之门,接下来要面对的却是各种错综复杂的修道问题,其中包括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个人与群体、出世与入世、肉体与精神、引领者与追随者、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显意识与潜意识、男与女。相对与绝对等等极难辨识清楚,也极难圆融看待的二元对立问题。
想要帮助求道者或修道者在见地和认识上绘出一幅完整的心灵探险图,必须兼具主观的实修体验以及客观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说法者必须有能力跳脱传统东西方宗教的诠释窠臼,以符合“时代精神”的语言工具,结合灵修、精神分析及心理治疗、诠释现象学、伦理学、哲学、文学与诗等各个领域的素养,才能达成这项艰巨而又隐微的整合二元对立的任务。
西方社会里能身兼传统学问僧与实修僧双重身分的精英,寥寥无几譬如肯.威尔伯、拉姆.达斯、麦寇.墨菲、罗杰.沃许、艾伦.瓦兹、约瑟夫.戈德斯坦等人,杰克.康菲尔德可以说是其中最擅长说故事,语言平易近人,又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灵修奥义的博学说法者,他也是将南传佛法介绍到西方的重要法师。
在美国,这本《狂喜之后》被誉为近30年来描述内心实修转化最具说服力、最真实无欺的经典之作。
此书内容结集了佛致、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以及回教苏菲派的精神导师在修行过程中的第一手经验,故事以童年创伤揭开苦、集、灭、道四圣谛的序幕,接着以禅宗《十牛图》第一图的寻找自性之牛,引申出现代人内心的觉醒召唤。一旦回应了内心的召唤,求道者便归返为修道者,而修道的第一步就是要蜕去身心所累积的重重甲胄。在这一点上,作者显然将身心脱落及减轻压力视为首要之事;反观国内热衷于修行的求道者,有许多仍汲汲于功德的累积,在观念上仍错将道途视为世俗的成就之道,即使试图进入禅定体验,也难脱苦练功夫的沉疴心态。
作者在前五章阐明了苦难的积极意义、空性与无我的真谛,可以帮助国内的修行者从一开始便清楚地见到这张心灵探险图的目的地,这种从果地起修的认知方式,充分展现出作者的诚实、慈悲以及对真理的深刻体悟。
从第六章开始,本书探讨的是所有修道者内心最深的召唤开悟见性。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开悟见性似乎是道途的终点了。一个已经见到自性的人,照理说从此之后就可以悠游于天地之间,永远过着解脱自在的生活,但是作者却提出了攸关“见性之后”的有力证据,证实开悟只是一个起点,随之而来的却是更难招架的磨难、羞辱、丧失恩宠等属于灵魂暗夜的考验。换句话说,解脱这件事是无法“退休”的,各宗派的修行高人在开悟后仍难以避免向下沉沦的可能性。因此正确的态度是不断地打破我们为自己设定的完美标准,以真正开放而坦然的心胸来礼敬人性的局限。
在第十章中,作者揭露了修行团体或道场中大师们对弟子滥用权威、性剥削等失德的行为,也探讨了弟子将师父神格化以及无法区分魅力与智能的盲信屈服态度。人类在政治上已经建立自由民主的体制,然而在宗教上却仍停留在神权崇拜的落伍阶段。此等现象遍及全世界,自古至今从未停歇过,从中古世纪猎杀女巫的宗教审判与十字军东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著名禅师扭曲禅宗教义而鼓励信众参战,甚至到藏密各宗派之间的权力斗争,在在显示出人类对权力的热衷,远甚于放下自我。如此真实的提醒,足以唤醒国内许多甘于被剥削的信徒,及早放下盲目的权威崇拜,回归到自己的平等佛性,体会平常心的真谛。
在后半部的章节中,康菲尔德开始扩大读者的视野,从个人内心的实修,转而面对日常生活关系互动的面向,其中包括如何面对家族成员之间的业力问题,如何从独修进入团体共修,再扩大到对大自然、地球、众生的关怀与连结,最后回归到“一味”的平常状态,以最本然最单纯的面目,满怀欢喜与幽默地如实存在于世间。
本书处处可见超越二元偏见之圆融真理,使修道者领悟到灵修并不是在逃避困难,而是要清清明明地学习“犯错中的艺术”,并将其转化成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力量。
本书不愧为现代人在修行之旅中最贴近真实的心灵地图。
后记
