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09
定价:32.0
本书为法国当代著名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让·保尔·萨特的早期哲学著作。它用胡塞尔的观点而又对立于胡塞尔后来的理论,描述了“我”与意识的关系。
编者序
一、“我”(Je)和“我”(Moi)
A)“我”(Je)的形式在场的理论
B)我思——作为反思意识的我思
C)“我”(Moi)的物质在场的理论
二、自我的构成
A)作为意识的超越统一的状态
B)行动的构成
C)作为状态的非强制性统一的诸种性质
D)作为行动、状态、性质的极的“自我”之构成
E)“我思”中的“我”(Je)和意识
结论
编者注释
附录
1.萨特《存在与虚无》导言:对存在的探索
2.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二卷第二章第三节:《原始的时间性和心理的时间性:反思》(节选)
3.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第57节:关于排除纯粹自我的问题
4.萨特《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处境1》)
5.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二卷第三章:超越性(节选)
6.萨特《存在与虛无》第三卷第一章第三节,三: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
《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最早的著作。此前出版的仅有的两部作品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哲学研究。其一是1927年发表的有关狄骥(Duguit)法律现实理论的文章,另一篇则是在1931年发表在《公牛》杂志上的《真理的传说》,萨特在这篇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萨特以这部著作开始了通向《存在与虚无》的探索。此外,萨特的生平纪事也可肯定它与萨特当时的哲学关注是一致的。可以说,萨特那时的所有著述,如果不是同时的,至少也是同时构思的。《自我的超越性》写于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萨特在柏林为研究胡塞尔现象学而写的。1935年间,他还写了《想象》和《想象物》(分别在1936年和1940年发表),后来在1937年和l938年间完成1934年就构思的《心理》。