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新论
道德教育新论封面图

道德教育新论

马海然, 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着重道德工作的运行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阐述和实践探讨相结合。

作者介绍:

马海然,1970年生人,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法学硕士,现任大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学院副教授。任辽宁省伦理学会理事、辽宁省雷锋精神学会理事。主要专著有《三观教育概论》、《大学生人生导航》,共发表《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等省级以上论文十余篇。 曹冬雷,1966年生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大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学院副教授。从走上工作岗位至今,一直致力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在20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曾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连医科大学优秀政治理论课教师、大连医科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唐梅,1975年生人,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职于辽宁科技学院文法系副书记,讲师。主持并参加多项省级课题研究。担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副主编,发表《某高校师资队伍状况调查与分析》等省级以上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上篇 原理论

第一章 德育的基础理论

一、道德简论

二、德育简论

三、道德与德育关系简论

第二章 德育的总体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

二、德育目标的类型

三、德育目标的依据

第三章 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认知性与践履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关爱性与严管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群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品格教育

二、道德品质教育

三、心理品级教育

四、法纪品行教育

五、政治品位教育

第五章 德育的社会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教化功能

二、德育的经济推进功能

三、德育的文化孕造功能

四、德育的生态平衡功能

第六章 德育的一般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寓意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三、德育过程的矛盾

第七章 德育的综合网络

一、德育综合网络的构成

二、德育综合网络的运行

三、德育综合网络的作用

第八章 德育的实现途径

一、理性教学活动

二、社会实践活动

三、党团组织活动

四、第二课堂活动

第九章 德育的实施工作者

一、德育专职实施工作者的劳动特点

二、德育专职实施工作者的主要作用

三、德育专职实施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四、德育专职实施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下篇 实践论

第十章 德育工作机制论

一、德育工作的一般性理解

二、德育机制的科学性内涵

三、德育机制研究的现实性意义

第十一章 组织领导的实践机制

一、德育工作组织领导的现行体制

二、德育工作对组织领导者的总体要求

三、德育工作组织领导的科学运作

第十二章 教育培训的实践机制

一、教育培训的时代新义

二、教育培训的动态网络

三、教育培训的循从原则

四、教育培训的实践特征

第十三章 舆论引导的实践机制

一、舆论引导的道德寓意

二、舆论引导的基本环节

三、舆论引导的现实要求

第十四章 活动陶冶的实践机制

一、活动陶冶的基本寓意

二、活动陶冶的基本环节

三、活动陶冶的基本作用

四、活动陶冶的基本要求

第十五章 奖惩激励的实践机制

一、奖惩激励机制的基本寓旨

二、奖惩激励机制的总体要求

三、奖惩激励机制的实现途径

第十六章 法纪约束的实践机制

一、法纪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二、法纪约束机制的德育意义

三、法纪约束机制的主要作用

四、法纪约束机制的实现途径

第十七章 心理调控的实践机制

一、心理调控机制的德育作用

二、心理调控机制的运作要求

三、心理调控机制的主要方法

第十八章 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二、德育工作走势的新要求

三、德育工作增效的新方略

编后语

内容摘要:

上篇 原理论,第一章 德育的基础理论,一、道德简论,二、德育简论,三、道德与德育关系简论,第二章 德育的总体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含义,二、德育目标的类型,三、德育目标的依据等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道德教育新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8726137
如需购买下载《道德教育新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200

书籍信息归属:

道德教育新论是中国社会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41 的主题关于 德育-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