在汉传佛教界中,谈开悟最多的是禅宗,但几乎每个开悟者所说的悟境,都不容易让人马上了解,当然所体悟的若是涅槃,它超越一切现象界的概念,确难以一般的语言来表达。南传《相应部.无为相应》就举了三十二个词来描述涅槃,而一般简明的定义是“一切贪、嗔、痴止息”。事实上,行者在开悟的片刻或持续的一段时间,息灭三界的一切执著是非常显著的觉受,若以贪嗔痴止息来检视及表示悟境,比以弦外之音的语言来表示更为具体。但禅宗不用佛教传统的检视方式,也不用四种果位或任何可衡量的标准,因此禅者所悟的境界,至今依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依南传佛教经典开悟是说证得三菩提(Sambodhi,perfectknowledgeorenlightenment)或正觉,这是依循解脱贪嗔痴的正确方法(八正道),远离无益的苦行及纵欲而行中道,努力受持戒律,修习观禅(vipassana)或兼学止禅(samatha),而得到圆满的成果,解脱者完全解脱一切习气(habitualtendencies)、执取(attachment)、渴爱(craving)、情爱(passion),而获得涅槃(nibbana),称为阿罗汉(arahant,值得尊敬的人),若无师自通者则称为佛(Buddha,Sammasambuddha),如释迦牟尼佛陀。若是片刻体证涅槃,未断尽烦恼,则属于初、二、三果。
寻师访道的悉达多太子,订出明确的修行目标:寻求无上安稳涅槃。结果经过六年的修行,排除错误修行法,终于成为正等觉者。证悟后,佛陀还多次省察缘起:因为有无明才有生、老死、愁忧、苦恼,而灭了无明,则灭尽了生、老死等,完全确定了灭尽一切烦恼。佛陀表示证悟的法是甚深(deep)、难见(difficulttosee)、难解(difficulttounderstand)、寂静(peaceful)、美妙(excellent)、超越辨证理论(beyonddialectic)和微妙的(subtle)(见南传《律藏.大品》)。
修习解脱有阶段性的工作,由戒、定、慧,一阶一阶地修习,进入解脱(开悟)的最后阶段,可称为七清净(见(《传车经》或《七车经》),当前南传佛教则对七清净更进一步地解说而成为十六观智(见(《清净道论》或((摄阿毗达摩义论》及其注解),修观禅者,则可一步一步自我检证修到了哪一阶段。取五蕴(色、受、想、行、识),或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或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为观察对象,在适合修观的近行定中反复观其无常(变易性)、或苦(逼迫性)、或无我(无永恒性、无实质性),若因缘不成熟或波罗蜜不具足或有发菩萨愿者,则顶多只能修到第十一观智(行合智),若初次修到第十四观智(道智),则是初果向(须陀洹道),第十五观智(果智)是初果,第十六观智是省察的智慧,省察已证的涅槃、道、果,若有修止禅者,则有能力省察已断及未断的烦恼。若继续省察名法(感受、印象、行法、意识)或色法(物质)的无常、苦、无我,观智成熟则可能第二、三、四轮证悟二、三、四果。通过名色法来省察无常、苦、无我是必要的,那称为三解脱门,舍此三个门则无由解脱。
证果是自知自证的,证果者品尝涅槃法味,息灭贪、嗔、痴的觉受,是极为微妙的,他断除了恒常之我的见解,也断了戒禁取见(错把非解脱道以为解脱道),对佛、法、僧、戒的信心是不可动摇的。证果者可以随意愿修习观禅而再次进入果定(Samapattiphala),再次地享受涅槃之乐,灭除世间的任何可意、可爱、可乐之想。若是证三果、或四果(阿罗汉)且熟练四禅八定者,则可尝试修灭尽定(灭受想定),在定中灭除所有身口意的活动(无任何意识作用),只存寿(命)、暖(体温),出定后再做省察所入的定。俱解脱阿罗汉(已体证第八解脱的灭尽定),可以省察到所有证悟后的身口意造作都不会引生未来的果报,而当生为最后一生,死后(般涅槃)绝无任何名色法生起,亦即不再轮回转生于三界。佛陀说俱解脱之外,无更殊胜的解脱(《长部.大缘经》),若是未修禅定的慧解脱阿罗汉,在生活中也能透露讯息:六根触六境恒常保持正念、无梦、无不安、不哭、无傲慢、无贪嗔痴、无杀盗淫妄、无如在家人蓄积物品享用等。有些人未证悟而误会自己是阿罗汉,佛经提到的有优楼频螺迦叶(uruvelakassapa,见南传《律藏.大品》第一)、大龙长老(Mahanaga,见《清净道论》第二十章),或怀疑自己是阿罗汉,如婆希(Bahiya,见《自说经》第一品第十经)。未证悟任何果位而自以为证悟是增上慢人,向人宣告,受人崇拜,是今生、来世的潜在堕落因缘。而骗说已证悟果位则是大妄语、世间之大贼。若缺乏对自己所证悟的涅槃、道、果乃至已断、未断的烦恼省察,再省察的能力,或省察时有障碍,则对自己的开悟应要有所保留,以免遗害自己,误导别人。本书提供不少现代人开悟当下的身心状况,及开悟后面对生活的实况甚至窘境,有助于行者排除对开悟的某些想象与迷思。开悟者的自我叙述,大都跟佛经开悟者的叙述有很大差异,至于开悟的境界是否得到果位或只是某种三摩地(禅定)的身心现象,则大部分都没有足够的资讯可以研判。虽然如此,多了解一些所谓开悟的实况,也很有参考价值。书中也提到不少别的教派的大师或信徒开悟的例子,若要避免误判或疑虑,则依《大般涅槃经》佛陀说的一段教示应有所助益,佛说,无八支圣道,则无第一沙门果(初果),乃至第四沙门果(阿罗汉)。又说,行此(八)正道者,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任何教派的信奉者,在开悟前除非合弃了邪见(如偶然论、梵我一体论等断见、常见),行正道,不然不可能证到任何果位。关于开悟是本书的主轴,而作者更关心的是:“灵修生活所面对的真正挑战不是在深山隐僻处,或意识进入超凡状态:就在当下。”在生活中舍离对物质、精神、概念的染着与执取,增加对人间的关怀,就是悟道的最好资粮;同样,放下、不执取也是悟道后最好的资粮。于嘉义新雨道场
在美国,这本《狂喜之后》被誉为近30年来描述内心实修转化最具说服力、最真实无欺的经典之作。此书内容结集了佛致、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以及回教苏菲派的精神导师在修行过程中的第一手经验,故事以童年创伤揭开苦、集、灭、道四圣谛的序幕,接着以禅宗《十牛图》第一图的寻找自性之牛,引申出现代人内心的觉醒召唤。一旦回应了内心的召唤,求道者便归返为修道者,而修道的第一步就是要蜕去身心所累积的重重甲胄。在这一点上,作者显然将身心脱落及减轻压力视为首要之事;反观国内热衷于修行的求道者,有许多仍汲汲于功德的累积,在观念上仍错将道途视为世俗的成就之道,即使试图进入禅定体验,也难脱苦练功夫的沉疴心态。 修行在许多当代人的意识中似乎是很久远的事,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在具有佛教传统的东方,还是在具有基督教传统的西方,有越来越多的人又重新走上了修行之路。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踏上这条心灵之旅,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什么身心体悟和殊胜体验,以及在此之后人们又将如何继续生活在俗世中,就是本书要告诉你的答案。 本书援引了大量进入修行这一过程人们的实例,指出修行之路并非一条光明大道,开悟也并非持续稳定的状态,并且因人而异。更重要的是,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修遵院或寺庙中的僧人,需要面对许多令人不悦的琐事,才是我们凡夫俗子生活的真实状态。因此,在恐惧、愤怒、爱欲等这些苦痛中修行,才是你灵修的最佳处所;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才是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作者简介】 生长在美国东岸的一个科学及知性的家庭。1963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在学期间受到陈博士的鼓励,开始学佛,1967年毕业后,立刻到东南亚修学,在阿姜查主持的巴蓬寺出家,他也曾经在马哈希法师和佛使比丘座下学习,并曾追随过西藏喇嘛、禅师、印度教上师。 作者1972年回到美国,还俗,1976年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身兼佛学老师和心理治疗师两职。作者曾与约瑟夫.葛斯汀(JosephGoldstein)合作建立“内观禅修社”(InsightMeditationSocietyBarreMassachusetts),也曾在科罗拉多州的那诺巴学院教学,及经常在美国、加拿大和世界各地举办密集禅修。他所到之处都受热烈欢迎,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内观教师之一。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狂喜之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22053434 如需购买下载《狂喜之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昆明 | 出版单位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狂喜之后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42.6-49 的主题关于 情绪-自我控制-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